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办公不只是看起来“未来”

2018-01-22姚芳沁

第一财经 2018年4期
关键词:未来彭博大楼

姚芳沁

耗时7年建成,成本高达10亿英镑(约合88.58亿元人民币)的彭博欧洲总部大楼的外表,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甚至没有新建筑通常所带给人的夺目感。

这家金融技术与数据公司抛弃了“未来主义”那一套外形夸张的建筑设计,转而寻求更朴实的方案。对此,公司创始人、曾任纽约市长的Michael Bloomberg这样对媒体宣称:“我希望我们为一个办公室环境能是什么样子设定了新的标准。”

整座大楼并没有像伦敦其他新式办公楼那样采用高层的设计。事实上,彭博最初已经拿到规划批准它建一栋不超过22层的建筑,但最终的结果是只建了9层。浪费掉13层的免费空间在当下的地产环境简直不可思议,更不用说彭博本身正面临着人员急速擴张的挑战,急需大面积的办公用地—在过去4年内,单是伦敦的软件团队人数就增长了3倍,达到800人。

“对很多与我们有着相同规模的公司来说,建一个新的总部大楼通常会选择一个玻璃摩天楼的设计,尤其考虑到伦敦的地价以及建筑材料的成本,这也是合理的。但我们从来不根据短期利益做决定,这大概就是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的好处吧。”Bloomberg说。

2010年,Bloomberg决定委托英国建筑设计公司Foster+Partners来担任伦敦欧洲总部项目的设计方,这家公司曾为北京设计了首都机场的3号航站楼,为苹果设计了其新总部,并负责苹果全球零售店的改造。其创始人Norman Foster也是1970年代以后兴起的“高技派”代表人物。

设计之初,Foster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下了这么几个关键字:尊重、融合、理解、保守、外经典内大胆、耐用的材料、持久性,以及用大写字母拼成的“可持续”,这些构成了他对建筑设计的最初理念。最终,他放弃了此前常用的那些能一眼看出“高科技”的设计方案,而是将所有对未来、环保、可持续的设想融入了这栋看似朴素的大楼中。

Bloomberg首先希望这座新总部大楼能尽可能地融入金融城周边历史建筑的环境中。9层高的建筑不会让与英格兰银行和圣保罗大教堂为邻的彭博大楼显得突兀。建筑外墙使用的是与周围建筑外墙类似的、来自英国德比郡的沙石和古铜色的鳞片,厚度是传统建筑的3倍,这种厚重感也呼应了周边的历史建筑,最终总共9600块的数量使它成为伦敦一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石建筑项目。

而所有的古铜色鳞片并非仅仅是为了外形需要,更是为功能考虑。这些鳞片可以根据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选择打开或关闭,这样就省去了室内通风的设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不过,这也对这些鳞片的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块鳞片石料的切割都必须达到完美。他们找到了一家意大利建筑公司,用工业钻石的切割技术把石材切割成复杂的曲面,最后由专业技师手工打磨。石料表面最终呈现的古铜色则是出自日本一家叫Kikukawa的建筑公司。得益于Foster与苹果合作的经历,他们很快就认定了Kikukawa有着最佳的金属镀色技术,其特有的手工艺保证加工、打磨和镀色绝对精致。

环保可持续的理念也来自Bloomberg本人的坚持。身为联合国城市与气候变化问题特使,从2010年开始,他规定彭博社所有的办公楼都将采用零垃圾填埋的运营,也就是说不会有任何垃圾从办公室流出,而是将它们全部回收转换成能源再次使用,并计划到2025年,办公室内所有的能源都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彭博欧洲新总部大楼为了强化可持续理念的执行,还引入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式发明。“一开始,Michael就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向他展示一些新式的、与众不同的东西。”Foster+Partners的高级合伙人、彭博欧洲总部大楼项目建筑师Michael Jones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每层楼办公空间的顶灯由一大片LED灯构成。由一个顶灯通过超大的特制天花板对光的折射,形成乍看之下每个花瓣正中都有独立光源的效果,极为省电。同时,这个天花板还具有制冷和吸音等多种功能。

大楼内安装智能二氧化碳感应器,能根据人群的密度来决定气流的分布,预计每年能节约60万到75万千瓦时的电,并减少300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大楼还能收集屋顶的天然雨水,将其净化处理后用以真空冲洗厕所,整个大楼的厕所冲洗都不需要用到任何外部水源,大约每年能节省2500万升水,足以装满10个奥运标准的泳池。

