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享经济的现状与挑战
2018-01-22王静陈建印
王静+陈建印
【摘要】当今,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它借助共享平台,改变了以前大量闲置以及无形资源浪费的状态,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率。同时共享经济对社会的消费模式、产业发展以及就业创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共享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但是在政府以及整个社会的努力下,它一定会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关键词】共享经济 共享平台 闲置资源
一、共享经济的来源
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共享平台是什么。它是怎么把闲置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的。“共享平台”是指通过电子终端设备及通讯网络的搭建,旨在完成供给和需求方信息的交换的平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下,共享平台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演变。在网络的早期发展阶段,仅有少部分的人共享到互联网的信息;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在网上接触到的信息有了井喷式的增长,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得到共享;近几年,通讯设备的进一步完善、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新技术的大量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线上与线下的信息与资源终于得到了匹配,共享经济由此发展开来。另一方面,共享经济由于依托于互联网发展,它的优点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共享平台作为一种不收取中介费的另类的“中介”,它大大地扩大了供求双方的选择,使双方掌握了更多的交易信息,减少了传统商业模式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可以快速促成供求双方匹配,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以及搜寻成本。其次,共享平台作为一个虚拟的平台,供给方在给闲置资源找需求方的过程中,并不需要向平台交租金。更重要的是,共享经济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提升交易的质量,让更多的个体得到福利。正是因为共享经济的优势明显,让几乎人人都参与到平台上来,共享经济的规模效应就这么爆发了。
二、我们国家共享经济的发展历程
最早在1978年,美国两位著名的经济学者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就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共享经济的概念,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新式的经济模式,指的是个人或者团体把闲置不用的资源有偿提供给需要的人,供给方得到了报酬,需求方也得到了一定的使用权利,这使双方达成了双赢。
现实生活中,共享这两字其实并不陌生。我们的生活到处是共享的痕迹。朋友之间东西的互借,信息的交换,无意间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方便了自己和他人。然而由于圈子的限制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这种共享是非常局限的。得益于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许多共享平台借助大数据,把共享经济这个概念真正实质化。2008年开始,国外的优步、国内的滴滴打车、途家网等诸多共享平台开始纷纷冒出,共享经济也真正的深入到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中。
2010年对于共享经济来说是个标志性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国内成立了,虽然之后共享交通领域多家平台嗅到商机也纷纷成立,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达不到与前两者竞争的程度。2014年,交通出行领域竞争越加激烈,美国的优步趁势进入我国,从那以后,共享交通领域的市场基本被优步、滴滴、快的这三巨头所瓜分。到了2015年的2月,面对越来越多正在壮大的竞争对手的威胁,滴滴和快的选择了合并。至此,两家企业成为我国共享交通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共享交通领域的领先带头下,众多创业者看准了共享经济的各种机会,于是共享经济接二连三的渗透进吃喝玩乐的各个领域。我国从2014年开始,共享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快速的发展。除了最早的交通出行领域以外,蓬勃发展的有旅行业、家居服务业、餐饮服务、快递业以及物流服务业等等。
三、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
共享经济最大程度将闲置的资源发挥了它们的价值,提高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也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自由。例如滴滴出行,顺风车车主在顺路的情况下,将多余的座位共享出去,车主消耗了同样的油费却额外得到了一笔报酬,乘客相比坐出租车也大大节约了车费。又例如一款易随诊的医疗APP,它突破了传统的局限,能让病人在院外也可以便捷地联系自己的医生,减少了看病难的情况。对医生来说,它的随诊服务有利于随时关注自己的患者就诊和康复情况,看病人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整个过程中,双方都减轻了负担。
在这种人人参与共享的规模经济中,这种经济模式不可避免的将对社会进行一些改变。
共享经济带来的变化,首先是人们对使用权的认知加深。以往人们总是非常看重所有权,往往忽略当物品或是资源处在闲置状态时的价值浪费,现在由于共享经济的渗透,人们对节约消费以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通过共享平台,可以將各种闲置物品、无形资源利用起来,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闲置的固定资产,比如衣物、房子、各种库存设备;二是闲置的时间。例如退休人员、大学生等群体可以利用多余的空闲时间通过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的经济模式扩大了人们的圈子,也让人们懂得了怎么去更好的合作与共享。
从产业发展模式来说,传统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通过共享经济的运行,传统产业的供给模式不再是大规模的生产与浪费。消费模式也有了质的跨越,有需求时可能会考虑循环利用而不是直接摒弃原有的资源去购买新的。这种模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极大地节约了社会资源,从而解决了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等部分社会难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从就业角度出发,共享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的就业渠道提供了新思路。李克强总理就曾在2015年9月针对共享经济提出了通过分享与协作的方式发展创新创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也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旨在加速推动我国经济的前进步伐。共享经济对原有的就业模式进行了创新,它给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让部分自由工作者以及兼职者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同时,每年的应届大学生数量相当的庞大,就业问题严峻,因此共享经济也可以成为一个就业甚至创业的突破点。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于创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激情。只要肯多思考、多观察,就可能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找到不错的共享项目。这不仅缓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创新。endprint
