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的音律
2018-01-22张炜健
张炜健
美术与音乐是相通的,它们都反映着人类的情感活动,以及社会生活,既会观赏者产生共鳴,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音乐是听觉的满足,而绘画则是视觉的享受,如何将绘画技法和音乐节奏结合在一起,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人类通过演奏乐器,借以表达和交流思想感情,而怎样用画笔、用“漆”艺在画面上“敲”出节奏感,并以此来表现思想感情,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素材收集与构思
在收集素材方面,笔者主要以乐器为题材。如果说节奏是音乐的灵魂,那么乐器无疑是音乐的肢体,通过观察乐器外形,触摸乐器,感受音色,笔者终于把创作主体定在了小提琴上。小提琴声音独特,曲调优美,极富感染力。在外形上,小提琴外轮廓的曲线像是一道拱桥,琴板弧度的形状像垂链线,旋首则是仿照古希腊柱子上优美的螺旋形设计,这让小提琴在美丽的线条下更好地传达声音,给人一种亲切感。
为了让自己能更好地构思,拥有清晰的创作思路,笔者到网上和相关书籍中收集并观察其他画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自己情感的。在看到卢志平画家的《琴翁》和《瓶非瓶系列》的作品后,笔者感触很深,他在构图的处理上将物体重新组合、解构、再组合,赋予了作品当代审美意味,通过点、线、面来传达了自己情感。尤其是在《瓶非瓶系列》中加上了国画写意的风格,将陶瓷的花纹创作成一种艺术符号。因此,在画草图时,笔者也运用物体重组的方式将小提琴进行重新组合,用线条来表现主体物的年代感,并在背景上用几个不同大小的几何体作为桌子,使其与小提琴轮廓的曲线进行对比。
二、制作过程中对漆画技法的分析与理解
因为漆画材料的多样性与相关技法结合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纹理、色彩等独特效果,所以在技法的选择上,笔者准备通过沥点、镶嵌蛋壳、撒漆粒的方式来增加画面“点”的效果,用沥线、堆漆增强“线”的感觉,用泼漆、罩染使其具有中国水墨画的风格,并丰富“面”。在对主体物的塑造中,为了让主体物颜色更加丰富,点、线、面相结合,笔者用针管将各种颜色的腰果漆,通过沥线的技法为小提琴进行填充。等腰果漆干了之后,笔者再利用丝瓜瓤外层网状的纤维将大小不一的色块拍上去。这样,既能在画面上留下丝瓜瓤的肌理,让画面有一种斑驳感,又可以透出下面预埋的颜色,不会让表层颜色涂得太“死”,让画面的色彩效果具有更丰富的层次感。
在背景上,笔者通过让漆起皱,并用贴银箔、刮色、撒漆粒的方式将几个几何体区分开,使它们在颜色上与主体物互相呼应,在外形上与主体物互相对比。
漆画与其他绘画方式不同的是,漆画可以在制作中做“减法”,可以把画面上多余的颜色处理掉,让少量表层的颜色沉淀在画中,并与底层预埋的颜色组合形成新的肌理效果,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磨”。漆画一直被称为“磨漆画”,“磨”自然是关键的一步。
三、审视与反思
在这次创作中,笔者获得了不少感悟,深深明白了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人要有一双可以发现美的眼睛,才能得到更多的灵感。在制作时,笔者了解了漆画中漆的工艺美和它随机的自然性。在收获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在前期的绘画中,笔者用的颜色纯度较高,画面显得很花;在制作肌理上,由于堆漆堆得太高,使得磨画的难度加大,延长了磨画的时间。
“美术”之所以“美”,是因为它能带给人们美好的向往,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而身为一个美术学习者,要有比常人更细致的心,从生活中得到灵感,用自己的画笔去感染别人。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综合绘画专业2017级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