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九化一思考”
2018-01-22岳爱峰
岳爱峰
〔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日益规范与科学化,但制约其深度发展的诸多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实现课程地位合法化,破除政策障碍。开课力度需强化,教学思维去“问题化”,教学方法综合化,教研活动需要常态化,教材开发与设计需要校本化。面临新的课程方案和高考改革,心理健康课堂需要开展选择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地位;心理教学研究;选择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2-0028-0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把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同时强调“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简称“心理课”)。”[1]开设心理课,将心理卫生、团体训练等内容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已成为广大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方式、专业化途径[2]。本课题研究中发现,心理课教学内容已日益规范化,教学与辅导方法正走向科学化,各地围绕心理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的教研活动也陆续增多。但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指导为原则的心理课(含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与训练等形式)并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教师队伍方面专业人无法“专职化”的情况堪忧,现阶段,实现心理健康课堂深度发展,需要破除诸多的制约因素。
一、课程地位合法化
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探索,研究者逐渐感觉到制约心理健康教学最大的外部因素是其课程地位与性质不明确,无课标、无统编教材,课时没有保障,正常的教学时断时续,专业教师的身份定位与工作考核等都受影响。
现行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中没有提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表中更看不到心理课的学分与课时。也就是说,中小学开展的心理课到底属于必修课程还是选修(选修Ⅰ还是选修Ⅱ)课程,学分与课时为多少都没有规定。学校排课程表直接的依据是国家和省级课程方案的课程设置表,其次是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计划。如此,开设心理课成了一个弹性工作,心理健康必须进课表、进课堂就缺乏国家课程方案的政策依据。感兴趣、有条件的学校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把心理课放在校本课程里面,课时、学分占用校本课程的规划。而校本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修,属于私人订制,因此,“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无以保障了。在中小学校,如果一个教师教的课无课程地位、无课时、无学分,这些教师的身份就会边缘化,更不难想象一个连课都没有的教师会是怎样的尴尬,许多心理教师的人事档案是“辅系列”身份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被并入政教处、教导处等部门“打杂”。
明确心理课的课程地位与性质,是一线工作者对教育政策的呼唤。2017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已经明确,德育内容的第五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毋庸置疑,德育属于必修内容,心理课理应列入必修课程范围,需要国家研制课程标准,与现行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并列。
二、開课力度要强化
开设心理课是一线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呼声。心理课与个别心理辅导被称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条腿”,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心理课的普适性教育,对学生开展发展性辅导,能够最大化地避免学生出现因情绪波动而导致的情绪、行为失当,避免一般的心理问题转化成心理障碍,同时能够及早发现一些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提前干预,做好预防工作。心理课还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能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个别心理辅导中丰富的心理问题案例,可为心理课的教学内容、方法提供素材,提供现实依据。由于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心理课,久而久之这些心理教师时间和精力就转移到其他方面。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各地和学校利用现有政策,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保留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课时、学分固定化,最大化地开设心理课,让心理教师在上好心理课的主要业务方面有事可做,有绩可求。
三、开课思维破除“问题化”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各地各学校在政府规范化办学的引导下,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建设和个别心理辅导。但不少的学校仅依据学生个别心理辅导中的问题不定期举办心理讲座,或者只给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问题的学生开设“问题辅导、治疗式”的心理专题课。这个思路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与心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性为主的原则相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学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开课思维模式,认为心理教师帮助有心理问题、心理困惑的学生解决困难就行,面向全体学生是浪费大多数“没有问题”学生的时间。这种片面化的工作方式导致了类似“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上心理课干什么!”的偏见。现阶段,必须转变这种“问题化”教学与辅导的思维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心理专题课上,通过学习、练习与体验,学生自我察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自我心理素质能力的提升[3]。
四、教材开发校本化
从实践层面和教师的需要考虑,教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学与研究的重要载体,是课堂教学的抓手,尤其对青年教师更为重要。在教师层面,有关机构和教科研人员可以编写心理教学参考用书、心理活动操作手册、教学设计一类的教学材料;学生层面要有配套的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活动手册等辅助材料。但无论选取何种教材,教师都不宜采用“教”教材的形式上心理课。由于地域、文化及生源背景的差距,不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特点有所不同,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类型,根据本校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对手中的教材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开发与使用的过程中整编适合本校课时安排,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化心理教材,每一堂课精心编制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设计,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五、教学手段现代化
