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倾情育人,关心留守学生
2018-01-22祁林燕
祁林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他们的孩子留在了农村,成为留守学生。留守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他们无法享受父母的关爱和帮助。因此关爱留守学生,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压在农村教育工作者身上的重担。这要求农村教育工作者必须倾情育人,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
一、留守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留守学生与父母聚少离多,大都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由亲人临时照顾,他们年纪老迈,文化水平低,只能为留守学生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本没能力监督他们的学习。由于缺少关爱和引导,许多留守学生都缺乏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上出现了障碍,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留守学生大多处于性格和习惯形成的青春期,有的留守学生受父辈生活方式影响,产生了出去打工挣钱的想法;有的留守学生则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上不思进取;更有甚者,受不良思想影响,一些留守学生的脾气暴躁、易怒,为一点小事就可能打架斗殴。
二、教育和引导留守学生的对策
1.关心留守学生学习情况
学校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提高留守学生思想认识、促使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教师是学校教育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也是留守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领路人,教师的态度、修养和品质,会给留守学生性格、情绪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内容和手法,增强科学文化知识教学的趣味性,激发留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应加强与留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用强烈的责任心去面对、包容留守学生,适当减轻留守学生学习的负担,并发掘、捕捉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使留守學生的智力不断发展。
在知识教育中,教师应对留守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情感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活技巧教育,传授给他们更多的生活知识和安全知识,培养留守学生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责任,引导他们与父母、师长、同学和监护人搞好关系,融入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去,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
2.以班级为基点构筑关爱阵地
学校、班级是留守学生活动的主要区域,也是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重要阵地。在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做好留守学生的扶助工作。首先,学校要先做好留守学生的家庭调查工作,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其次,学校要发动教师,开展留守学生帮扶活动,为那些家境贫困、单亲家庭的留守学生提供生活资助。如让学校干部、教师和学生结对,一个教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帮扶工作,并根据留守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专题活动,呵护留守学生成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志愿帮扶留守学生活动,从学习、生活上为留守学生提供更多帮助,让师生以自己的方式关爱、帮助留守学生,为留守学生表现自己、锻炼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打造温暖和谐的班级,帮助留守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融入班级,从班级中吸收力量,不断前进。
3.唤起家庭和社会的关爱
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留守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中一个特殊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这要求学校与有关部门配合好,依法清理学校附近的娱乐营业场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宣传活动,组织各种文娱活动,净化社会环境,唤起全社会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学校要构建留守学生关爱服务平台,建立留守学生关爱之家、校内心理辅导站和活动室,关心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学习习惯;学校应要求教师做好留守学生的家访工作,加强与留守学生监护人、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对隔代监护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或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护人培训,通过家校合作,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学校责无旁贷。学校应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和帮扶上多下功夫,帮助留守学生书写健康人生,让留守学生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文县第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