共享经济的发展还拓宽了人们的收入来源,生活质量更好变得更加幸福。从2015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加入网络专车的行列。随着网络专车的出现,人们发现出行能以更低的消费换来同样的服务,便大大减少了对原有的打车消费方式。由于市场追逐利益的性质,不仅是传统的出租车司机,更多的私家车车主为了获取额外收入都相继选择滴滴出行。在这种情况下,共享经济推动了人们收入的增加,提高了生活质量。2008年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许多国外居民在收入骤减的情况下,选择通过出租闲置的房屋来增加收入从而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至今,有不少人认为共享经济的兴起得益于当时金融危机的推动。
现在,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有较高的住房空置率,供给和需求匹配不一致。面对这个问题,除了靠政府采取宏观调控,颁布相应的指令政策让最有需要的人入住;另一方面,更需要市场的自我调节,蚂蚁短租、小猪短租等房屋短租平台应发挥出作为共享平台的作用,使空置房屋得到有效的利用。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私家车的增长也越来越快,预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共享平台。据统计,我国私家车的数量在2016年底达到了1.46亿辆,平均下来每100户就拥有36辆。同年,快速增长的还有小型载客汽车,也达到了1.6亿辆。当这些私家车车主大量涌入共享平台加入网约车时,就能在节约大量产能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
四、共享经济应该如何应对现有的挑战
不可否认的,在共享经济的快速渗透下,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得非常的便捷。然而,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甚至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烦扰与挑战。现在的竞争环境相对自由,共享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模式,在发展中正经历着不够理性、缺少秩序的阶段。
近两年,许多平台打着共享的旗号,做着伪共享的经济。一些嗅到商机的互谅网平台纷纷推出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等。以共享单车为例,企业重新生产出一批自行车,而他们的用户可以共享这些自行车,通过扫码付费你可以暂时拥有自行车的使用权。细想一下,这其实只是一种租赁经济,而不是真正的共享。现实生活中,这些共享单车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满足了不少人的需求,但同时它也造成很多困扰。资本的逐利性促使企业间抢夺市场,激烈的竞争让共享单车数量迅速扩张,盲目投放、占用公共道路、故障残破车辆不能及时回收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尤其是盲目投放,这制造出大量的闲置资源,大大浪费了社会资源,这显然违背共享经济提高闲置资源利用率的初衷。
作为一种新式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在传统商业模式上进行了创新与颠覆。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共享经济的法律法规。共享经济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政府利用法规去有秩序的管理与引导。
(一)应尽快建立与完善信用体系
共享经济有个前提是信用,失去信用,再多的闲置资源也将失去它的价值。当我们通过虚拟共享平台去匹配我们需要的信息与资源时,安全性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毕竟没有信用作为保障,就无法顺利地去共享。政府应该建立高效的信用体系,包括详细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对有违信用行为的惩罚力度。例如:规定虚拟共享平台必须对收来的每笔押金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以保证即使在将来平台倒闭时用户也能即使收回押金,从法律层面上维护了供给双方的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扶持有关共享平台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不仅使共享平台督促自身提高安全管理,为整个虚拟平台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也有利于降低共享用户的交易风险。
(二)加强立法,积极协调监管与共享经济创新的两者关系
共享经济模式下,除了会出现一些垄断问题,还会引发部分传统商业从业人员的失业,以及新型产业所带来的劳动保障问题。这些情况都需要政府尽快立法,出台适合监督与管理共享经济的法律法规,使制度跟紧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政府也应支持共享经济领域的拓宽和创新,为市场创建良好的、宽松的共享发展环境。如果一昧地用较严苛的偏向传统的监管模式来管理共享经济市场,那么创新也会得到遏制,新经济将很难得到发展。对于一些有利社会发展的共享创新,政府该给予减少税收、提供创新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而一些会造成人们利益损害、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共享虚拟平台,政府应该坚决采取措施,必须对其展开严厉的惩罚。
五、结论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给当今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的改变与影响。越来越多陌生个体之间通过共享平台进行信息与资源的匹配与交换,这不仅提升了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也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社会。同时,在未来,共享经济领域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和市场应尽快找到有利于共享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积极解决发展过程的问题以及避免伪共享的发展模式,加快创新与升级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3):32-36.
[2]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20-24.
[3]阮晓东.共享经济时代来临[J].新经济导刊,2015(4):54-59.
[4]蔡朝林.共享经济的兴起与政府监管创新[J].南方經济,2017(3):99-105.
[5]陈健,龚晓莺.共享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江西社会科学,2017(3):47-54.
[6]邱淳锵.共享单车真的是共享经济吗?[J].现代商业,2016(35):190-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