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姓
2018-01-22杨瓦
杨瓦
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97位,在中国台湾省则名列第435位。
据统计,门姓的源流多达20余种,不过有意思的是,其中10多种都来源于官位。根据《周礼》的记载:凡是公卿、大夫之子,都须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便入仕为宦。能为宦者,出入王公府第时,可从端门(即正门)进出,故称“门子”。在门子的后裔子孙中,就有人以先祖的官爵称号为姓氏,自称为“门氏”,这一支门氏,被认为是门氏之始。而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均有司职守卫城门的人,他们的子孙后代以此为荣,遂以“门”为姓,世代相传至今。此外,门姓还出自于汉朝的门令史、十六国时期的门生主书、唐朝的门下侍郎等十余个官位。
关于门姓的源流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来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拓拔部中有叱门氏、吐门氏、库门氏。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于是,鲜卑族拓拔部中的叱门氏、吐门氏、库门氏均汉化改姓为“门”。到了清朝时期,满族中的图们氏一族,也冠以汉姓,分别改称门氏、图氏等。
不过,在门姓的众多源流中,最为人所知的是“避难改姓”,其得姓始祖为战国时期赵国著名上卿蔺相如。在历史上,蔺相如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事件为世人所熟知。相传,在“渑池之会”后,秦国有意出兵攻赵,赵王就把太子郚作为人质派往秦国,并让蔺相如侍奉左右,以求和平。在秦国时,太子听闻“骊山乃天下绝胜”,便欣然攜蔺相如游骊山。但在游览途中,太子得急症而亡,赵王一怒之下,将蔺相如处以极刑,割头挖心,葬于骊山戏水之滨。蔺氏的家族也因此受到株连,族人纷纷外逃,并将姓氏的“蔺”字去头挖心,改姓为“门”,以此警示后人不能忘记祖先所受的冤屈。这支门氏家族祖祖辈辈居住在蔺相如墓的西北方,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门家村”。
由于门姓源流的特殊性,在历史上,门姓多高官,如唐代刺史门宗、明代礼部尚书门克新等。除此之外,门姓还有一个以“孝”而声名远播的人,那就是门文爱。门文爱是北魏人,父母早亡,他尽心尽力地供养伯父母。后来,伯父母相继去世,他守孝6年,在这期间,他因极度悲伤而骨瘦如柴,世人均称赞他的孝义,并以其为榜样。在门姓所有的宗祠通用联中,几乎都对门文爱推崇有加,如四言通用联中赞其“节义名高”,八言通用联则称“文爱孝子,传名神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