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变身记
2018-01-22周光彩
周光彩
老村支书耿发今年刚满六十,吃过晚饭便抱着水烟筒坐在大门门墩上,“哧溜、哧溜”不紧不慢地吸拉着,这是耿发一天中最悠闲惬意的时光。
一条大黄狗乖巧地趴在他的脚边,它是四十年前耿发回村时三婶送给他那条黄狗“大黄”的孙子,大黄陪了他十五年,那正是耿发意气风发带领全村老少开山炸石,与石头抢土地,在旮旯角落里抢种粮食的时代。而今的这条黄狗可比它爷爷幸福多了,打从一出生,就没给它落下过一顿,餐餐都是炒菜汤拌米饭,逢年过节还能吃上几笼猪心肺。吃得饱、吃得好,长得自然比它爷爷高大威武很多,黄灿灿的毛发更加光泽漂亮,而它也继承了爷爷大黄忠诚护主的精神。一晃眼,四十年过去,三条狗一代一代陪伴着耿发,见证了石头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石头村因遍地是石头而得名。生存环境的恶劣,最直观导致的就是穷、苦、没饭吃,一家六口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蹲在地里双手刨食,一年收获的粮食也仅仅只够勉强维持四五个月的口粮,饿得实在熬不住,耿发抱着一线生机打算去城里讨食。可20岁的耿发赶上了好时候,那一年,国家改革开放激活了市场经济,政策上的利好像一针强心剂注入国家的每个角落,沿海城市一大批工厂如雨后春笋争先破土而出。耿发到县城刚背了两天砖,听工友说广东在招工,工价高不说,就连坐火车去的车票人家都给报销,他第二天就随着打工大军南下了。后来耿发对儿子说,当初他图的只是那张免费乘坐的火车票。耿发进城坐的是拖拉机,在此之前别说火车,连汽车都没坐过。到了广州,耿发在一家制衣工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一个月后领工资,因为肯吃苦、加班计件比别人多,耿发领到了28块5毛钱,这比一家人一整年栽种庄稼获得的还多。他从没一次见过这么大一笔钱,阵阵狂喜让全身血液疯狂往脑袋上涌,耿发感觉有些站不稳,紧紧拽着钱的手不停地抖,掌心不断冒汗,回到宿舍他在内裤的裤头处缝了一个兜,把钱塞进去后再缝死。那天晚上,耿发把剩下的5角毛票买了10个茶叶蛋,拎到宿舍请工友们吃,在他走过的20年生命里,第一次那么阔气,接过装好的茶叶蛋,往裤兜里掏出那5角毛票递给小贩时,他的脸上不禁显现出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迈,当时的耿发觉得他的人生圆满了。几分钟后,耿发吃到人生中的第一颗茶叶蛋,那是他吃过的极致美味,口齿间遗留的醇香,至今难忘。
打工有了不俗的收入,耿发觉得生活变得美好起来,干起活来更加起劲。因为肯吃苦、勤奋又好学,三年多的时间,耿发从最初的初级工,升到了二级技术工,工资也涨了一倍。在厂里又干了两年,家里给耿发在隔壁村说了门亲,耿发娘中意人家姑娘身板厚实,一直催着他回家成亲。
1984年初,耿发带着打工五年多积攒的两千元衣锦还乡了。
此时的石头村也在发生着变化。“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搬家不如搬石头”的信念在村民心头扎根,县、乡两级政府给予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当时的耿发作为少数敢于在外闯荡的年轻人,俨然成为村里发家致富的带头人,而村里的绝大部分人家依然穷困。石头村不算大,村子里每个人都相互认识,且半数以上都能扯上亲戚关系。耿发年幼时饿得哇哇大哭,口水直流,即使村里的人家也吃不饱,但看见饿坏了的小孩也会掰半个红薯、一块洋芋递给他。这就是真实的石头村,村子虽然很穷,但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只是石漠化的恶劣环境害苦了大家。耿发虽然解决了家里的温饱,甚至还有了些积蓄,看着善良的邻里乡亲们仍然食不果腹,他于心不忍,与新媳妇商量再三,耿发留了下来。
头脑灵活的耿发,在开山炸石的过程中,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并发挥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在乡党委书记的鼓励下,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次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村两委换届,耿发全票当选为石头村新一届支部书记。
那年耿发25岁。他立誓,不论多苦、多难,他定要将石头村每一家每一户带上小康的道路。
