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连当兵记事
2018-01-22魏国华
魏国华
响应习主席和军委号召,二○一七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五日,我打起背包带上行囊,来到武警天津总队某中队蹲连当兵,十五天“兵之初”的锻炼生活,重温了难忘记忆,在闻兵味、睡兵铺、知兵心、干兵事、观兵情中,体验到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之新面貌、新气象,了解了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基层部队建设的新目标、新作为。
观察查铺查哨
到连队后,为了尽快与官兵融为一起,我对中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花名册发现班里有一名战士正好是今天的生日,对此多了一份留意。下午,中队组织执勤训练时,这名战士因动作不规范被班长批评了几句,未发现任何不满和懈怠,我想利用训练间隙与其聊聊天,但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观察。
晚饭后,参加课外活动,没发现异常,但我感觉到了这名战士些许的沉默。就寝时,我刻意的随口问了一句:“小魏,是不是有什么心事?”他微笑而干脆地回答:“没有,首长。”我告诉他:“在中队,咱们都一样,我是一名老兵”。熄灯后,班内一片寂静,悄然无声,时间不久就听到其他战士传来酣睡声,唯有隔床的小魏却翻来覆去的没有睡着。正当我准备小声询问时,听到外面轻微的脚步声,门被轻轻地推开,通过室外微弱的灯光看到,原来是中队长查铺,他先是一一清点了人员,然后走到小魏床边,给他掖好被角,摸了摸他的额头,在他身上轻轻拍了两下,然后小心翼翼地关门离去,时间不长,传来小魏细微的鼾声。
第二天,与小魏聊天我才了解到,原来在早饭时,中队就为小魏做了生日面,下午训练结束后,中队干部就找他谈了心,晚上睡不着是因为他下午动作没做好,拖了班里的后腿,心里感到内疚,中队长查铺时的几个小动作,让他放下了包袱。心服则合,心逆则离。可见,细微入致的思想工作与和谐融洽的内部关系是基层全面建设中基础的基础。
感受起床和早操
中队的营房是1975年建造的平房,官兵住的是上下铺,条件相对简陋,住在班内“兵之初”的感觉油然而来。官兵一日紧张而又严格的生活,是从早操开始的,每时每刻都在践行着军人的使命。清晨,天刚朦朦亮,一声雄壮而嘹亮的军号打破了宁静,班内战士干净利落的着装准备出操。看着他们生龙活虎、迅速敏捷的样子,我也受到感染,想迅速跟上,可能是年龄大的原因,让我感到力不从心,穿衣时感到有点头晕,稍微迟疑了一会儿。等我出来后,部队已清点人数完毕,正在等我早操,我报告入列隨队早操,虽然战士们对此没有评论,但作为一名老兵还是感觉脸上无光。
为了不拖后腿,第二天,我提前定了闹钟,准时随队出操。晚上,部队组织点名时,中队长对早操情况进行了讲评,但我还是高兴不起来。自己当兵二十几载,现身在基层,以为能够完全适应,但从实际看,自己离基层生活还是比较远。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紧张有序的生活是军人的必修课,雷厉风行的作风是军人的基本素质,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共同学习十九大精神
2号上午是官兵的教育日,指导员和我商量,让我为官兵宣讲十九大精神,这也是我蹲连当兵的一项主要任务。虽然指导员和我讲从十九大开幕官兵一直在同步跟进学习,但宣讲前,我还是对官兵能否理解掌握有所怀疑。宣讲从一个“新”字开始,我和战士们讨论十九大报告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新”,没想到官兵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有部分战士还总结性的回答,这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接下来的宣讲都是在有问有答中进行的,开始时有的官兵还放不开,慢慢的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对不善发言的采取点将的方式,但他们也能回答出基本观点,可以说是每个官兵都在积极地参与、体验乐趣。其中一名战士讲到:“国家和军队已进入新时代,在强军梦的征程中,愿和战友们一起做象棋中‘小兵,一步一脚印向强军目标迈进。”通过宣讲,我发现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学历高的战士明显比学历低的战士掌握得快、了解得多、理解得深;二是学历不高的部分战士并未受文化程度影响,甚至对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兴趣特别浓厚,讲的比学历高的战士还有水平。当然,也有部分战士受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影响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理解不是很深刻。
