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2018-01-22吴丹红
吴丹红
摘 要: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音乐在儿童的思维形成、情操养成、品质达成方面有着积极且不可取代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如何利用心理学科学的原则,与音乐教育发生1+1>2的效果,保证音乐教育的质量和作用,是着重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音乐教育;教育应用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门基础学科,它对儿童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培育策略。在现代教育领域,这门学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更为学校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条科学途径。音乐教育是美育体系中的一个类别,它奠定了学生审美素养的厚度,关系着学生三观的养成,如果能在这个领域引入儿童心理学,则会使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完美结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遵循教育规律,转移教学主体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课堂中,教师是主角,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授课工作,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教学方案的实施,再到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师大包大揽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在艺术课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只有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其学习的兴趣与潜能才会被全面地激发出来。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在儿童心理学中也被证实是有效的学习模式,因为它不仅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来自于集体和同伴的情感供给,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这种情感上的满足被认为是艺术启蒙最好的机会,而成为课堂的主人,会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学习内容,有助于学习走向深化。
二、运用多种形式,实施多样教学
音乐是一个属性极其丰富的个体,它既可以独立地展现,也可以同其他形式一起去进行表达。例如,很多人将音乐称之为舞蹈的灵魂,在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中,就可以引入律动教育,让音乐和舞蹈共同对学生发生作用,既帮助他们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还锻炼了他们的协调能力。到了中学,舞台剧和心理剧的表演也可以运用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中学生具备这样综合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这种能力,也使得音乐变得更加丰富了。那些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发展规律的教学,我们称之为创造性的教学,而创造恰恰是艺术的根本属性。所以,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提炼出和儿童心理学相同相通的地方,然后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一个丰富的教学形式就会出现在课堂上,使音乐教育真正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规律。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多样音乐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到了中学逐渐过渡到逻辑思维,这个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期需要做大量的积累工作。随着数字技术进入到教育领域,满足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为学生播放大自然的画面、播放音乐家的生平,都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当我们在欣赏贝多芬的《田园进行曲》时,眼中看到的是绿草如茵和山花烂漫;当我们听着《赛马》时,眼中看到的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会激发出我们心中对于音乐更为丰富的情感,还有中国十大古典名曲、西方各个流派的古典音乐,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一下子来到了我们身边,它使我们全面见识了音乐的魅力,对我们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尽情表达音乐
创造性是音乐最珍贵的品质。创造性的教育也成为新课改后人们集中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都设立了专门的创造课程。日本更是将创造教育提升到和生存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创造性的教育来自于哪里呢?首先是来自于创造性的思维,因为思维是行为的绝对领导者,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带来创造性的行为。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创造力不等同于智力,它更多依靠的是后天的锻造。心理学中将思维能力分为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两者结合而生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更是创造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的必备要素。
音乐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展现音乐内涵,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音乐的表现上最能体现学生的艺术个性,一种综合了知识、技能、性格的综合性展现。所以,当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表达形式时,其实就是在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实践,由此而衍生的多样的音乐恰恰体现了新课改的成果。
综上所述,中小学里完整的音乐教育一定是建立在科学而规范的基础上的,儿童心理学的有效运用,恰恰为以音乐教育为代表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在感性和理性之间自由转换的途径,它帮助中小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音乐,但其实这样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自我的過程,所以,严谨与创造构成的儿童心理学和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会起到积极而持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明珠.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心理[J].华章,2016(36).
[2]金明珠.让音乐教学激荡孩子的心灵[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5(7).
[3]徐晓妹.小学音乐教育应把握儿童心理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