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夺天工

2018-01-22张明

民间文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曹丕

张明

“巧夺天工”是我们经常听到、用到的一个成语,形容人的技艺十分高超,比天然生成的还要好。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夸赞一个人的,是谁呢?这还要从三国时说起。

三国时期不仅英雄辈出,也是美女如云,留下了许多乱世佳人的故事和傳说。在众多的美女当中有一位女子,姓甄,人们称她“甄妃”,史称魏文昭甄皇后。在民间,一直流传“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一语,甄宓指的就是“甄妃”,甄妃与大、小乔在当时被列为倾城美女。当年的甄妃比小乔还小六七岁,这样一个秋水为神、暖玉为骨、面若桃花、德才兼备的女子,想必是风姿绰约、风华绝代的。

说到甄宓,不得不说洛神的故事。多少年来,在洛河两岸,流传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传说中,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于是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黄初三年,曹植入朝京师洛阳,朝拜了哥哥魏文帝曹丕之后,在返回封地鄄城中途经洛河。这时日已西下,人困马乏,于是就在岸边卸了车,漫步于洛河之滨的树林中,极目远眺水光潋滟的洛水,不觉心神恍惚,思绪飘散,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的体态摇曳飘忽,像惊飞的大雁,婉曲轻柔像水中的游龙。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头戴金银翡翠首饰,周身缀以闪亮的明珠,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徜徉。忽然,她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芝草。曹植惊愕万分,不禁拉住身边的车夫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的名字叫宓妃,君王所见的这个人,莫非就是她!”这时风停了,洛水止住了波涛,洛神忽然不知了去处。

爱情之真挚、纯洁,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以致离别后,人去心留,情思不断。宓妃的倩影和相遇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浪漫而苦涩,心神为之不宁,徘徊于洛水之间,令人不忍离去。这一幕使曹植文思泉涌,挥笔写下了名传千古、脍炙人口、情真意切、让人遐想无限而又凄美的《遇甄赋》,也就是后来的《洛神赋》。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据此创作了《洛神赋图》,画中的洛神雾鬟云鬓,衣带飘飘,向云端而去,但她欲去还留,顾盼多情;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望着远方水波之上的仙子,痴情向往。传说《洛神赋》就是以甄妃为原型创作的,并引起了历代文人的种种猜测,但洛水女神到底是谁,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人们把甄妃与洛神相提并论,遐想之余更多是对甄妃的怀念和寄托。那么,这位甄妃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甄妃,字嫦娥,别称甄姬,中山毋极(今河北省无极县)人,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十二月。她是东汉太保甄邯的后裔,家世显赫,她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今河南上蔡县)县令。甄妃三岁时,父亲去世。据说,甄妃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每次入睡之时,家人都能看见半空中有人将玉衣盖在她的身上,举家为此惊奇不已。当地有一著名的算命先生叫刘良,他为甄家子女看相,他看了其他的人,都不开口,当看到甄妃的时候,不禁大惊失色,连忙脱帽指着尚是幼儿的甄妃道:“这个小姑娘日后定是贵不可言。”

《三国志》里记载了甄妃的几件小事。甄妃天资聪明,过目不忘,且自幼好学,饱读诗书。从小到大她从来不喜欢凑热闹。有一天,门外锣鼓喧天,有骑马游戏的从家门口路过,家里的姐姐们都兴高采烈地跑到阁楼上观看,只有甄妃不跟着去。姐姐们很惊奇,问她为啥不去看,她说:“这种抛头露面的事,岂是我们好人家女儿做的吗?古书上说,贤德的女人都要学习前代的经验和教训,用来警诫自己。连书上的东西都不懂,看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姐姐们听了都目瞪口呆。九岁时,甄妃就喜欢读书,不时到书房外偷听哥哥们读书,常向他们要笔墨纸砚写字。哥哥们都很吃惊,说你这个娃,应该学针线才对,怎么喜好读书写字啊。在甄家执教的先生为甄妃的好学所打动,就破例收下了这个女学生。长大后,甄妃才学见识名冠当时,尤以诗文见长。甄妃自小就有超越长者的见解,东汉末年天下兵乱,百姓流离失所,衣食不继,皆变卖金银珠宝换取食物。甄家是富户,就借机用家里的粮食低价换来很多珠宝。当时甄妃只有十几岁,她对家里的做法非常担忧,认为在此乱世之际聚敛财富,不但容易引来乱兵盗匪的垂涎,更容易引起民愤,危及家人的安危,于是就对母亲说:“现在兵荒马乱,饥民越来越多,我们却大量买入稀世宝物。古人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钱财多了势必会惹火烧身,况且人人贫寒饥乏,依女儿之见,不如以粮谷救济邻里,广结善缘,一旦有变,可以避免灾难。”家人听了甄妃的话,都觉着她的话有道理,立即照着她说的办了。甄妃天性慈孝,姑嫂间感情很好。十四岁时,二哥甄俨过世了,她就日夜操劳,无微不至地帮助嫂子照顾侄儿们。甄妃的母亲生性严苛,她总是要母亲对嫂嫂好一点,劝母亲要善待嫂子,要待嫂子像女儿一样。母亲听了很感动,就让她和嫂子一起生活,一家人十分和睦。

