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研究

2018-01-22刘德军张兆龙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鱼鹰狩猎洱海

刘德军,张兆龙,曹 冲

(1.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崇左 532200)

在文化领域中,渔猎文化活动的产生和传承是多元的,它与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紧密相连,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组成部分。洱海区域是白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驯养鱼鹰捕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更新,驯养鱼鹰捕鱼已不再是洱海居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在20世纪末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近两年却又开始兴起,逐渐发展成为供游客参观的鱼鹰捕鱼表演活动,使洱海区域的驯养鱼鹰捕鱼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案〔1〕。

1 洱海白族驯养鱼鹰捕鱼的起源与发展

1.1 驯养鱼鹰捕鱼的历史背景狩猎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习俗,曾经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人们曾经为了解决食物不足问题,制造使用各种工具,改进工作方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形成与地理环境相存的生活方式。狩猎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谋生技能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狩猎逐渐地具有了娱乐、军事、体育的多重性质,成为习武练兵、强身健体、振奋精神、谋取收获的一项集体性的综合运动。

我国的渔猎历史悠久,在距今200多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便开始利用天然鱼类以求得生存。云南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以洱海和滇池为中心的人类文化遗址遍及全省。白族,源于古代氐羌,到西汉时期,白族先民活跃于以洱海为中心的腹心地区,多居住于平坝或盆地。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文物表明,滇人已经过着定居生活,农业是主要的生产部门,畜牧业也颇为发达,兼营捕鱼、捞取螺蛳等作为食物来源。

李东红教授在《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一文提及:“从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2世纪,洱海区域形成了‘洱海新石器文化’,它是一种定居的,以稻作生产为主,同时进行纺织、捕鱼和狩猎的地方文化类型”〔2〕。

由于古代生产力较低,往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发生在氏族公社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的现象,是人类文化史上一种古老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各民族认为图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洱海附近的白族是个古老的民族,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90%以上聚居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区域。在古代白族曾以鱼为图腾,且该地区妇女曾一度盛行戴“鱼尾帽”,这一图腾文化可以印证古代洱海区域鱼是重要的食物来源。所以洱海区域的白族曾一度把鱼作为自己的图腾,并成为一种信仰。

利用鱼鹰捕鱼是古代人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狩猎方式之一,拥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及明显的地域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鱼鹰捕鱼的国家,而在中国却以少数民族为最早。鱼鹰是渔民们的主要生产资料,也是主要的狩猎工具之一,利用鱼鹰捕鱼是洱海白族狩猎生产中所采用的一种主要狩猎手段,广泛存在于洱海区域,自古以来,绵延不断,影响深远,形成了一种特有鱼鹰狩猎文化,它是洱海区域白族狩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智慧。

目前,我国对驯养鱼鹰捕鱼的确切时间尚无定论〔3〕,我国考古发现了大量的鱼鹰化石和艺术品。如曲石在《从出土文物看我国鸬鹚的饲养历史》一文中提到的骨雕鹰首就是鸬鹚;1979年在山东济阳墓葬出土的西周玉鸬鹚;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鱼鹰衔鱼铜啄(图1所示)以及祥云红土坡14号墓出土的鱼鹰铜杖首〔4〕。这些古代文物的出土,有力的说明了在生活资料比较匮乏的古代,人们对鱼鹰捕鱼技能是崇拜的,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图腾崇拜,将其制作成为工艺品或武器。

图1 鱼鹰衔鱼铜啄

1.2 洱海白族驯养鱼鹰捕鱼的起源及发展目前考古发现的鱼鹰衔鱼铜啄及祥云红土坡14号墓出土的鱼鹰铜杖首,是当前证明白族鱼鹰驯养最有力的证据,鱼鹰衔鱼铜啄虽为古滇国的青铜兵器,但是鱼鹰衔鱼铜啄的出土更形象的刻画了鱼鹰捕鱼栖息于渔船围栏的画面,反映了当时利用鱼鹰捕鱼的场景〔5〕。大量驯养鸬鹚捕鱼应在唐宋及以后,鱼鹰捕鱼业达到鼎盛时期,明清时期驯养鱼鹰捕鱼更加普遍。生活在洱海区域的族先民在隋唐之际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已经近中原水平,随着云南南诏奴隶主政权以及大理国的相继建立,当时的农业作为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洱海区域的畜牧业发展迅速,狩猎文化也得到空前发展。驯养鱼鹰捕鱼作为畜牧业和渔猎文化的一部分,相对达到了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稳定的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驯养鱼鹰捕鱼这一古老的狩猎方式开始逐渐跌入低谷,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沙村鱼鹰驯养基地通过发展旅游、结合鱼鹰捕鱼表演等方式又慢慢的兴盛起来,这其中的缘由也同样值得研究。

