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的胞衣之地——宁洱

2018-01-22徐培春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宁洱普洱茶普洱

徐培春

宁洱县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于2007年更名为宁洱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地区中部。这里孕育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蕴,是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府起,已有278年历史。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出了独特的普洱茶加工工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使宁洱在历史上就形成了茶事兴旺、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文化昌盛的普洱茶生产、加工、贸易中心。这里地灵人杰、人文昌盛。在这片被普洱茶深刻浸润的土地上,宁洱人用生命和热情执着地传承着普洱茶历史和文化脉络,在新的时代,继续创造着宁洱人及普洱茶全新的生命乐章。下面,就让我们带您走近普洱茶的胞衣之地——宁洱。

中国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原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南部,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地处滇南乃至中国连接东南亚的交通要道。全县辖6镇3乡、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5.5%。辖区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全县年平均气温18.2℃,降水量1398毫米,日照192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宁洱的历史是从一个娟秀的小寨子开始的,一如桑蚕抽出了一条漫长的丝绸之路,无穷无尽地、灿烂辉煌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普洱”为哈尼族发音,水边寨子的意思,人称“水湾寨”。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寨子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是上天赐予了一片叶子——茶叶,因最初在普洱山上被发现,故而称为“普洱茶”。这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叶子,一经发现便被广泛接受和流传,因商贸需要逐渐形成了以马为主要运输工具的茶马古道,内地、藏区及南亚、东南亚人们沿着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到水寨购买或者贩卖普洱茶、磨黑盐,水湾寨迅速发展成为滇西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在朝廷下派的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大力倡导下,清雍正七年闰七丁西(1729年7月19 日)成立了“普洱府”,府址就在水湾寨。由于地广人多,雍正十三年(1735年),设宁洱县,为“宁静和谐的普洱”之意,县址就在普洱府内。2007年4月8日,因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相应更名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

这个因一片叶而诞生的小城,自然秉承了普洱茶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构成宁洱各族人民大美和谐的历史血脉。

在这片被普洱茶深刻浸润的土地上,我们祖先世代用生命和热情执着地传承着普洱茶历史和文化脉络,创造了和创造着宁洱人及普洱茶全新的生命乐章。

坚持走绿色经济发展之路,做特做强茶叶、咖啡等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壮大林下经济和生物药业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产业扶持政策,努力完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按照“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加大对庄园经济、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以构建昆曼国际大通道上“工业重镇、物流中心”为目标,发挥区位、自然和文化优势,全面实施旅游规划,景区提质,品牌打造及产业融合工程,培育城市休闲、乡村休闲、文化创意、农耕体验、户外运动、养生养老、医疗健康、红色文化、房车自驾等特色旅游产业。以“一轴三环”的思路串点成线,串线成面,串面成域,以乡村旅游點那柯里、磨黑古镇为示范,努力将咖啡小镇、那勐勐小镇、温泉小镇、民族团结小镇打造成 “唤得起乡愁、望得见乡貌、记得住乡情”的美丽乡村,把宁洱建成“全县就是景区、乡镇就是景点、村寨就是风景”的全域旅游目的地。

全面实施城镇治乱、治脏、治污、治堵工程。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开展农村乱搭乱建专项整治,实施“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综合行动。用好、用活银行贷款资金,抓住项目关键,夯实发展后劲。充分发挥好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这个平台的作用,讲好普洱民族团结故事,弘扬普洱民族团结精神,当好民族团结模范。

2017年9月15日,宁洱县荣获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旅游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和评选的“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荣誉称号。

宁洱这块大地上还跳动着红色文化的血脉,这里从来不缺少铁骨铮铮的“硬汉”,烈士杨正元、英模张英培等,他们的事迹谱写了一曲曲波澜壮阔的历史凯歌。新中国成立后,宁洱各族代表剽牛立誓,树立起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这是一块丰碑写就的历史,是各民族团结进步,唇齿相依的历史见证。

2016年宁洱县是云南省12个率先脱贫摘帽县之一。2017年初,全县国办系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7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5.93%降到2017年初的1.84%。通过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加强、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产业得到了发展壮大,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了逐步解决,实现了县域经济与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双丰收双促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与支持。endprint

猜你喜欢

宁洱普洱茶普洱
宁洱县咖啡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宁洱县10500人次皮肤病患者情况分析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宁洱县录制洞经音乐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