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2018-01-22陈珍珍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惠州市强降雨总数

陈珍珍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惠州516001)

惠州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是:地质环境条件,降雨、人为活动,地质灾害类型占主导地位的是崩塌、滑坡。从按各行业分布看,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乡建设、交通及农林水电等,而其它行业引发的较少,这主要原因是与各行业的经济建设强弱、人类工程活动有关,其次,惠州市地质灾害规模主要是中型偏多。根据近些年关于惠州地区的文献资料和地质资料,对惠州市的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进行介绍。

1 地质环境特征

1.1 地形地貌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南海之滨,在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以内,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惠州市。惠州市处于莲花山脉西南麓,大部份地区属中低山丘陵地貌,群山环抱,大多数山脉为北东走向,山脉走向与主要构造线走向相一致。地形的特点为北东和北西部较高,向中部东江区域倾斜,中部为山间平原地貌,呈狭长状[1]。主要的地形单元有罗浮山、莲花山、白云嶂等山脉,这些山脉中间为东江和西枝江谷地、沿江冲积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其中山地约占陆地的75%,平原占陆地的25%。惠州地区松散岩层分布较广,由于厚层松散岩性综合体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在进行居民建房、修建公路和矿山开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厚层松散岩性综合体变形,从而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2 气象水文与地质灾害

惠州市南临南海,北回归线从博罗县杨村镇穿过,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6℃~22℃,夏季最高为38.9℃,冬季最低-4.0℃,偶有霜冻。受季风影响,降水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季节长、雨日多、时程及分布不均等特点。另外,惠州市水系发育,纵横成网,具径流大、汛期长、洪峰高、含砂量大的特点,主要水系为东江和东江支流西枝江、龙门河、杨村河,其中,东江从惠州市中部穿过。较大的水库有惠东的白盆珠水库、博罗的显岗水库、龙门的天堂山水库、梅州水库等。强降雨后在地表水流冲刷下和软化作用,特别是在暴雨等的作用下,导致岩石工程性质的恶化,进而引起边坡的局部失稳,产生崩塌、滑坡现象。

2 地质灾害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

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下发生的,它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及各种外动力地质活动密切相关。其中,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又是该区域地形地貌先决条件。地形条件的复杂程度及斜坡的坡度,都控制着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的最主要因素。

2.1 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根据相关部门对已发生的654个地质灾害点的统计,惠州市地质灾害高发期与强降雨发生时段密切相关,一般惠州市强降雨期为4~9月,强降雨期间的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86.0%。从时间记录上来看,在这时期内发生地质灾害占88.2%。6月份是每年的第一次强降雨较集中时间,在这时期发生的地质灾害占记录总数的49.4%。可见突发性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发生时间与灾害性强降雨时段密切相关,几乎是同步发生、集中并发。降雨时段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相关关系图见图1。

2.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对惠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中记录的地质灾害点分析,地质灾害空间分布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方面。

2.2.1 地形地貌

惠州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而地形地貌对这2种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对其它类型的地质灾害影响较小。根据对惠州市所统计的654处地质灾害点,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50~200m间低丘陵区,它占统计总数的66.2%,地质灾害分布在0~50m间残丘区和平原区占统计总数的25.1%,在200~500m的高丘陵区地质灾害占统计总数的8.5%,500m以上的中低山仅占统计总数的0.2%。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丘陵区和平原区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自然的地形地貌遭破坏较强,且丘陵区和平原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多数为较软—较硬的碎屑岩,且岩层的风化层厚度较大,这些都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关系见图2。

图2 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关系图

2.2.2 工程地质条件

惠州市的主要岩土层为层状较坚硬—较软碎屑岩综合体,而地质灾害也主要发育在这些岩土体中,其次是发生在块状较坚硬-坚硬岩综合体中。根据654处建卡地质灾害点,在层状较坚硬至较软碎屑岩综合体中的发育灾害点为283处,占统计总数的43.3%,在块状较坚硬—坚硬岩综合体中的发育灾害点为142处,占统计总数21.7%,另外,发育在较坚硬碳酸盐岩综合体中的灾害点104处,占统计总数15.9%,发生在其它岩土体中的地质灾害共125处,占统计总数的19.1%。地质灾害与各类岩土体关系见图3。