2 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的特点

2.1 民族地域性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洱海区域是白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场所,这里气候适宜,渔业资源丰富。白族先民曾一度将鱼作为图腾,这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有相通之处,将鱼刻画成扎染的重要图案素材。鱼鹰狩猎作为洱海白族居民重要的生产工具,珍贵的驯养鱼鹰捕鱼技术只存在于驯鹰人的口语相传中,并以白族语言进行鱼鹰驯化,形成了特有的人鹰交流方式,这也就形成了独具民族地域性的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

2.2 生产实用性与娱乐性洱海鱼鹰狩猎文化来源于白族居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实践中,这种文化的形成与洱海白族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鱼鹰嗜鱼,潜水能力强本是正常的自然现象,白族先民通过观察实践,捕获繁殖、驯养鱼鹰进行捕鱼活动,以此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生产技能和生产资料,从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6〕。因此,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具有很强的生产实用性。除此之外,洱海的鱼鹰捕鱼活动还具有一定的观赏娱乐性,这主要是由传统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的鱼鹰狩猎文化所决定的。洱海居民驯养鱼鹰捕鱼历史悠久,并且鱼鹰驯养技术没有文字记载,驯养鱼鹰捕鱼技艺深刻体现在洱海白族的体育活动中,深受人们的喜爱。

2.3 长期性与传承性洱海白族的鱼鹰狩猎文化是与渔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文化,驯养鱼鹰捕鱼解决了洱海白族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对人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驯养鱼鹰捕鱼在洱海地区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驯养鱼鹰捕鱼在洱海区域曾辉煌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曾衰落。但是鱼鹰狩猎文化在洱海白族心中从未动摇过。直到现在,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依然生机勃发,转型成为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形成新时期的鱼鹰狩猎文化。当前我国其他地方的诸多少数民族文化传统都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而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活动的传承保护则显示出了良好的态势。通过开发旅游,促进了洱海白族开展驯养鱼鹰捕鱼活动。从而对传统渔猎活动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洱海白族驯养鱼鹰捕鱼的现存形式

3.1 政府手段的非物质文化存在在洱海区域文化中,鱼鹰狩猎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洱海渔民在驯养鱼鹰捕鱼的过程中,用特有的白族语言进行驯化,人与鱼鹰形成了独特的交流方式。驯养鱼鹰捕鱼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狩猎文化内涵,还是洱海区域居民的重要狩猎方式。这一古老狩猎方式曾辉煌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洱海渔民的重要谋生手段,并改变了洱海渔民的生活。如今,洱海区域驯养鱼鹰捕鱼的狩猎功能逐渐弱化,驯养鱼鹰捕鱼技术也面临失传的尴尬局面。

到2008年的时候,整个洱海区域的鱼鹰几乎绝迹,驯养鱼鹰的村民只有8家,并且每家只有几只,已无法进行鱼鹰捕鱼,加之洱海区域居民不再以渔猎为生。生活方式发生转变,人们不愿意再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精力学习驯养鱼鹰捕鱼技术。几千年来,利用鱼鹰捕鱼是洱海渔民的重要谋生手段,所以这套极为珍贵的训鹰技术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只存在于驯鹰人世代相传的口语秘诀中,多方面原因造成驯养鱼鹰捕鱼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目前,大理洱海鱼鹰驯养捕鱼技艺于2009年被云南省政府收录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审批中。

3.2 市场手段的经济产业化存在20世纪90年代,大理市鱼鹰捕鱼赴日本参加鱼鹰捕鱼赛,就在国内引起较高的关注度,并开始被邀请到世界各地进行表演活动,鱼鹰捕鱼也有了最早的市场行为。从小生活在洱海边的杨玉藩,经历了洱海区域驯养鱼鹰捕鱼一步一步走向衰落,亲眼目睹了洱海区域鱼鹰数量在不断减少,直到2008年年底,他毅然选择回家保护濒临灭绝的鱼鹰,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沙村建立了自己的鱼鹰驯养基地,对鱼鹰进行繁殖驯化,结合洱海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鱼鹰捕鱼表演。现在鱼鹰捕鱼表演已经成了大理洱海一道独特的风景。到2014年,鱼鹰捕鱼表演每年为洱海区域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有力地带动了洱海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在新时期,这一古老的狩猎技艺创造了新的社会价值和狩猎文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了洱海区域驯养鱼鹰捕鱼技术,使得传承千年的鱼鹰狩猎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4 目前洱海驯养鱼鹰捕鱼存在的问题

4.1 渔猎文化真实性传承问题弘扬民族文化需要载体,鱼鹰捕鱼表演既是对洱海传统鱼鹰捕鱼业的传承和保护,又是新时期传统渔猎方式的重要转型。旅游开发被认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柄双刃剑〔7〕,对洱海区域鱼鹰狩猎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洱海区域鱼鹰捕鱼表演促进了地方经济创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较好地传承保护了这一传统狩猎方式,给世人展示了洱海白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另一方面,如今的鱼鹰捕鱼表演成为了人们观赏娱乐的旅游项目,失去了真实、鲜活的鱼鹰狩猎文化〔8〕。