甄妃对长辈家人极重孝悌友爱之情,这些事很快就在乡里传扬开了。不久,就传到了冀州牧袁绍的耳中。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在当时管辖黄河以北所有的州,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世人都认为他可以唾手而得天下,可谓富矣贵矣。袁绍有三个儿子,他听说甄妃才学出众,貌若天仙,而且是官宦人家出身,门当户对,于是便派人前来为次子袁熙向甄家提亲,这样,甄妃就成了袁家的儿媳妇。婚后不久,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妃留在冀州侍奉婆婆刘夫人。

可惜好景不长,袁绍在与各地方势力的混战中输给了曹操,袁家很快就一败涂地,到最后袁家的大本营邺城也被曹操父子占领了。根据《魏略》《魏晋世语》的相关记载,当曹军攻破邺城后,早已对甄妃垂慕已久的曹丕迫不及待地闯进了袁府,当他见甄妃“玉肌花貌,有倾城之色”时,一下惊为天人,顿时头晕目眩,连手中的剑都握不住了。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在征得父亲的同意后,曹丕娶了甄妃。此时甄妃二十二岁,曹丕十八岁。《三国志》记载,成婚的头几年,曹丕与甄妃举案齐眉,两人琴瑟和鸣,小日子过得非常不错。作为正室,甄妃给曹丕生了一子一女,儿子就是后来继任皇位的魏明帝曹叡。曹操和夫人卞氏,更加喜欢甄妃了。曹丕和甄妃更加恩爱,甄妃全副心思,都花在了丈夫曹丕的身上。endprint

甄妃是个贤淑的女人,从不和曹丕争执,并对其姬妾也是以礼相待。她劝勉后宫得宠的姬妾努力上进,对失宠的安慰劝导,她劝曹丕不要独宠自己,对其他妻妾要做到雨露均沾。她还劝曹丕要多納妻妾,好让曹家枝繁叶茂。曹丕听了非常高兴,觉得她很善解人意。她还非常孝顺,把婆婆卞夫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也经常夸奖她体贴贤淑。

曹丕迷恋甄妃的美貌,更爱甄妃的文才,每逢邀请文人墨客饮宴时,都让甄妃一同饮酒赋诗。在曹府,甄妃口碑非常好。一次,卞夫人随班师的大军返回邺城,甄妃前往迎接。当卞夫人所乘的轿子刚刚出现在远处,甄妃便已经欢喜得泪流不已了。卞夫人看见儿媳如此孝顺,不禁感动得流下眼泪,拉着她的手说:“你怕我上次生病也会像从前那样反复难愈吗?唉,我只不过是偶感不适,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瞧瞧我的气色,好得很呢。”此后卞夫人见人就夸:“我那个儿媳妇,可真是孝顺的孩子啊!”