相比传统的办公建筑,彭博欧洲总部大楼能节约73%的水和35%的能源。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给它打出了98.5%的高分,这也是全球办公建筑设计在环保可持续指标领域获得的最高分数。

“我总是被那些乌托邦的理念所吸引,相信设计与技术的结合能创造更好的生活。”Foster说。他希望彭博欧洲总部大楼能为未来办公设计树立一个典范,在提到未来的时候,也不用总是充满侵略性。

穿过大厅,走进一间完全透明的高速电梯,这也是专为这座建筑定制的发明。它并没有像一般的办公楼那样被安置在建筑的中心,而是被推到了建筑的外墙。传统电梯通过顶部绳索拉拽的机械原理换成了从电梯底部托举,这就意味着电梯那些难看的机械部件被巧妙掩藏了起来,而搭乘电梯的人也可以享受到最佳的视野。人们可以透过透明玻璃看到一边是伦敦金融城的全景,另一边则是彭博的室内办公空间。

另一项技術是礼堂内特殊的“提音”系统,它能自动捕捉房间内谁的声音最响亮—通常会是发言人—系统能锁定这个声音将其放大,这样不论是大型会议还是小型讨论,互动式还是主讲式,都不需要使用麦克风。

此外,由于彭博在全球的192间办公室都遵循透明、开放和合作的原则。欧洲新总部大楼建成后,彭博在伦敦总共4000多名员工将第一次集中在同一栋大楼内工作,Foster要通过设计让如此庞大规模的人群实现自由互动,尽可能鼓励合作和创意。

于是,梁柱没有放在建筑的中心,而是推到了两边。呈三角形的空间分布组合,使得梁柱的数量相比传统建筑少了一半,因此拓宽了各个楼层的视野,并把人集中到了建筑的中心。这种独特设计在9层的大楼内总共开发出了110万平方英尺(约10万平方米)的办公和零售空间,这和另一座地标—50层高的伦敦第二高建筑One Canada Square几乎一样。

大楼室内核心是一条巨型的螺旋坡道,联通大楼的各个楼层,一直延伸到玻璃屋顶,因此自然光可直接照射进各个楼层。旋转楼梯的每层台阶足够宽,可以并排站3个人,Foster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鼓励各个楼层的人能随机交流。现在,有员工把爬这条螺旋坡道当作每日的健身运动。

员工的办公桌设计成了环形,可以容纳6个人,正中心还有一张小桌子。环形的特别角度让每个员工既能拥有独立私密的空间,又便于随时组成小团队互动讨论。桌底的置物柜也设计成可移动的,这样员工随时都可以拉把椅子过来加入讨论。团队之间没有墙壁的阻隔,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连Bloomberg本人也不例外。

提供免费食品和饮料的茶水间是每间彭博办公室都必须有的元素。在伦敦的彭博总部大楼里,茶水间更是被放大成了整个大楼的核心部分。不论是彭博的员工还是访客,电梯都会直接将他们送到位于6层的茶水间,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这里还有面向圣保罗大教堂的独特景观,由落地玻璃组成的一整面墙将整个伦敦金融城尽收眼底。

占地约1.3万平方米的彭博大楼包括了3个公共广场,一条新开辟的彭博走道将建筑分为两部分,两座大楼上方由天桥相连。距离大楼一条马路之隔是全伦敦最繁忙的地铁站之一,每天早晨上班高峰时期,每分钟有7000人出入这一地铁站口,彭博走道将显著缓解人流压力。而一条连接地铁站的地下通道也在2018年启用。走道两边的大楼底层安排了各式各样的餐厅和咖啡店,由彭博首席美食评论员Richard Vines精选。走道两端还搭建了西班牙艺术家Christina Iglesias的装置作品。

艺术也是这栋楼的亮点,彭博大楼的下方同时还是英国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密特拉神殿,曾是罗马时代伦敦最重要的商业中心。彭博和伦敦博物馆合作挖掘遗址,在地下建了一个小型的展馆London Mithraeum Bloomberg SPACE,展示在开采过程中出土的罗马文物,并重建了密特拉神殿,供公众免费参观。

“我们相信,环保的项目对商业也是有好处的,从彭博成立一开始,我们就在办公设计的可持续性上不断挑战自我,并且希望让办公室成为一个能让人兴奋、激发灵感的地方。”Bloomberg对在线建筑杂志《Dezeen》 说。

猜你喜欢

未来彭博大楼
牛敏、崔旌涛、孙海姣、彭博作品选
LCT ONE大楼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大楼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