村子四周是突兀的大山,村民们零星开垦出来的土地,像被风吹散的纸屑,东一块、西一片。山区的农民确实可怜,他们总是要比其他农民付出双倍甚至更多倍的劳作才能收获甚微的粮食。寨子里不论男人女人,都得下地干活,石头村人普遍长得黑瘦,即便年纪不大的人,脸上也刻满岁月的风霜。
刚当村支书的头几年,耿发将学到的炸石的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把石头炸碎后带着村民将小石块垒起来圈在地埂边,再将土填回地里。不论烈日暴晒还是凌冽寒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苦必定苦、累肯定累,可昔日让人深恶痛绝的土地“牛皮癣”被铲除了,变成了一块块可以耕种的庄稼地,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
到了90年代,石头村自种的粮食基本够吃,仅有一两家因病或缺乏劳动力的家庭,需要领取救济粮。
2000年,千禧年,中国农历庚辰龙年。党中央开始关注“三农”,关注和石头村一样贫困、落后的农村和农民。
2005年,对于耿发来说是特别的一年,儿子耿直考上了省师范學校,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整个石头村都为之沸腾,山沟沟的石旮旯里也会飞出金凤凰。年底,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持续了几千年的税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不仅对于石头村,对于整个中国农村来说,都是巨大的改变。
政策与资金向农村倾斜,低保、各种补贴的发放,让石头村日渐光亮。没几年时间,村里的茅草房不见了,村内道路宽阔平坦,家家户户砖瓦房错落有致,干净的水泥路宽阔平坦,修建沼气池,卫生厕所,清凉凉的自来水方便洁净。
石头村蹭掉了可恶的“牛皮癣”,换上了绿油油、山花烂漫的外衣,犹如身患重疾的老太服用了灵丹妙药,不仅起死回生还返还成了少女模样。收入高了,村里的房子越来越漂亮,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2014年农历新年,儿子带着全家人到外省旅游,近二十年没出过远门的耿发,大大开阔了眼界,耿发也开始意识到,石头村过上的好日子只是跟过去相比,而今外面的世界发展变化太快,早已不是十几年前耿发南下打工的那番模样。整个国家正在腾飞,很多地方的农村也是飞速发展,而石头村依然落后。
回来后,耿发主动跟儿子聊起了天,在与儿子的对话中,他诧异地发现很多新时代的产物和词汇他根本不懂,甚至儿子解释了好几遍他仍然搞不懂,不过他记住了“精准扶贫”这个词。
不久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村委班子也补充进了年轻鲜活的血液,看着这些倍有活力、有思想、有冲劲的年轻人,耿发感慨时代变迁太快,真的觉得自己跟不上了飞速发展的进程,他跟乡政府的领导提出了辞职申请,让更有能力的年轻人继续带领石头村走向更美好的将来。
耿发为石头村奉献了近20年,他把他的青春全部献给这片曾经石漠化的土地,当他离开村支书这个岗位时,这片石旮旯俨然成了山绿、水清、土肥的家园,这是他莫大的欣慰。退下来的耿发有些闲得慌,庆幸的是他有了小孙子,儿子儿媳在城里工作忙,孩子没人带,还未满周岁就断了奶,耿发把孙子接到了石头村,整天让牙牙学语的孙子骑在自己脖子上,在村子里到处转悠,石头村太沉,装进心里面太久太深,他放不下。
耿发每天都能看到驻村工作队员们走村入户,了解家家户户的情况,并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制定帮扶计划,工作队员不仅有乡里、县里,还有州级单位的,不论是烈日当头还是阴雨绵绵,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耿发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带领村民们开山炸石填地的场景……
而今石头村的生活可真称得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了。老支书耿发庆幸的是自己也参与其中,为石头村的飞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欣慰的是继往开来的年轻后辈们,秉承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继续前行。
手里的烟不知何时已经燃尽,耿发站起来,看着夕阳下的石头村,脸上的笑容,也如夕阳般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