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研究
2018-01-22庞馥珊
【摘要】班团一体化运行是2016年团中央学校部在高校重点推进团学组织创新和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五项内容之一,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建立更为完善可行、符合高校班团现实情况、切实服务广大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是院校共青团改革思考的重要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本文主要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工作体系的建立、工作体系的目标、保障机制的制定四个方面对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加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班团一体化 协同工作 运行机制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班级是大学生学习、活动、交流的基本单位,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我国高校班级的组织建设主要分为团支委和班委会。班委会是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设立的,主要负责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属于行政管理机构,而团支委是在团委领导下开展团的各项工作,服务于广大团员的组织机构。在日常工作中,两者作为基础学生组织,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共同完成班级教育管理内容。然而在新时期、新环境的影响下,目前各大高校在班级建设中普遍存在着“班”、“团”两极分化、“班”强“团”弱的现象。对比班委会的建设,团支委建设比较薄弱,所以着实增强班级团组织的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贯彻中央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的重要要求,以党带团,团支委作为主导力量,班委为主要执行机构,在班级内部形成班团紧密结合的工作格局,协同工作,实行班团一体化建设,促进班级管理。班团一体化机制的成功运行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紧密联系青年、促进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有力保障,对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研究也是目前各大高校班级管理中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
二、工作体系的建立
(一)调整组织结构
在班级的具体工作中,团支委和班委会的构建都应在新时期下开展新的工作内容,推动工作改革的创新。以我院为例,实行班长兼任团支书,直接管理班委会(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心理委员等)和团支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班长下设立两名副班长,协助班长管理工作,副班长可兼任团支委职务,但不可两人同时兼任团支委职务。这样的组织设置将更为方便快速地推进班团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强班团建设,落实相互渗透、协同工作的目标,使班团工作融为一体。
(二)明确工作职责
团支委是大脑,负责管理思想,而班委会是四肢,负责管理行动,分别扮演主导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对团支委而言,在上级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党团教育学习,建设团组织和基本团内部事务的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上级保持实时的沟通和汇报,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各种积极向上、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主题团日活动,来增强团员的思想意识及沟通交流,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党组织发掘优秀团员。而班委会是班级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贯彻和执行学校和院部的工作安排,及时向学院汇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班委会作为班级建设的执行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班级的工作计划和日常事务,反映学生合理正当的建议和要求,维护班级学生权益。
(三)规范工作流程
构建团支委领导、班委会管理的工作模式,明确工作职责,巩固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确定工作标准和规范。首先要保证团支委在班级活动中的领导地位,班长要在团支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团支委也要给予班委会在执行工作中的绝对支持。其次,团支委的领导职责是通过对班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来体现的,决策前要先征求团支部成员的意见,经过团支委成员的集体协商,团支部书记的审核后才可通过。最后,班委会把团支委的决策变成为班级意志加以贯彻和实施,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要随时接受团支委的领导和监督,并对班级的全体同学负责。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团支委与班委会要协同合作,始终把切实地为学生做实事放在工作首位,充分发挥班团一体化的作用。
三、工作体系的目标
(一)规范班级内部建设,推进组织工作创新
要始终把团支部和班委會的工作建设放在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解决班强团弱、班团分工不明确等诸多问题,增强组织建设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工作交流、信息沟通、经验分享、活动合作等机制,促进团组织内部上下级的工作交流,以及和基础组织的互动交流,增强组织意识,规范组织活动,优化组织体系,推动班团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方式,工作深入到基层学生内部,促进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班团一体化工作务实,发挥协同工作的表率作用,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的工作中心,进一步推动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团支部和班委会的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直接联系和服务。
(二)提升校园文化活力,打造活力高校共青团
通过班团一体化的协同工作,建立一支充满活力、奋发向上、发挥积极作用的组织队伍。围绕组织中心工作开展适合放大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健全规范的团组织工作制度;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学生班级和团员青年中起到核心作用。凝聚力和归属感是一个团支部能否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对支部的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校院级各项活动,发挥班团作用,通过班委、团委向同学讲解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拉动同学们积极参加,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充满活力、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建设。
四、保障机制的制定
(一)建立管理培训制度
班委会和团支委是班级管理中的主力军,班委会、团支委的整体素质在班级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班委、团支委学生干部的管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例如定期举办团学干部培训,对学生干部进行党的理论、团的知识、工作中问题的处理方式、公文写作能力等方面培训,培训方式可以为讲座、分享会、素质拓展活动、学生干部技能竞赛等等。一来可以丰富学生干部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二来可以帮助学生干部解决工作管理问题,提升学生干部自身能力素质。通过加强学生干部素质的管理培训,进而促进班级建设工作。endprint
(二)建立考核激励制度
班团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中,在制度上要予以基本保障,要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并根据考核制度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在班团考核制度中,有目的的融入班风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活动等内容,考核目标量化的同时,让团支委和班委会明确其工作目标和方向,依据考核制度,正确开展工作,让工作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定期举办班级团支部工作汇报,让上级团总支了解到班级内部的情况,便于对班级建设工作做出指导。同时,上级部门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团支部进行表彰,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宣传,号召其他团支部进行学习。激励措施的建立可以在各团支部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意识,激发整体向上的状态。
(三)建立工作创新制度
保障团支委和班委会协同开展工作,并且实现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在班团一体化组织建设中,团委和班委要积极研究,深入工作,在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的同时要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断创新、改进、完善工作方式,使之切实可行、带有青年学生特色,为班团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来吸引基础学生的加入。
五、结束语
建立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将是目前以及未来高校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切实有效地贯彻和执行班团一体化机制,班团工作融为一体,协同工作,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团支委和班委会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和发挥空间,从而增强学生团体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实现建立一个优秀的班级体、一个充满活力、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秀芳.關于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5):129-136.
[2]孙彦.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06).
[3]黄媛媛.新形势下高校班团一体化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84-87.
[4]周亨炉,高旭.浅析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青苹果,2017(02).
[5]邸鹏.探析高职院校班级团组织建设现状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4(12):81-83.
作者简介:庞馥珊(1983-),女,汉族,山西祁县人,大学本科,讲师(思政),研究方向:思政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