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口语移位动词句式调查

2018-01-22周小文任卓君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汉语口语

周小文 任卓君

摘 要:本文通过口语引出实验,探讨汉语口语中移位动词的句式类型及使用情况。研究共发现9种不同句式,其中4种为图形宾语,3种为背景宾语,还有两种特殊的准双宾语句式。实验还发现图形宾语句使用范围更广,且使用频率远高于背景宾语句式。这些结果说明说汉语使用者在口语中倾向于使用图像框架来编码移位事件。

关键词:汉语 口语 移位动词句式

一、英语移位动词及其句式

英语移位动词(locative verbs)及其论元结构一直是语义句法领域的研究热点(Rappaport&Levin;,1985;Pinker,1989;Gropen、Pinker、Hollander etc,1991;Chang、Bock & Goldberg,2003;Levin,1993,2013)。移位动词表示某物质或对象(图形)向某容器或某个物体表面(背景)的转移。例如:

(1)a.John poured water into the glass.

b.*John poured the glass with water.

(2)a.*John filled water into the glass.

b.John filled the glass with water.

(3)a.John loaded hay onto the truck.

b.John loaded the truck with hay.

根据图形或背景是否可以充当句子的宾语,移位动词可进一步分为:图形移位动词、背景移位动词,以及可转换移位动词。例(3)中,a、b两句不同论元结构之间的转换即为移位动词的论元易位(locative alternation)。

尽管(3)a与(3)b表达了大致相当的意义,研究者认为不同的论元结构是有语义差别的。(3)a表示“X致使Y移动到Z”,(3)b则表示“X通过把Y移动到Z,致使Z发生改变”。前者侧重的是移动的方式或路径,后者侧重的是状态的改变。两类不同的句式可以表示为:

移动的方式:X V NPfig PPgr(图形框架)

状态的改变:X V NPgr PPfig(背景框架)

不同论元结构的语义区别也解释了图形类动词“pour”“spill”等不能进入背景框架的原因是它们描述的是物体的移动;而背景类动词如“cover”“fill”等不能进入图形框架,是因为它们描述的是物体的状态改变。

二、汉语移位动词句式研究及存在问题

最早对汉语移位动词展开详细研究的是加拿大学者Juffs(1996)。他总结了6种移位动词句式:

1.X PPgr Vasp NPfig(图形框架)。例如:

(4)农民往果树上喷农药。

2.X yong NPfig Vasp NPgr(背景框架)。例如:

(5)农民用农药喷果树。

3.X ba NPfig V PPgr(图形框架)。例如:

(6)我把水倒在杯子里。

4.X yong NPfig ba NPgr Vasp(背景框架)。例如:

(7)我用果酱把面包涂了。

5.X yong NPfig ba NPgr RVC(背景框架)。例如:

(8)我用果酱把面包涂满了。

⑥X ba NPfig RVC NPgr(图形还是背景?)。例如:

(9)我把水倒进杯子。

其中RVC(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是表结果的复合动词。Juffs无法确定第6种句式的宾语到底是图形还是背景。

中国学者李来发(2008)认为,Juffs提出的背景框架没有体现出英语相应构式所包含的“整体受影响”之义,因此专就这一语义,提出另一种结构:

X ba(Nlocational±localizer)ground V manresultative Asp NPfigure

(10)他把衣箱(里)塞满衣服。

通过语义句法分析,李来发指出这一结构图形与背景都可看作动词的宾语,称之为准双宾语。显然,这一句式是一个全新结构,说明Juffs对汉语移位动词句式的描述并不完整。把“整体受影响”义局限于“满”字,限制了其他潜在词语进入这一构式的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不妨把这一句式改写为X ba NPgr RVC NPfig,是第7种句式。

以上学者的研究方法存在共同问题:这些句式主要凭借语感,而非通过语言事实获得;在证明这些句型有效性时,主要通过可接受性判断实验。语法语义上可接受不等同于实际语言的“可说性”,更无法据此判断这些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别。

因此,笔者设计了口语引出实验,通过分析被试实时产出的口语材料,回答以下问题:第一,这7种句式的“可说性”如何?第二,除了7种句式,被试在实际口语表达中还会产出其他不同结构吗?第三,各个结构的分布及使用频率如何?

三、实验

(一)实验对象

某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3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

(二)实验材料

由16幅目标图片与16填充图片组成。每一幅目标图片展现一个施事致使图形向背景移动的场景,涉及一个移位动词。图片中的施事、图形与背景的名称皆以黑体字标注,图片下方给出一个动词,要求被试根据这些给出的词语用一句话将图片内容描述出来。填充图片由其他场景组成,這些场景涉及非移位动词。

(三)实验过程

主试向被试解释实验要求,并通过两组训练帮助被试了解实验过程。待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后,实验正式开始。主试依次向被试展示32幅图片,被试根据要求说出句子。被试完成一幅图片后,主试展示下一副图片。整个实验过程录音,实验持续15分钟左右。

四、结果与分析

(一)句式类型

笔者将所有录音转写为文字材料,共收集有效例句480句,从中观察到以下8种句型:

1.X把NPfig V PPgr,例如:

(11)我把奶酪涂在面包上。

2.X PPgr V NPfig (I类),例如:

(12)我在面包上涂奶酪。

3.X PPgr V NPfig (II类),例如:

(13)工人给商品贴标签。

4.X用 NPfig V NPgr,例如:

(14)修理工用布堵管子。

5.X用 NPfig RVC NPgr,例如:

(15)修理工用布堵住管子。

6.X用 NPfig 把 NPgr RVC,例如:

(16)他用防塵布把箱子盖起来。

7.X把NPfig RVC NPgr,例如:

(17)工人把货物装上卡车。

8.X把NPgr RVC NPfig,例如:

(18)我把墙刷上油漆。

通过与前人提出的7种结构比较,我们发现新增两类句型,即句式3和5;而Juffs的第4种句型,即“X用NPfig把NPgr Vasp”,未找到与之对应的例句,说明这一句式的可说性不强。下面我们将对新增句式,以及Juffs遗留的问题句式给予分析:

X PPgr V NPfig (II类)

这一句式中的“给”字也是介词,表示目的和对象;Juffs句式中的介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路径。Juffs的句式可以转换成“把”字句。如“我在面包上抹奶酪”,可以说成“我把奶酪抹在面包上”;而给字结构不可以。因此这是两类不同的句式,我们把Juffs的介词结构式称为I类,给字结构式为II类。II类与I类一样,同属图形框架。

X用 NPfig RVC NPgr

这一句式与“X用NPfig V NPgr”类似,都属于背景框架。不同的是这里的动词与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副词结合,突出动作的结果与状态。

X把NPfig RVC NPgr

这一句式让Juffs困惑不解。把字后面的NPfig可以看作句子的宾语,但是NPgr又跟在复合动词后面,似乎也是宾语。要把这一点弄清楚,要从RVC的性质说起。Juffs认为汉语移位动词有两种表结果的复合词,一种表状态,如“浸湿,塞住”等;一种表路径,如“倒入,装上”等。其实,Juffs所谓的表状态的复合词即汉语中的动结式,表路径的复合词即动词与趋向动词组成的动趋结构。试比较以下两个例句(均来自此次实验):

(19)妈妈把果汁倒进杯子。

(20)修理工把布堵住管子。

例(19)中的“进”是趋向动词,作“倒”的趋向补语,表示“倒”的方向或路径,“杯子”作“进”的宾语,表示移动的终点或处所。因此,“倒”的宾语是果汁,而不是杯子。所以A句是图形宾语句。Juffs提到的表路径的复合词即属于这一情况。需要指出的是,趋向补语不只表示趋向义,也可表示结果义。如“把货物装上卡车”,“把墙刷上油漆”,前者中的“上”表趋向,后者则表结果(关于汉语趋向补语,参见刘月华,1995)。例(20)中的“堵住”为动结式,“堵”的宾语显然是管子,“住”表示动作的结果。但是“把”字又突显出施动对“布”的处置性,“布”也具有宾语的意义。因此这一类结构和李来发提出的“他把衣箱塞满衣服”具有相似性,NPgr和NPfig都可看作宾语。

可见尽管都是表示结果的复合词,其内在的语义与句法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必须把两类复合词区别开来,分别表示为RVCd(“d”代表“directional”),RVCr(“r”代表“resultative”)。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X把NPfig RVCd NPgr”属于图形宾语,“X把NPfig RVCr NPgr”属于准双宾语。其他句式中的RVC,我们也将作趋向义与结果义的标注。

(二)句式分布及使用频次

图形宾语共有384个例句,在所有有效例句中占有高达80%的比例。其中句式①可用于所有动词,而且这一结构的使用频次远远高于其他任何结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的使用量呢?笔者认为,除了“把”字句在现代口语中的高使用率外,更为重要的是“把NPfig V PPgr”这一句式最好的契合了“致使图形以某种方式移动到背景”这一语义。这种形式—内容上的对应,使被试在实时语言产出时优先选择了这一句型。这一结果也说明汉语移位动词没有所谓的不可转换背景动词。母语为汉语者趋向于把移位事件识解为“致使—移动”,从而编码为图形宾语句式。这一结果也与Juffs的结论一致。

三个背景宾语句式一共出现57个例句,使用频次并无太大差别。进入背景宾语类例句较多的是“盖、堵、捆”这三个动词,说明与其他动词相比,这些动词有较强的“致使—改变”义,因此被试会把这些移动事件识解为“X通过把Y移动到Z,致使Z发生改变”。这些动词在英语中皆为不可转换的背景动词。

准双宾语句式共14个例句,尽管数量不多,却是汉语中独特的句法现象,也是母语非汉语者难以理解的句式。

五、结语

本文通过口语引出实验,检验前人提出的汉语移位动词句式的可说性,探讨汉语口语移位动词句式类型及使用情况。研究共发现9种不同句式,4种为图形框架,3种为背景框架,还有两种特殊的准双宾语句式。其中使用最广、频率最高的句式是以图形为宾语的“把NPfig V PPgr”句式。

这些结果表明,英汉语移位动词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它们的句法也各有特点。母语为汉语者趋向于把移位事件识解为“致使—移动”,从而编码为图形宾语句式。

参考文献:

[1]Chang F.,Bock K. & Goldberg A.E.Can thematic roles leave traces of their places?[J].Cognitions,2003,(90):29-49.

[2]Gropen J.,S.Pinker,M.Hollander & R.Goldberg.Syntax and semantics in the acquisition of locative verbs[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1991,(18):115-151.

[3]Juffs A.,Learnability and the Lexicon:Theori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6.

[4]Levin,B.English Verb Classes and Alternations: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5]Levin,B.Argument Structure[A].in M.Aronoff(ed.),Oxford Bibliographies in Linguistics[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

[6]Pinker,S.Learnability and Cognition: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M].Cambridge MA:MIT Press,1989.

[7]Rappaport,M.& B.Levin.A Case Study in Lexical Analysis:The Locative Alternation,ms.MIT Center for Cognition Science

Cambridge MA,1985.

[8]李來发.英汉语物移动词与其论元易位对比分析[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9]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周小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任卓君 浙江宁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15012)

猜你喜欢

汉语口语
学汉语
Kiss and Ride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口语步步高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与拼音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