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治疗60岁以下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2018-01-22唐彦慧彭子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3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

唐彦慧⋆,彭子春,凌 宇,唐 琪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广西 南宁 53002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当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是困扰眼科临床医生的棘手问题,影响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患者年龄、工作环境、手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胬肉切除干净程度和内直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等。选取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和手术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两种手术方式,现就手术和术后观察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46例66眼,其中26例为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20例为双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胬肉头在角膜缘上隆起,越过角膜缘向角膜伸展2~3 mm,随机分为来那个组。A组20例27眼患者采用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其中男9例13眼,女11例14眼,平均年龄53.10±6.35岁;B组26例39眼,采用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其中男10例15眼,女16例24眼,平均年龄52.88±6.4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以2%利多卡因注入胬肉浅层结膜下麻醉,显微镜下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分离胬肉和巩膜之间的粘连,切除胬肉,胬肉头采用逆行撕除。A组患者术中置入生物羊膜于巩膜面,植片角膜缘与胬肉切除处角膜缘对合,不超出角膜缘,10/0尼龙缝线间断缝合固定羊膜。B组上方角膜缘处取3~4 mm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球结膜植片,移植到胬肉切除处,植片角膜缘与胬肉切除处角膜缘对合,用10/0尼龙缝线缝合,并注意植片紧贴巩膜,供皮区创面无需处理。

两组患者涂典必殊眼膏后加压包扎术眼,术后第一天打开换药后继续包扎,术后第二天打开包扎,观察角膜上皮生长情况,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0.02%的地塞米松磷酸滴眼液点眼。4次/天,7~10天拆除缝线,眼药水点21~30天。拆线后随诊1个月~12个月。

1.3 疗效评定

①治愈:手术区血管被阻断,结膜正常,角膜缘内未见侵入,角膜清。②无效:翼状胬肉复发,结膜血管充血,增生的结膜组织侵入角膜缘内。根据“长海痛尺”给予术后疼痛评估[1],无痛:0分;轻度痛1~3分;中度痛4~6分;重度痛7~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A组治愈19例25眼,1例2眼先后复发,最短时间为术后2个月复发,另一眼术后4个月复发。B组治愈23例36眼,3例3眼复发,两组复发病例使用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

A组上皮愈合时间为2.07±0.52d,B组上皮愈合时间是1.95±0.57d,两组上皮愈合时间比较;(t=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自觉症状

B组出现疼痛、异物感、流泪症状人数多于A组,疼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疼痛评分比较

3 讨 论

翼状胬肉为球结膜及纤维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浅层,是一种结膜组织的增殖变性引起的病变。其具体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长期烟尘、风沙、日光等慢性刺激引起结膜结缔组织变性增生有关[2,3]。翼状胬肉发病率很高,手术切除的关键是如何降低术后复发率。

胬肉单纯切除手术术后复发率很高,所以现在的目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热点主要有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移植、羊膜移植及纤维蛋白胶替代缝线治疗[4]。使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原理源于对翼状胬肉的病因研究有关,认为与角膜缘干细胞缺失有关[5],而羊膜移植使用的生物羊膜主要结构为人类胎盘组织的基底膜胶原组织,透明,无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组织,具有促进眼表上皮化,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6],利于创面修复减少复发。部分论文对照二者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结论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组患者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均明显少于羊膜移植术组,且治愈率明显高于生物羊膜移植术组[7]。

我们的患者选择的是年龄低于60岁的患者,属于青壮年和中年患者,是生长旺盛的年龄,我们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是A组7.41%和B组7.69%,两组的复发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两者的复发率没有区别。我院使用的是生物羊膜,已经去除新鲜羊膜的抗原性,并已经使用钴560射线消毒,所以为安全有效的。而翼状胬肉的复发和切除病变组织是否彻底,对正常组织损失是否最少,术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因素有关,根据表1 我院研究的结论是在熟练的手术技巧帮助下使用生物羊膜移植并不会增加胬肉的复发率。

创面上皮愈合的时间羊膜移植组为2.07±0.52d,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为1.95±0.57d,羊膜移植组上皮愈合时间略长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生物羊膜组的患者角膜亦能较快恢复上皮的覆盖。我们的研究发现角膜上皮的生长,和翼状胬肉基底宽度、角膜头部和基底部侵入角膜实质层的深度有关,我们认为不要过深剖切创面,不但可以加快角膜上皮的修复,还可以减少术后的复发。

使用生物羊膜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流泪、异物感的程度明显少于角膜缘干细胞

长海痛尺评分能够客观地评价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A组评分是3.40±1.76,B组评分是3.9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可以认为B组的疼痛值高于A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异物感、流泪的程度重于生物羊膜移植组。这是因为角膜缘干细胞手术除了胬肉的伤口外,上方角膜缘还有另外一个伤口,上方角膜缘干细胞的部分缺失也会导致术后的疼痛不适。

根据我们的研究,对于60岁以下的容易术后复发的胬肉患者,行生物羊膜移植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复发率并不比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高,甚至因为只有一个伤口,所以局部的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刺激症状少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1] 陆小英,赵存凤,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4-5[DOI:10.3969/j.issn.1008-9993.2003.04.003].

[2] 吴 兵.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059-1060[DOI:10.3980/j.issn.1672-5123.2014.06.19].

[3] 全 雄,苗晓晴,彭金杨.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99-100[DOI:10.3969/j.issn.1673-7555.2013.08.071].

[4] 朱婷婷,孙 松.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1,31(3):293-296.[DOI: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ykxjz201103027t].

[5] Mahdy MA,Bhatia J.Tr3[J]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2014,102(3):862-870.[DOI:10.1002/jbm.a.34753].

[6] 刘建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生物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17,12(1):120-122[DOI:10.11864/j.issn.1673.2017.01.41].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羊膜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刨根问底之翼状胬肉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眼翼状胬肉治疗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