宣讲结束后,我与中队干部聊天时,他们告诉我新时代的战士接受新事物快、理解能力强,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调整、大政方针的出台都比较关注,特别是关于富国强军、军队改革、军人荣誉、军人职业化等方面的信息关注度更为突出,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将来。与一名大学生士兵聊天时,他告诉我:“大道理管着小道理,心中有格局脚下才有方寸,习主席思想是大道理也是实道理,蕴含着我们的强军之法、强国之方,更包含着老百姓的致富经、幸福路”。一名战士听完十九大报告后,在日记中写道:“青春是蓝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青春是红色的,充满希望;青春是无色的,放纵,遗憾终生,驾驭,乘风破浪;青春是彩色的,我愿拥有七彩人生。”有信仰才有力量,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新时代的青年官兵是我军的未来,只有让党的创新理论在他们思想中扎根生花,才能使他们担当起新时代的强军重任。
一起观看文艺演出
周四早饭后,我发现战士都在三三两两地讨论着什么,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文工团下午到大队演出,在让谁看的问题上私下猜测。通过了解,大家认为武警部队文工团来大队演出还是第一次,都想现场感受。我问其中一名战士,以前遇有类似的活动中队怎么安排,他说:“以前类似活动都是中队的党员骨干留守执勤,让其他战士参加。”我问了一下中队干部,这次也是一样。
下午,文工团的节目非常精彩,真实反映了部队的现实生活,符合新时代官兵的心声,战士们热情高涨特别兴奋。演出中,战士都积极与演员进行互动,但我发现一个细节,与男演员互动时战士们都放得开,又是拥抱又是合影,乐此不彼。每当女演员上台演出时,大家都十分羞涩,一名女演员主动与战士互动时,有位小战士敬礼握手后,似要张开双臂,倏又腼腆收回。见此,女演员主动上前和这名战士轻轻拥抱,小战士顿时满脸通红,但却难以掩盖他脸上的喜悦之情。归队后,这名战士激动了很长时间,甚至还向其他战士炫耀。一台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大餐既是宣讲理论、教育官兵最生动、活泼的方式,也是愉悦官兵身心,缓解官兵压力的“特效药””“强心剂”,深受基层官兵欢迎。endprint
快乐的足球运动
周末是中队官兵的文体活动时间。周六早饭后,战士们都在为上午的足球比赛准备着。我从中队干部了解到,中队周末的文体活动以体育竞技、演讲、棋牌等为主,比较丰富多彩。但新时代的战士依然比较喜欢足球、篮球等大众性体育活动,主要原因是战士们年轻好动、善于表现和体育运动趣味性、对抗激烈等特点。
比赛开始后,战士们并没有因为我的参与而感到拘矜,还多次将球传至我的脚下,反而是我感到不好意思。踢的过程中大家都很投入,看到他们生龙活虎的样子,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场上的队员都很认真,主攻佯攻,穿插分割,你抢我夺,场下的拉拉队也很专业,指挥呐喊,此起彼伏,跃跃欲试。战士小王身形矫健跑得快,控球技巧差一些,来来回回跑半天,球就是不找他,有点着急,好不容易逮住球,抬腿就是一脚,‘乌龙球,进了自家球门。场上场下顿时哄堂大笑,守门员小江无奈地说:“我这防上防下就是没防你啊,你难道是他们派来的卧底吗”。小王羞愧难当,一直道歉。下半场时,大家拼抢的更为激烈,有名战士一直在盯守我,寸步不离,有两次还差点把我撞倒,口中一直向我道歉,脚下却没有丝毫相让的意思,让我看到了新时代战士敢拼敢抢、敢作敢当血性十足的一面。
回来的路上,大家有说有笑,都在讨论哪个踢得好、谁的脚法棒,这个说那个脚法是“凌波微步”,那个说这个跑起来身轻如燕,体迅飞凫。他们总结认为胜方主要是战术安排得当,协同配合好。大家互开玩笑,很是开心。一场足球赛把距离拉得更近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愉悦官兵身心、拉近心与心间距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很有必要集中组织开展好。
见证五公里武装越野
蹲连住班期间,正赶上支队年终按纲建队考评,从考评方案看比较全面,但有一项内容引起我的特别关注—集体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这对任何中队来讲都是硬科目。因为考核的最后一名决定着中队的集体成绩,中队为此召开支委会、队务会分析情况,几次讨论研究“战法”,认为必须团结一致,整体“作战”,才能保证考出最好成绩。
