APP下载

医疗数字化转型迎来转型热潮

2018-01-22佚名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8年43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医疗

佚名

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IT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纷纷依托数字化实现行业变革与业务变迁。相对于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火爆,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度。

医疗数字化迎来转型热潮

今年以来,医疗行业似乎忽然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热潮。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对未来3年医疗服务改善工作进行了部署。将巩固切实有效举措与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并举,提出了许多备受期待的要求和目标,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

全国各地市县级中小型医院,大量开启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数百家医生集团近几年相继成立,新型连锁诊所持续出现。互联网巨头如阿里、腾讯等,将投资方向逐渐转向医疗核心领域,如医疗信息化企业。头部互联网医疗创业企业开始进入上市期。人工智能、基因检测等众多新型技术,进入到医疗行业的落地阶段……

医院数字化建设是医疗行业数字化的最重要部分。由于经济环境发展差异、各地政策不同以及医院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同,当前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可谓是“参差不齐”。既有手写挂号单的“落后”医院,也有已经利用AI、大数据技术介入诊疗过程的高新技术医院。总的来说,当前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三种发展阶段:基础建设数字化、整体医疗数字化、未来医疗智能化。

基础建设数字化迫在眉睫

对于毫无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医院来说,开启数字化基础建设已是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医疗保健,也希望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每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都在不断提升。面对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传统医院迅速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的优化。

目前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始或完成了基础建设的数字化,使用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PAC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EMR(电子病历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几大数字化系统为基础串联起门急诊业务系统、住院业务系统、影像系统、药品库房系统等整个医院的业务运行。根据相关机构对医院信息化的调查结果,在医院已经应用的系统中,住院护士工作站系统占80.31%,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占63.48%,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占58.75%,电子病历系统占52.59%,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占40.26%。总的来说,医院的数字化基础建设,离不开这些数字化系统的使用——对医疗过程应用数字化系统、对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数字采集。

总的说来,有三点可以作为医院的数字化基础建设完成的象征:病历无纸化、诊断无胶片化、通讯无线化。

整体医疗系统数字化

数据互联互通至关重要

医院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后,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均进入医院的数字化系统中运转。系统所产生的体量巨大的数据,对于刚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医院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一份128排的CT影像数据大小有150M左右,一个人的全基因数据1.5GB,一个三甲医院一年产生的数据可以达到40TB,医疗数字化数据之大可见一斑。因此,初步完成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医院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系统互相独立,数据不互通

数字化建设初期,医院往往以科室、业务为核心建立诸多系统和信息平台。这些系统平台虽然在有限范围内起到信息共享和实现科室业务的功能。但很多系统互相独立、缺乏整体规划,日益形成信息割据和信息孤岛的局面,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

■缺乏系统的维护更新

同样是由于各系统互相独立没有整体规划,医院数字化系统往往日日有BUG,处处需维护。导致维护人员疲于奔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原有的各系统一边漏洞百出地维持医院日常运营,一边又很难有魄力进行各系统的梳理规划,形成统一、无缝的医院整体数字化系统。

■院内外信息鸿沟

病人在院外过往电子病历等信息,如果提供给医生,可为诊断提供参照,如慢性病的过去用药情况、禁忌情况、长期诊疗手段与效果等。同时病人在医院的就医信息,在转诊、院外报销、院外保健的时候同样重要。如果数字化系统无法实现联通、协同,那么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只是带着镣铐跳舞,处处受制。

在整个医院数字化体系之下,医院内部各系统互联互通,业务流程不受阻碍,患者从挂号起每一条数据都有条不紊地伴随着患者就医进程在医院系统中流转处理,医院整个医疗系统既为看诊就医提供参考支持,也支撑着医院系统的正常运转。外部医院数字化系统要达到法律允许开放的数据医院与医院间、医院和患者间、医院与政府间的互联互通、医疗协同,为病人的院外诊疗及健康保健提供数据支持。

AI+大数据

开启医院智能之路

医院在前两个阶段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强调数据的采集与连通。目前大部分医院的数字化还集中在这两个阶段,只有极少数医院走在数字化转型前列,成为参考与范本。

有的医院引入IBM Waston——沃森医疗“机器人”参与医疗方案的讨论参考。沃森可以导入病史资料,从里面提取关键的特征,在大量文献方案中检索需要的患者的相应信息,寻找各种治疗方案,根据算法对治疗方案进行打分,形成最终推荐的治疗方案。医疗团队使用或参考沃森给予的治疗方案和信息。

有的医院充分利用采集到的医疗数据,构建医疗数据分析和建模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协助医疗科研。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基于十年间14万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完成了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时序趋势分析以及通过对1万多名甲亢患者的医疗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出了使用A、B两种药物治疗方案下患者被治愈比例的临床数据对比。

总体来看,当前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仍然以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居多。医院的数字化转型依据数据的采集、联通、智能化应用,分为基础建设数字化、整体医疗数字化、未来医疗智能化三个阶段。可以说,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必经之路。

相关链接

我國数字化医疗的建设刚刚起步,已经建设的医院信息系统,大多接近于企事业单位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数字化医疗的最大特点,是要把占医院业务总信息量80%的临床资料信息化,并以医学图像的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予以核心技术支持,这样,才能使数字化医疗具有巨大医用价值。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字化医疗的认知程度不够,加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限制,妨碍了其在我国的推行程度。全国现有1.6万所医疗机构数字化系统初具规模的医院不到1/3,真正完整的就更少了。虽然目前数字化医疗还有不少阻碍,但是相信通过努力,数字化医疗一定能够覆盖整个医疗行业,造福于广大患者。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医疗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转型
数字化制胜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