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课”的生存哲学
2018-01-22孙庆玲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3期
孙庆玲
适用主题:重塑生存方式;审视自我价值;敬畏生命……
近日,一場集体“葬礼”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哀乐响起,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身边放着自己写下的墓志铭,体验着“死亡”。这其实为该校德育大课堂中的一课,以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关注等。
这一课程引来部分网友的质疑。对于中学生来讲,这样的“死亡课”是否过于沉重?让学生难以承受?
但如今的孩子对生死的追问本就来得比较早。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被求生的本能所驱动,为了吃上白面馒头疲于奔命,或许一辈子也不会问自己为什么活着。如今的年轻一代衣食无忧,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正在重塑人的生存方式,而人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存在的价值,思考生为何物。
正如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所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常对“死亡”讳莫如深、遮遮掩掩,或许只有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时才会真正思考这个“不吉利”的字眼。
面对一起起中学生跳楼事件、自残惨案,我们不能再用上个时代的教育方法来劝慰今天的学生了。
当孩子的童年少年时光,被培训班分割占据;当孩子们的物质生活被无限满足,精神生活却被无限遏制,只能带着任务学习;当孩子们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家族荣誉、为了社会,唯独不是为了自己……
所以,这些孩子认为这具肉体只是父母的,对自己毫无意义,而不想死亡之后的洪水滔天。
让中学生体验死亡,也许是德育工作者不得不做的应对。这也在提醒各地的基础教育关于生命思考的植入。生的意义为何?只能自己去寻找去定义,在生死枯荣间自我去感受,而不是课堂的说教。
在这个和平时代,如何让孩子们抱有对生命的敬畏,对死后责任的充分意识,是每一个教育者和父母的责任。
(编辑:彭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