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容器与电容”的课例分析

2018-01-22周详

物理教学探讨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例教学方式师生

周详

1 课例分析技术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本文以全國物理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中“电容器与电容”的教学课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全息性客观描述技术、选择性行为观察技术等多种分析技术对本节课进行科学、深入的教学分析研究。[1]并通过对这一课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发现和证实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

2 教学案例分析

2.1 课堂教学环节分析:实验探究教学逐渐取代应试灌输教学

通过对课堂教学不同环节的时间、不同环节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参与度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混合分析,该节课的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过程分析如表1。

由以上表格分析可见,课堂新课讲授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并逐渐取代应试灌输讲授。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将更多的内容交给学生自行探究,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对于时间分配,用时27分钟进行师生共同探究,仅用小部分时间对知识进行总结细化。

2.2 教师教学呈示行为分析: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通过对教师讲解、板书呈现、媒体呈现以及教师动作四方面进行分析(如表2), 可以了解到教师教学逐渐从单一的教师讲授方式转变为教师讲授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更加多样化[2]。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节课教师讲授详细,配合多媒体适当,实验动作规范,但板书呈现方式略显单调,重点识记的内容并未加强标注。总体来说,教师教学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恰当,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

2.3 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有绝对优势

通过语言互动分析来了解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在这里用弗兰德斯(N.Flanders)语言互动分析法对课例进行了如下的分析和研究,如表3、表4所示。

通过对这两个表格的分析得到主要结论是: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占有绝对优势。

课堂内教师提问以及讲解过多(第④⑤类,占有43.6%),学生只能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按老师要求表述(第⑧类,占有22.8%),老师为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仍占有绝对优势。

学生自主取向的教学方式用得较少(第①②③类,占13.9%),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未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第⑨类,频次为2,仅占1.1%)。

通过矩阵及变相分析可以知道:教师讲话比率(TT)以及学生讲话比率(PT)均在常模范围内,TRR、TQR、TRR89、TQR89的结果均高于常模,表明教师常利用发问来进行教学,及时追问学生,及时回应学生的观念及感觉并通过回应学生的话语以此进行间接教学。由SC的数据可以知道师生互动恰当,并未超过常模。由PIR的数据可以了解,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想法。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上师生互动恰当,教师多以提问来进行教学,但并未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结与反思

基于以上的分析,综合归纳起来,这节课的主要特点与得失,概括如表5所示。

通过运用课堂实录观察以及现代化全息性客观描述技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本堂课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研究。本堂课运用实验探究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时间的分配、教师的语速、板书等。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这对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详细深入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有所帮助,同时对课堂教学的探索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165.

[2]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6):40-44.

(栏目编辑 邓 磊)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例教学方式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课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麻辣师生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