甄妃居住在邺城长秋宫,院子里面有个小花园,清水碧波,绿树百花,如诗如画。池塘边小桥流水,景色清幽,十分雅静,甄妃时常坐在池塘边散心。池塘里有一条小蛇,光洁的身上布满了绿色的花纹,嘴里经常含着一颗红色宝珠。每天早上,当甄妃在窗边梳妆打扮的时候,那条小蛇就乖巧地游到她面前,在水中嬉游,十分好看。甄妃慢慢发现,这条蛇经常变换造型,盘曲成各种奇巧的形状,样子总是不同。甄妃受到启发,她动了心思,就把自己的发髻照着蛇身的形状来盘,再配上头饰,显得特别好看,好看得超乎人们的想象。曹丕看后,大为赞赏,称之为“灵蛇髻”。宫里别的女性见了,也都很喜欢,竞相模仿甄妃,但不管是谁,都没有甄妃盘出来的效果好。此事被清代文人张英等辑录在《渊鉴类语》“蛇”篇中,“后(甄妃)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后来,人们就把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称作“巧夺天工”,用来比喻技艺高超。自己的发型居然催生了一个成语典故,估计甄妃也没有想到。

甄妃比曹丕大四岁。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当时曹丕已有三十三岁,而甄妃已经三十七岁。曹丕和甄妃共同生活了十多年,文武全才的曹丕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感情上却一直得不到满足,他的内心感情十分丰富,十分向往两情相悦的真挚情感。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在甄妃那里越发感到少了一种温柔多情的心,因为两个人有着相同的性格,不爱说话,不苟言笑。曹丕一直闷闷不乐。为了解脱郁闷,他便寻得了姿色秀美并且擅长女红的郭女王。

郭女王是曹丕的小妾,据说她从小就有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父亲赞叹说“此乃吾女中王也”。意思是说她有“女中王”的气度,于是就在闺名之外,为她取字为“女王”。

郭女王的少女岁月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在黄巾之乱中,她的父母和兄弟们都不幸离去,她自己由官宦人家沦落为一个婢女,后来因其美貌被主人送给了曹丕。郭女王一生节俭,素有孝行,对待下属平易近人,常常约束自己家族的人,让他们不要胡作非为。郭女王比甄妃小一岁,比曹丕大三岁。与甄妃相同的是,在夫妻关系上,也身兼妻子与长姐双层职分;与甄妃不同的是,甄妃的聪明更多表现在家庭内部方面,而郭女王却拥有参与政治斗争的智谋。据《三国志》记载,在曹丕与诸兄弟争夺魏王世子的过程中,郭女王屡出奇谋,为丈夫出谋划策,表现得比甄妃更有智慧。曹丕即位为魏王后,常带着能够给自己出谋划策的郭女王出征,郭女王成了曹丕身边不可或缺的谋略夫人,常伴曹丕左右,屡出奇谋,还和曹丕一起同心协力谋划汉献帝禅位的事。

曹丕移情别恋宠爱郭女王,不再宠幸甄妃,甄妃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也每况愈下。不久,他便把甄妃丢在邺城,带着郭女王和其他几位受宠的妃子回了洛阳。

邺城在洛阳东北三百公里之外,甄妃独居邺城,难解心中愁结,于是写下了《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塘上行》以沉痛的笔调抒发了被弃的哀愁与悲痛,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刻骨的悲伤之情,结尾更是令人肝肠寸断:“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明代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感慨此诗云:“诗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从《塘上行》里,可以读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相思和一往无悔的深情。

然而,让甄妃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首表达自己内心凄恻哀怨心绪的情诗,不但没有使曹丕体会到她的心意、顾念多年的夫妻情分,反而适得其反,竟被认为甄妃是在表达对他的不满,是在指责他是负心汉,进而心生怨恨。曹丕读到这首诗后非常震怒,于是由洛阳派使者前往甄妃独居的邺城旧宫,将甄妃赐死。

使者走后,曹丕请术士周宣解梦,周宣答曰:“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曹丕闻言似有所思,猛然间想到赐死甄妃的事,不由后悔起来。他马上下旨派人去追回使者,但是为时已晚。就这样,一代美人香消玉殒,年仅四十岁。endprint

猜你喜欢

曹丕
七步成诗
曹丕组织“驴叫葬礼”
曹洪真的吝啬 ?
曹丕做好本分当皇帝
给曹丕的建议
这场著名的兄弟残杀是个谣传
曹丕:武功比文采更好
倾情倾度 倾色倾声——曹丕《燕歌行》解读
曹丕的击剑比赛记载
曹睿给曹丕上的一堂亲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