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二中微信公众平台应用现状及策略分析
2018-01-22张于琼
摘 要:微信公众平台是学校创新服务的前沿阵地,如今,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已广泛搭建,从数量、覆盖面的深入及广度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加上手机新媒体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渗透,微信公众平台对学校的信息管理和功能服务产生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台更加有效地开展服务,实现家校共育,成为我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为此展开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家校互动;推广
一、 微信公众平台的含义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WeChat。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最终定位为“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是开放的,任何机构个人都可以开通,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分散的,任何人开通后都可以发布信息,有自己的族群,能实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全方位的沟通、互动。
二、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校园信息服务的优势
1. 用户数量巨大
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由此可见,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能提高信息服务的全覆盖率,很容易被教师,家长,学生接受。
2. 运行成本较低
微信软件本身是免费的,不会收取费用,并且微信的互联网流量相对较低。以前,学校宣传多是利用海报、传单等传统媒介,经常需要反复的宣传,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而利用公众平台,学校可以不定期的、持续推送信息,使用户对学校的认知度越来越高。
3. 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
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家长、学生、教师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地浏览资讯,传递信息,使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并且微信平台不仅限于文字的传播,还包含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更加方便了用户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同时,用户还能通过“朋友圈”,转载、转发及@功能,将内容分享给好友。
三、 我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现状
酉阳二中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已经运行了一个学期,主要用于校园资讯的发布,对平台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众多的不足。
1. 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微信公众平台无法主动去添加好友,只能被他人关注。而互联网时代节奏快,人们关注点纷杂,宣传力度不足的我校公众号用户增长很慢,服务效果不理想。
2. 缺乏针对性
我校拥有101个教学班,在校师生7300余人,学校平台管理员只能选择将学校的重大活动、事项以图片或文字、视频的形式推送给师生及广大家长。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家长不能通过平台了解到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细节管理及学习情况,因此也导致部分家长的关注兴趣不足。
3. 平台与关注用户互动不足
我校微信公众平台现在仍停留在传统的互联网意识上,将平台仅用于推送学校官方信息,作为学校网站的展示窗,没有利用好平台的双向互动功能,与师生及家长进行及时互动交流。这降低了家长及师生的关注度,浪费了公众平台所提供的功能。
四、 策略分析
1. 快速推广
如果希望平台快速地被广大师生员工及众多家长关注,使用二维码进行推广是个很好的办法。学校可以将二维码发布到学校网站、贴吧里,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制作成广告牌放在校园里外等方式让大家关注。
2. 人力保障
要保证一个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能长期有效的运行,不是靠学校某一个人或某个部门就可实现的,需要学校各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协同工作,甚至家长的积极参与。这需要学校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和负责人,以确保公众平台的长期有效运行。
3.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灵活的双向互动功能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平台。比如利用微信强大的互动功能,通过调查问卷或投票功能实现调查或收集家长、教师、学生意见等,让广大师生员工及众多家长参与学校的共同建设,参与孩子的学习,提高大家关注学校公众号的热情。当然,管理员应该将建议收集的结果通过平台及时推送给大家,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建议是受到重视的,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4. 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平台
现在很大部分学生家长长期在外务工不在学生身边,这种现状造成了家长与老师、学生交流互动的障碍,家长们不能及时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动态,也不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通知事项,更不能有效地参与的孩子的教育。我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服务号,一个月只能推送四次消息,即使是订阅号,也只能一天推送一条,对于队伍庞大的酉阳二中,仅靠一个公众号不能满足众多家长的愿望。因此,我校可以通过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班级管理、加强师生与家长的沟通。将班级信息比如自制的简报、优秀作文、美术作品、表演视频、通知等等上传至平台,让家长即使在世界各地也能及时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班级的教育资讯,感受到课堂教学,及时地掌握学生在校及假期的学习情况。
五、 结论与展望
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与生俱来的信息多样性、互动灵活性、网络社交性,是实现学校信息推送、师生、家校互动的有效保障和服务支撑。虽然公众平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群发信息的组数等。但经过我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不懈努力探索,相信微信公众平台一定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乾坤,邹硕,刘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个性化家校互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2014年第04期.
[2]敖行明,罗莉.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J].
[3]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简介:
张于琼,重庆市,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