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的构建
2018-01-22樊书敏
樊书敏
摘 要: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保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教学思想的转变工作,要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确保化学课程的价值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宏观;变化;平衡;推理;实验;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化学课程目标的顺利完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从多角度入手来有效地构建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以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宏观辨识
在化学学习中,“物质”“原子”“离子”“分子”是我们常常接触到的词汇,这也从宏观、微观上进行了区分,也说明了化学课程的开展与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化学中的宏观性和微观性,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相关理念。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时,由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常用的物质分类方法和分散系,所以,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活动,一是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这部分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二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为日后的化学知识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教学时,我组织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完成下面的问题:请选择你熟悉的化学物质,制作一张交叉的分类图。这一实践性问题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物质的自主分类对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与平衡在化学中是相对应的,平衡是化学反应变化的结果,也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基本的化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这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是向学生渗透变化观念的基础,所以,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相关的实验器材、药品对“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是如何将原本平衡状态下的反应变得不平衡的进行实验验证,以确保学生在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中形成变化的观念,同时,在平衡—变化—平衡的实验现象中形成基本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证据推理
证据推理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基本化学素养的形成。所以,在解答一些推理性试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自主推理中、在问题探究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例如图:
这是一道推理题中的图,学生可以根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以及图中的反应条件、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来进行推理,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要相信学生,要给学生搭建自主推理、自主建模的平台,以确保学生在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中形成基本的化学素养。
四、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有效的化学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也能使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感受化学课程的存在价值,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做好铺垫工作。
例如,在教学“乙醇”时,在我们明确了乙醇与钠进行反应时,乙醇被钠还原了,生成了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接着,我顺势让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乙醇能被还原,那么能被氧化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相关的试剂和实验用具对乙醇与氧化铜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的结果,明确氧化铜的颜色、沸腾的时间、最后的气味等,最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实验进行总结,思考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见,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也能为学生創新意识的形成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夯实基础。
总之,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应该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和应用来从多角度入手展现化学课程的存在价值,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大面积提升做好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业虹.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中国考试,2017.
[2]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