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会史观在高职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2018-01-22宋军涛

考试周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历史教育生活化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现状,阐述社会史观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社会发展的细节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将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紧密联系,推动高职历史教育的纵向深入,培养职业人才小处入手、服务大局的意识。从而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有效补益。

关键词:社会史观;生活化;历史教育

一、 引言

职业院校历史教育是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文素养,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明确人生价值、完善职业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历史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历史是“副科”、“没有用”、“曾经学过”、“过于高大上”等评价,学生常常表现无所适从,不以为然,似乎与自身的职业人生无关。历史教育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其次,在历史教学中,过分围绕教材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结果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习历史毫无兴趣,从而造成职业人才的历史积淀缺失,人文素养缺乏。这些都是亟須解决的问题。

二、 社会史观的特点

社会史观是历史研究的一种常见方法,主要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重点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社会习俗、人与环境、家庭婚姻、人口流动等。往往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容易感知,方便深入的特点。社会史观在高职历史教育中的应用,将让历史落到实处:服饰是历史,饮食是历史、住房也是历史……不一而足。从而使历史课有生活味,有思想、深度和广度,听历史课开始变成为一种享受。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认知历史的兴趣,启发了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明确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的创造者角色;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走进课堂,走进历史,走进生活。

三、 社会史观在高职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一) 社会史观小概念与历史大概念和规律

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个人发展史,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传统历史教学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事件和历史人物,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缺少“在身边”这样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以学校所在省市的本地学生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我们将社会史观和地方史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天然的土壤,既可以让学生有直接的感知,又可以对鼓励学生参与搜集社会史观研究所涉及的素材提供了可操作性,生活中常见的家具、结婚现场、文物古迹、家谱家书、大众饮食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发掘的对象,让学生体会历史的无处不在。以小到大,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解成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观一人可知一村社、观一村社可知一局部区域,然后逐步放大,产生共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使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得到历史教育,发掘历史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懂得将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理性地看待和规划起来,把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职业人才的全面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

(二) 社会史观教学下的内容选择

社会史观所涵盖的范围极广,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必须要在“古为今用”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同时切合职业学校实际,符合现实对于职业教育的时代性要求。

虽然社会史观下的素材选择来源广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方式多样灵活,但是在历史的整个教学中,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国家的大政方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性要求必须吻合,不能毫无章法,要通过社会史观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素养。否则,大量的素材的堆积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反而为社会史观下的大量素材所累,设甚至将历史课变成了一种哗众取宠的故事课,也违背了引入社会史观在教学中的实施的初衷。

(三) 理论与实际结合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历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历史是现实的过去,而现实则历史的延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瞬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科学地预见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抓住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历史,优化历史教学的一种正确选择。通过在构建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创新启发。社会史观的特征,决定了它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大众美食、传统服饰家具、传统服饰等等,通过介绍和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领略历史文化的同时,启发鼓励将其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创新,发展历史文化创意产业。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学习,也符合我们对于职业人才培养的新定位。

四、 结论

黑格尔说:“人们常常从历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训,因为历史学家治史常常要给人以道德的教训。不消说,贤良方正的实例足以提高人类的心灵,又可以做后人的道德教材,以灌输善良的品质”。在历史教育中,社会史观的引入,将会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过去的,历史也是现在的”。将有效的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细微之处,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增强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将个人发展与历史现实有效地结合,增进知识,促进思考,培养健全人格;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服务职业人生,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428.

[2]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7.

[3]徐锡成.历史教师的史观[M].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

[4]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上[M].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3月第273期.

作者简介:

宋军涛,陕西省西安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育生活化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五四新潮下的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