时间定在周二下午四时,驻市区部队场地有限,四个中队合用一个场地。到位后,各中队战士群情激昂、热血沸腾,干部也是一边组织活动身体,一边讲解安全事项,一边加油打气。由于场地设在五中队驻地附近,占据主场优势,战士们显得尤为兴奋,看上去信心满满。跑之前,他们还在忙着“排兵布阵”,研究慢的放在什么位置更有利,就怕影响中队集体成绩。副中队长显得压力比较大,主动站到了队伍靠前侧,和身边的两个战士商量着什么。士官小王和上等兵小赵显得比较紧张,也和其他战士在交谈着什么。这时,突然听到副班长小胡大声说:“我带了背包绳,随时准备拉你跑,你的枪我也负责,放心吧”。中队长大声问:“同志们,准备好了没有”。听到齐声回答:“准备好了!”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出发。一声口令,战士们步伐整齐向前冲去,队伍中传来一声:“为了中队的荣誉,加油!”随即响亮呼应。跑到一千米时,队伍的步伐稍显凌乱,在队伍后侧跟进的小王排长大声呼喊道:“保持队形、调整呼吸、步伐”。大家齐声呼喊“一二一”。三千米时,战士小赵有些力不从心,旁边一名战士迅速接过他肩上的枪,另有两名战士拿出背包绳揽住小赵继续向前跑。由于受力不均,小赵突然摔倒,引起一片混乱。就在大家以为小赵可能放弃的时候,传来他的大声呼喊:“荣誉至上,永不放弃”。队伍继续前行,但速度有所减慢,中队长见状大声急呼:“同志们坚持住,最后一公里,胜利就在眼前”。同时,体力比较好的战士也在大声的鼓励其他战友。这时,副中队长在两名战士的帮助下拼命向前冲去,后面的战士也是玩了命的向前追赶。士官小胡见另一名战士略显吃力,迅速接过他肩上的枪,并呼喊:“坚持就是胜利!”接近终点时,大家更是玩了命的向前冲,最后成绩定格在二十五分二十六秒。结束后,战士们感到没有取得优秀成绩,有些遗憾。
一次五公里考核,充分体现出了全体官兵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精神;誓死向前、血性十足的士气豪气;永不言败、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作风。战争年代革命前辈靠血性虎气敢打硬拼、百折不挠、英勇善战,新时代的军人必须靠严格的军事训练锤炼强军精兵,确保红色基因赓续,军人血性永存。
与官兵交流谈心
身在兵中,知兵不真不深,是不称职的带兵人。与战士生活在一起,平淡的沟通和交流是一回事,真知深知又是另一回事,半个月“兵的生活”,让我听到了兵之语,看到了兵之行,了解到了新时代基层官兵的心情和心声。中队干部也坦言,虽然他们参军的目的不同,但在军营的大环境熏陶下,在优良传统带动教育下,都悄然发生着变化,都有了新觉悟、新起点、新进步。管理与被管理是对立统一的,新时代战士与干部的“信任危机”是现实存在的,作为中队干部,就要勇于上一线、敢于打头阵,用榜样的力量赢得信任,用实际行动赢得尊重。
与指导员的谈心是从他一次请假开始,归队后并不怎么开心,好像有心事。晚饭后,我有一句没一句和他聊着家常,从周边的地理环境到天津的风土人情,从他的成长经历到现在的家庭实情,困扰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婚后五年一直没有小孩,夫妻俩很是着急,请假外出是陪同妻子做手术,心情比较复杂,我一边宽慰一边开导,现在医学技术发达,你们年轻没问题。他听后愉快的笑着说:“肯定没问题!”中队长是个利索人,谈心时却很腼腆,一点也没有平时组织军事训练的干练劲,原来他是一名生长干部,高中毕业后入伍当兵,一直在基层,二十九岁了对象还没谈成,有过几次希望,因为长时间担负任务不能见面都以告吹而终,個人婚恋成了难题,自己不急家人急。我半开玩笑的说:“你这是钻石王老五,这事包在我身上。”基层干部有难处和困扰,一般都不愿表露和谈起,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岗位,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和真实默默坚守着那份初衷。
和战士的交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士胡彪,来自陕西正平县一个贫困偏僻的小山村,家里有个上初中的弟弟和一个舅舅寄养的九岁妹妹,父亲有家族肝癌病史,只能干些轻活,母亲在家养猪种地维持生计,家庭情况比较困难,他每月4700元的工资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谈了个女朋友,女方家人张口就要彩礼十万元。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他一直很乐观,从未向人提及,也不抱怨,想通过自己的扎实努力改变生活。上士王涛,陕西宝鸡人,在中队担任炊事班长,经常绞尽脑汁为大家调剂伙食,而且做得一手好面食,大家都爱吃他烙的油酥烧饼和刀削面,虽然离复退还有不足一个月时间,但他始终干劲不减,依然忙碌在操作间,当问到他当兵十几年的感受时,他说:“是党组织培养了我,部队磨练了我的意志,‘一颗红心两颗准备,如果需要会继续留队做贡献”。上等兵高阳,河北唐山人,是中队的理发员,参军之前是一名技艺娴熟的理发师,理一次就能收入30元,入伍后,更是积极发挥自己特长,保证大家的发型既符合军容风纪又不失美感,因自己年龄大的原因,决定不转士官,但他内心也非常感谢部队的锤炼,有了这段从军的经历,今后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充满了信心。副班长顾友为,辽宁省葫芦岛人,思想、军事都很优秀,是重点培养对象,用他父母的话说:“当兵后像变了一个人,孩子在部队我们就放心了!”上等兵张佳琪,吉林省吉林市人,他放弃了上大学机会,选择入伍当兵,来部队一年多很适应,家人也很支持,想当一辈子兵,从小就喜欢军装的帅气,军人是他的梦想。战士们来自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特点,不走入他们的内心,就很难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