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经历的高考生告别
2018-01-22马兰
“曹鹏辉:你珍惜今天,又以百倍的热情去拥抱明天,那么,未来一定属于你。”“黄小明:善待你的爱好,别让它们为学习让路,要让他们为学习服务。”“曹叶青:三年前的你:胆怯,内向:现在的你:活泼、奔放:以后的你:展翅、高飞。”……
2017年6月5日,我带的第7个毕业班即将踏上高考,临行的前一天,我比我的学生显得略微紧张,反复叮嘱他们不要忘记考试必带的物品,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千万不要睡过了头。就在这时,班长曹鹏辉突然对我说:“老师,您送我们每人一句话吧,我们想要带着您的话上考场。”说实话,21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告别仪式,细细回顾与他们相处的三年时光,平时爱唠叨的我,此刻却不知道从谁说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思忖了一会,我选择从班长开始,于是说了上面的那些话。
其实,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极少在我的学生面前表現出和蔼可亲的一面,有的只是严厉和督促。为了时时刻刻掌控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动态,我也算得上是一位“机关算尽”的老师,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每个学生在其它课堂的表现,以及他们的生活圈子我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同学们背后都称呼我“灭绝师太”。可我这个“灭绝师太”煽起情来谁也挡不住,当我为每位学生送出最后一句话时,我就知道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感情,情到深处,我突然哽咽不止,而我的学生也是泪流满面。
2017年5月一天的晚上8点,我微信朋友圈突然收到了很多消息,打开一看,一股暖流涌向心头。一个班40位学生,每位学生都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我送给他们的话,并且都回赠了我一句。班长说:“无论高考结果如何,谢谢我的母校,感谢在整个高三给了我最美回忆的班主任——马兰老师……”甚至班里一位极少发表意见的女同学也写下:“中学生活转瞬即逝,我们将带着马老师的寄语打好最后这一仗。”……
这些话语牵动着我的心,陪伴过那么多次高考的我,每年都能收到学生的各种留言,我不知道为什么今年会如此感动?我想起2004年我送学生上考场的情形,那个时候的孩子不像现在的学生这样激情四射,因为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路走,大部分同学都把高考当作自己的“龙门”,清楚地知道自己只有高考这条路可以选择,就会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虽然在学习这块,着实让我内心很踏实,但他们的问题越少,与我的沟通就越少。即使每年学校都会举办毕业典礼,前几届的毕业生也不会像现在的高考生,他们羞于在舞台上展现最亮丽的自己,说到参与活动,永远都是那几个参加艺考的学生。只有在临走的前一天,才会有一些学生拿出同学簿,大家互相签名留念,让我写下一些寄语。也只有此刻,我才会将心里最想留给学生的话写下来,让他们明白我有多爱他们,从心里祈祷他们打好这一仗。
送出去一批批莘莘学子,有时我也会想起自己的高考。我属于上世纪80年代前的考生,那个时候,学校没有多媒体,我们没有手机、电脑,更没有老师“白加黑”、“六加一”的陪伴,只想一心一意打好高考这一仗。高中三年,我们与所有任课老师交谈的全是考题,高考前七天老师就已经离校了,临行前没有过多的寒暄交流,老师只会反复叮嘱我们一些考试要点,甚至还来不及留下联系方式,就匆匆离去了。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们,从心里害怕和老师进行过多的感情交流,深怕他会批评我们“不务正业”。我们只会把老师对我们的叮嘱全部装进心里,带着他们对我们的希望,踏踏实实进考场。匆匆流逝的那个纯真时代,我们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却也丢失了与老师心灵交流的机会。
2017年,高考整整走过了四十个春秋,这些年来变的不只是高考的模式,还有送别的模式,无论是我的老师送我,还是我送走我的学生,师生间的情感正在慢慢拉近,为紧张的高考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