从各地开展的教学研讨与课堂展评活动来看,心理课教学应该进一步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增加课堂的活动与体验度,增加课堂的开放性,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心理课的教学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信息获取、加工与表达的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对情景问题身临其境,提高参与体验的效率。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微视频提供问题情境。课堂中可以用思维导图、问卷星平台了解学情和学生对问题的态度;小组讨论与交流环节,组间、师生通过QQ、微信公众平台等手段展示讨论与交流的内容。例如“牵起‘小情绪的手”一课,教师精心筛选“小情绪”视频资料自然导入课堂,在网络终端匿名完成自己“小情绪”的调查,将调查结果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传送到课堂屏幕。使用视频同步器,把学生写“心语”折叠千纸鹤的活动即时通过手机视频传输到屏幕上,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更加清晰地看到操作流程和操作细节,使课堂瞬间变得立体、直观,实现了实物投影及普通课件等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endprint
六、教学方法综合化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4]。但现实中,心理教学内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比例过高,就连“心理调节方法”“心理训练”也是讲得多练得少。课堂上过多普及知识,就会弱化实践与体验的内容,把本来需要参与、训练的方法与技能变成了知识传授。
心理课应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例如一节课可根据环节的需要使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游戏、扮演等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和课堂教育效果。目前的课堂还不能很好地做到综合应用,仍然是“讲”知识、“讲”方法的多。讲一些心理调节方法与知识是必要的,但有效的心理工作不能停留在讲的层面,必须精选“学生最为关心的、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5]的话题与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学生亲自参与、讨论与体验,带领学生多开展心理调节的练习与应用,掌握切实可行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七、教研活动常态化
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专家学者、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6]。
教研活动先要“有”。由于一所学校往往只有一个心理教师,难以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活动,建议成立校际联盟或发展共同体,片区学校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各区县要定期组织教研活动,把各校心理教师联合起来;市级教研机构根据需要,定期组织全市的教学研究成果展示、经验推广等,为教师发展为课堂教学搭建展示平台[7]。
教研活动再要“有效”。教研活动解决了“有”“無”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让教研活动有效,能够合理引导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初始阶段,教研活动不需要追求多样,先抓住一两个能够开展的,再逐渐拓展范围。建议从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开始,从教学源头开始规划,然后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教研活动见实效,有个重要的因素是要想办法让参与教师开口讲真话,经过真思考、真讨论、真交流才能真成长。从2017年4月,为防止听课教师在心理教学研讨活动中不敢讲、不好意思讲的现象,济南市心理教研活动引入弹幕软件和学科微信公众平台,让教师观课后扫描二维码就能匿名发表意见,扩大了参与教师的数量,维护了教师的发言权,促进了一线教师积极的思考。当然,常见的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听课教师代表集中发言交流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做法。
八、专业教师专职化
教师是确保心理课科学、有效的关键因素。十多年来,可喜的是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化,可惜的是专业教师难以专职。调查发现,一线心理教师感觉教学工作最大的难题是缺乏专业教师,而不是缺少场地、设备等“硬件”。近年来各地开始招聘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做心理教师,然而这些“科班出身”的毕业生到了学校后往往身兼数职,没有几人能够做专职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教导员、大队辅导员,还有的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心理工作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
专业人才是一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资源和资本。专业人才的缺乏,意味着这项工作的专业化、科学性难有保证,更无法让该项工作做得有深度、有高度。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职教师无论时间、精力还是专业程度上都胜人一筹。因此,推进心理教育专业化,首先就是要心理教师专职,让专业人干专业的事。
九、持“证”上岗规范化
近年来,有关省市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心理教师“持证上岗”,让具备专业基础的教师做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这是深度开展心理教学与研究的有力措施。但究竟要持何“证”上岗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问题如果不明确,一条“持证上岗”的要求会让一线教师陷入盲目拿证的误区,有的证还可能不适用教育领域。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持证上岗”的细则,协调人事部门,统一心理教师职称评聘的条件,避免出现各种证书“满天飞”的局面。
十、面向现实,增加选择教育的思考
目前,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方案已经执行两年,高中阶段的即将颁布,牵动千万家庭和学校的高考改革也进入第二轮试点。新课程方案强调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发展,了解自己,认识社会,能够进行人生规划;新的高考方案采用“3+3”模式,其中第二个“3”是指考生从六个科目(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选三个参加高考,根据录取专业提前规划考试科目,学生从而有了选择权和选学科目组合权。
然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获得了选择权,但不知该如何选择。高考变革倒逼课程改革。心理课要顺应新的形势需要,结合原有的“认识自我”教学模块,增加学会选择的心理教育内容。心理课堂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重点是看到自身独特的优势与特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和结合现实“能做什么”;通过选择教育,学生一方面掌握选择的规则,另一方面学会承担选择的责任,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区域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和提升研究”(课题立项号:ZC15075)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4][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范心胜.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林珍.城镇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2):108-110.
[5]石丽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原因与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2(上半月刊):23-24.
[7]范心胜.审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8):41-43.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济南,250014)
编辑/巨明珠 终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