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备好一堂语文课
2018-01-22陈玉玲
陈玉玲
摘 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得心应手。从三个方面就如何有效地、朴实地备好一堂语文课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文课;思路;方法
当前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还是应该回归到“本质”“朴实”上来,这就要求教师的备课是体现语文学科“本质”的,是有效的。
一、抓紧“四点”
“四点”即重点、难点、特点、疑点。
一篇课文与表达中心有关的地方就是重点,就单元的编排而言,体现读写训练项目的内容,就是重点。难点有兩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很难理解,二是教材本身不难理解,而是由于学生阅历不够,知识面窄,暂时理解不了。文章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作者的学历阅历不同,写作意图各异,认知能力和表达方式也就有所不同。表现在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上就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这就是文章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表面上似乎懂了,但深入钻研下去,又产生疑问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这就是疑点。笔者一般做法是用“疑点”作为小角度切入,通过问题的设置将其余“三点”有目的地引入。如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中《小团圆媳妇之死》一文,笔者将“疑点”:为什么用了十五处“热闹”作为切入点,再将“特点”:小说的体裁形式,“重点”:分析人物形象,“难点”:第一人称的运用和叙述视角的转换用问题的方式贯穿进去,具体环节是:文章一开篇就说小团圆媳妇的出现让寂寞的呼兰河不再寂寞了,从此呼兰河热闹了起来,请同学们数一数节选部分一共出现了多少处“热闹”。作者为什么用15处“热闹”呢?请结合“洗澡”“晕厥”“掉发”“死亡”四个场景分析“热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写“热闹”场景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分析,总结“看热闹”的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表层意思是:人多、喜悦的氛围——儿童的眼光。深层意思是:把别人的痛苦当做刺激、娱乐——成人的视角→作者为什么要使用第一人称的儿童视角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笔者用“热闹”一词,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堂课主要由三个问题组成,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也解决了“四点”问题,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抓住这“四点”,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区别。
二、理清“二路”
“二路”是作者思路和教学思路。
“作者思路”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安排层次、谋篇布局的逻辑思维过程。如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常见的脉络有:按时间变化、地点变化、事物的几个方面、情感的变化为序行文。如《游褒禅山记》就是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进而引发哲理性思考。《赤壁赋》则是以时间的变化和作者对人生的体悟为线索。
“教学思路”是指教师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特点、疑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与规律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如笔者将《故都的秋》的教学思路设计为: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为什么作者认为故都的秋是“悲凉”的。
备课时要设计好教学思路,而教学思路要依据三条原则:(1)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这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2)符合学生实际,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设计思路要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3)活而有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应用新知识。
三、选好“二法”
“二法”是合理的教法和合适的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要注意:(1)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来选择。同一学科,同一单元中,各部分教材内容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有必要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沁园春·长沙》,必修二《荷塘月色》《赤壁赋》等文章对文字运用都很考究,宜用“品读法”。(2)要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和经验多少来选择,切不可强求一律。(3)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来选择。
学法指导同样不可忽视。如速读全文的学法有两种:一是去枝抓干,抓住中心词、中心段。二是按着写作顺序理思路。如自学方法:(1)运用学习工具,如字典、词典、网络课堂等;(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3)部分联系整体,分析段落结构;(4)想想写的是什么,弄清主要内容是什么;(5)想想为什么写,概括文章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6)想想怎么写的,学习写作方法。
学生掌握了方法,学习能力就得到了加强,最终可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有效的反复实践,不断提升课堂备课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08.
[2]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08.
[3]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1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