2.2.3 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分布密切相关,根据654处建卡地质灾害点,因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有509处,占建卡地质灾害点的77.8%,这些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城乡建设的居民点、河流两岸及矿山开采地段。在有建卡的地质灾害点中,因城乡开发建设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引发的地质灾害有318处,占统计总数的48.6%,因交通行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179处,占统计总数的27.4%,因农林水电行业发展引发的地质灾害有116处,占统计总数的17.7%,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有23处,占统计总数的3.5%,因教育行业发展兴建教学基地引发的地质灾害有18处,占统计总数的2.6%;因此,惠州市地质灾害发生点主要集中在城乡建设和交通行业,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乡建设、交通等行业发展迅速所致。地质灾害按行业分类统计见图4。

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图3 地质灾害与各类岩土体关系图

图4 惠州市地质灾害按行业经济损失统计图

3.1 分区防治

地质灾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可行的原则。惠州市的地质灾害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自然因素中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强降雨等是形成灾害的内在因素,其次城乡开发建设中的居民建房、修建公路等人工切坡是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重要外在诱发因素之一,在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点中,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引发的77.8%,因此,控制人工切坡过陡,是减轻地质灾害发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标准,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3大类。

3.1.1 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重点防治区主要分布在惠州市中部的惠城区、博罗县罗阳镇、北东部的龙门县平陵、龙华、公庄及东部惠东县的安墩、宝口、稔山等地,为丘陵—平原地貌。宜采用分期分批进行治理,治理方法包括工程和生物措施;如博罗业余体校,采用抗滑桩、土钉+土工栅格、坡面植草等多种措施对滑坡进行综合治理,对治理费用较大,威胁财产较少的地段,采取避让措施。

3.1.2 次重点防治区防治对策

次重点防治区分布在惠州市西北部的龙门县永汉、沙迳—博罗县的龙华、泰美一带,及零星分布于惠东县的增光、多祝、吉隆一带,属低山—丘陵地貌。宜分期分批进行治理,治理方法包括工程和生物措施。并加强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对地质灾害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3.1.3 一般防治区防治对策

一般防治区主要分布在惠州市西南部及东部,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少部分中低山,自然斜坡变化大,多为5°~25°或35°~55°,植被发育或一般,覆盖层厚度变化大,基岩风化较强烈,节理裂隙发育,本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太发育,地质灾害类型以人为因素诱发的小型滑坡、崩塌为主,其规模小,危害性不大。本区虽然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不严重,但在将来的城镇建设过程中,政府各级部门对地质灾害危害性要有足够重视,应加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管理,避免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灾害,破坏地质环境。

3.2 防治规划建议

(1)在未来的防治规划中,应对住房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和道桥铁路的建设,都首先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调查,并且明确发生灾害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进而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案,尽可能地降低灾害的影响。

(2)规范开采地下水。在开发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全方面的进行检查,并且根据标准的开发要求进行开采,需要确保地下水抽排工作的有效性,并且加强安全防范,避免出现地表塌陷等地质问题[2]。

(3)加强灾害管理规范和整顿矿山工程建设和开发活动。在实际的经济建设中,利用多种方法乱开坡地,或者筑路削坡、堵塞河沟,并且不设置必要护坡的行为,在泥石流易发区和崩塌区没有经过必要的调查评估就设置经营性的旅游景点,在矿区违法进行开采,在矿区容易出现地质灾害危险的地区进行违规建设等等行为,这些都会提升地质灾害的发生强度和频率。所以,针对这些现象,需要切实提升管理力度,并规范和整顿相应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发行为。

(4)构建整合灾害预警、减灾信息和地质灾害检测等系统的体系,构建综合有效的防灾体系,并且完善地质灾害预警和检测系统,对地质灾害后和环境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检测和调查研究,定期进行年监和公报。如果发生了地质灾害,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并且实施正确的防灾对策[3]。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惠州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相关部门需要认识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并且重视相关方面的工作,通过落实有效的措施,贯彻相关精神,提升防灾减灾工作的实效性,进而确保当地经济的平稳和快速发展。

[1] 刘川.惠州市地理[M].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编,2004(8).

[2] 吴伟高.浅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J].浙江国土资源,2017(8).

[3] 王翔宇.道真自治县田坎脚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浅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12).

猜你喜欢

惠州市强降雨总数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惠州市海洋减灾能力评估研究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惠州市区黄标车全部淘汰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如何提高小学生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以广东省惠州市五所小学为例
浙江经受第五轮强降雨的严峻考验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歼敌、缴获武器及作战总数(1937年9月至194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