4.2 渔猎的生态破坏问题渔猎的生活方式是索取式的生产方式,几乎完全依赖大自然的馈赠。鱼鹰捕鱼表演在洱海区域已形成产业化生产,促进了洱海区域经济的创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洱海鱼鹰驯养捕鱼技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为鱼鹰捕鱼狩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造就了新时期洱海鱼鹰捕鱼新的文化内涵。鱼鹰捕鱼表演虽然给洱海区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一是,随着鱼鹰数量及表演点的增加,捕鱼量也成倍增加,不但破环了洱海区域渔业资源,造成生态的失衡、生物链的破坏,并且与大理市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相违背,而且鱼鹰产生的粪便直接排入水中,长期累积将严重污染水体;二是,鱼鹰捕鱼表演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欣赏,势必由鱼鹰驯养基地和旅游人员产生数量巨大的生活垃圾,对洱海区域的水质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三是,鱼鹰捕鱼表演对洱海旅游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洱海鱼鹰捕鱼表演点不断涌现,其中有些属于非法经营,低价揽客与正规表演点抢夺客源,形成恶性竞争。这些非法表演点服务质量差,无法保障游客人员的人身安全,严重损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旅游管理秩序〔9-12〕。

5 洱海白族驯养鱼鹰捕鱼发展的对策研究

驯养鱼鹰捕鱼文化逐渐走向衰落,并非是因为缺少了自身文化的支撑,而是因为它面临的经济状况、环境改变、生产方式的发展等外部因素的冲击,这也是我国众多文化即将消失的诱因。所以,保护和传承鱼鹰狩猎文化刻不容缓,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洱海区域驯养鱼鹰捕鱼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这一传统狩猎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鱼鹰、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鱼鹰狩猎文化的传承保护及旅游开发工作。

第一,相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立法管理,在开发鱼鹰狩猎文化的过程中进行管理和制约。根据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点,搭建“四统一”的鱼鹰捕鱼表演平台,促进鱼鹰狩猎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保护合法企业,并坚决打击取缔非法经营。

第二,相关正规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开发旅游项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企业在开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依法依规进行经营,处理好经营过程中产生可能造成污染的源头。

第三,政府主导成立监督机构,对洱海区域的生态环境,鱼鹰驯养捕鱼表演的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促使企业旅游开发过程中树立依法依规的经营理念,形成违法必究的强大震慑。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充实,不仅具有民族地域性、较强的实用性和依赖性、长期性、观赏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而且反映了洱海白族先民利用和制造生产工具,大力发展畜牧业,采用先进工具进行渔猎等文化的发展历程。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人文环境下,洱海白族渔猎一方面延续了传统的文化精华,另一方面也受到了社会进步、科技更新的影响,经过兼容、吸纳和扬弃,逐渐成为一种在旅游表演中弘扬民族狩猎文化,塑造了新时期洱海白族鱼鹰狩猎文化。目前,许多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逐渐流失,许多具有特殊技艺和仪式功能的民族传统文化后继无人,如何保护和传承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洱海白族驯养鱼鹰捕鱼的成功转型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狩猎文化的成功案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刘德军.洱海区域鱼鹰驯养捕鱼活动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6,1(12):82-85.

〔2〕李东红.南诏大理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J〕.思想战线,2002,28(6):136-138.

〔3〕刘自兵.中国历史时期鸬鹚渔业史的几个问题〔J〕.古今农业,2012(4):41-47.

〔4〕李雁芬,杨伟林.云南祥云红土坡14号墓清理简报〔J〕.文物,2011(1):4-14.

〔5〕曲石.从出土文物看我国鸬鹚饲养的历史〔J〕.农业考古,1987(2):261-264.

〔6〕孙华义,陈颖,于杰.赫哲族传统体育研究:以渔猎活动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7):43-44.

〔7〕李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4,13(5):13-16.

〔8〕石鸣.守望洱海鱼鹰〔J〕.中国西部,2012(14):90-101.

〔9〕周惠琼.大理听证洱海鱼鹰表演布点方案〔N〕.云南法制报,2013-05-20(1).

〔10〕陈天祥.洱海鱼鹰异国献技独领风骚:云南大理鱼鹰捕鱼表演在日本〔J〕.今日民族,1996(2):45.

〔11〕铁栗.洱海·老黑·鱼鹰〔J〕.大理文化,2009(4):34-35.

〔12〕白云.驯养鸬鹚捕鱼〔J〕.中国民族,1993(11):45.

猜你喜欢

鱼鹰狩猎洱海
鱼鹰:超自我人生
洱海月下
洱海,好美
鹗VS鸬鹚,真正的“鱼鹰”之战
勇敢的小鱼鹰
洱海太湖石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鱼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