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018-01-22程丽
程丽
数学是一门思想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数学,对一个学生来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方法比结论更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是靠一兩节课的教学能实现的,而必须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去努力和探索。我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作了许多尝试。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碰撞的过程,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及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包括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的形成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数学语言能更准确、清晰地反映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展示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是人智慧的集中体现。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学生解题能力训练,忽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那些片面做法。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能力。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交流中,小学生爱思考,爱表达,但是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对数学概念、法则等比较抽象的知识,就无法正确地用数学的语言和思维来增强认识。特别是低年段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对于数学语言表达和思维扩展经验就更少。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渗透、指导各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数学思维的拓展,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人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给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得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从而使数学语言表达和数学思维得到加强,这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任何一种表达方式的习得,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自身建构的基础之上。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联想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同时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这样的建构。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帮助楼内住户计算每月水电费;为室内装修户测量并计算铺地面用多少地板砖;喷涂四壁和屋顶需要购买多少涂料;植树节时根据种植面积和种苗棵树,计算行距、株距……学生觉得这些问题实在、有趣,身边处处有数学,越学越有劲头,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好习惯。
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是一种精神和态度,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