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讲授教学法的重装回归
2018-01-22王菊珍
王菊珍
摘 要:新课改之后,教学方法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承了千年的讲授法被很多教师忽略了。然而,一些教学漏洞也随之产生了。针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对讲授法的优化、调整,使之在初中物理课堂上重新回归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新课改后,很多教育理论研究过于放大了讲授法的缺点,使它成为“传统”“守旧”教学法的“代言人”。一些教师为了不被扣上“呆板”“顽固派”“填鸭式教学”的帽子,干脆就放弃了讲授法。
一、给讲授教学法一个回归的理由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离开讲授法之后的物理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对理论把握不扎实、教学方向不容易把控、知识系统性得不到保证等等。必须看到,新兴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它们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
如,讨论、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那么拖慢教学节奏是必然的。而且,学生往往是懂了道理却不会表述。如,“光的直线传播”,学生通过探究明白了光的这个特质,但在严谨上出现了问题——即便教师已经提示了条件要点,但往往被学生直接忽略了。因而,在答题时,他们会因忽视了“在同种均匀介质中”这个关键条件而失分。
其实,讲授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其他教学法不可替代的。如,讲授教学法适用于集中教学,教学对象多、教学内容集中、信息量大,可极大节省教学时间。而且,应用讲授法,教师的主导性容易发挥,教师可有效体现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加上讲授法使知识条理清晰、表述严谨,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知识。
其实,不少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仍使用讲授法,因而,我认为应该将讲授法“请”回物理课堂,让它发挥应有的效用。
二、物理讲授教学法回归的重装
在“请”讲授法回归课堂之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讲授法的一些缺点也是客观存在的。如,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知识传输单向、容易忽略学生个性差异、形式单一呆板等问题。因而,教师必须想办法对讲授法进行重新“包装”,发挥优势的同时避免或弥补其缺陷。
1.注意讲授语言的包装设计
为了避免讲授过程的生硬、呆板、无趣,教师要精心设计讲授语言。在课堂上,尽量使讲授的语言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条理清楚又通俗易懂,既有科学的严谨规范又有诗一般的抑扬顿挫。
如,讲“阿基米德原理”,我除了给学生讲课本上关于“皇冠体积测量”的故事,还有声有色地跟学生们“回忆”起“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一边将“阿基米德原理”逐字严谨地表述出来,一边带着“八卦”的语气和学生“闲聊”:曹冲与阿基米德测量的原理不同,但他们都用到了水的浮力。如果当时曹冲能用船的排水量来计算大象的重量,他会不会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这个看似有点“多余”的讨论,正是我精心设计的讲授内容。通过将“曹冲称象”这个学生熟知的典故与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关联,深深地将物理知识印在学生的脑子里。
还有,教师组织语言注重形象性和趣味性,避免學生产生思维疲劳。如,讲“弹力”、讲“物体的弹性有一定限度,如果超出了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时,我跟学生说,以后再看到大胖子把椅子压坏了,就可以说“胖子超出了椅子的弹性限度”,学生们大笑。我接着说,一个练铁砂掌的人,用手击碎砖头,是超出了砖头的弹性限度。那么,砖没碎,手断了,说明什么?说明手的弹性限度不如砖!功夫不到家。学生们又笑——如果这样的讲授,学生还没有记住这个知识点,就奇怪了。
2.注重讲授与其他教法的结合
有些教师,对一些教育理论落入了教条的窠臼——研究一种教学法,就自动屏蔽了其他教学法,使用一种教学法就将其他方法搁置。其实,没有任何强制规定,某一教学法的应用是排他的。因而,教师完全可以将两个或多个教学法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
讲授法弱化了学生的自主性,可以结合探究教学;讲授法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可以结合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反之,探究学习不容易将知识形成系统,那就加入讲授。总之,哪里有不足,就用其他方法来补齐。
如,讲“摩擦力”,我通过讲授让学生知道“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之后,就组织学生按组进行探究,以加深理解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给每组一个光滑木板,让他们将木板倾斜,用自己的鞋在上面滑动来探究和分析“鞋”的“优劣”。在学生探究中,我通过讲授对他们进行方法、步骤和结论分析方面的指导。这样,学生既亲自体验了知识,又得到了及时、规范的指导。
总之,合作讨论、自主探究、问题启发等教学方法,确实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但如果没有适当的讲授,这些教学法很可能会成为教学的“花架子”。因而,教师应重新重视起讲授法的应用,并在应用中特别注意对讲授法进行优化调整,以免重新落入“满堂灌”的被动境地。
参考文献:
[1]张静艳.物理课堂的讲授艺术[J].金色年华(下),2012(4):81.
[2]潘国宏.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