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2018-01-22李晓霞
李晓霞
摘 要: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语文教学中过于对内容的死记硬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用语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语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性思维的能力;在进行听、说、写教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观;自主;合作;探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正从“独奏者”的角色逐渐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不断地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继承性学习转向创新性学习。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创造出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线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和发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以教育者为中心”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而语文教学的方法,也应该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定义是这样的:语文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现了语文的性质和含义,是偏向于人文化的学科类型。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突出了语文这个工具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是富有文化的承载工具。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我们的日常交流、听说读写、书面语言、文学作品中都有语文。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一直是我们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语文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突显,它的价值只增不减,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要求我们要通过语文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个性情感和审美情操,通过文化的传播来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课程的学习,更是对一个人价值观指向的指导,因此我们既要学会学习语文,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二、培养语言艺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研究中,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具备很多的知识和专业素养,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语言技巧。教师应该使自己的课堂更加具有艺术性,又能运用所有的教学手段,使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又能深化为自身的思想感情。同样的课程用不同的语言方法、语言技巧就能呈现出不同的上课风格,可见语言艺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言的表达能力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还能够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说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提出的教育核心目标是一切以学生为本,所以在培养语言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教师的语言艺术,不仅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直接影响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高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教学中我们也许会遇到一些比较无趣沉闷的课文,语文教师要让沉闷死板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就要注重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规范学生使用普通话。在规范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语文的形象性,语言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深入浅出还能使枯燥变得风趣。例如: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提升语言修养,注重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谚语,谚语的使用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简练但是含义深刻的固定化的语句,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由此可见,不同的语言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感情色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的特征,表现出鲜明的学科特点,利用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知识广博,搜集与教学有关的笑话、故事、佳句、成语典故等,将它们深入浅出地引入课堂上,用这样的方法来塑造形象,营造上课气氛,使学生从开心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迅速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现代的教育在注重課改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设计,合理地运用语言,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兴趣,还能激励学生奋进,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习惯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时候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和言之有启,切不可脱离课本泛泛而谈,也不可以照本宣科。
总之,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方法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来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金鹤.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2011(6).
[2]洪鹤菊.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反思[J].华章,20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