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

2018-01-22顾大局

法制博览 2018年27期
关键词:民族区域西藏少数民族

顾大局

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使得民族聚居区域的社会稳定安康、经济繁荣发展、民众安居乐业。但从民族发展客观规律的角度看,民族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客观存在,而以达赖为主的分裂势力绞尽脑汁妄图分裂西藏的负面行为使得以民族安定团结、区域繁荣发展、祖国大一统为时代背景的民族发展主旋律更为重要[1]。因此,探讨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中国化马克思民族理论来丰富党对西藏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从而促进民族区域的繁荣发展更有实际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容

(一)民族的理论

民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随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而逐步延续发展着,最终,将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而逐渐消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任何民族都会逐渐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道路,这是铁一般的历史规律。而在人类演变的历史规律中,不同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过程都会有所不同,有的民族可能是先进入某个社会形态再逐渐衍变成为共产主义社会,而有的民族则是跨越一个或者若干个社会形态,直接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二)民族问题的理论

民族问题,就是指各个民族之间在以人类发展为背景下所产生的一切矛盾问题。社会主义社会虽然铲除了民族剥削的阶级源头,但是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规律,各民族之间必然在短时间会存在一定的客观矛盾。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问题必定是随社会问题长期并存、最终走向消亡的趋势,因此,解决民族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区域特点的发展道路。

(三)民族纲领和政策的理论

民族之间产生的摩擦问题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发展差距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建设、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及爱国统一战线等民族政策更是调节民族关系的重要准则。所以,我国的实践证明,民族政策是符合走中国特色国情道路的理论成功。

二、取得的成就

(一)建立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

中国自先秦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以往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阶级性、不平等性、局限性等的众多限制,使得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没有解决这个难题。只有中国共产党实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坚持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发展的民族政策,才使得各族人民真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党中央所实行的民族政策,目的在于实现各族人民互助发展、共同进步。

(二)实施民族自治的区域政策

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制度,正确处理了民族自决自治的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统一集中和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新制度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更适应了我国多民族复杂敏感的特色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例如,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人大代表中民族占比率至少都达到了70%以上。

(三)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提高了执政水平

党中央及西藏政工组织部门都致力于在群众中培养选拔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这些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是联系党和少数民族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着西藏本地群众[2]。同时,少数民族干部很多都成长为党和国家民族区域建设的骨干力量,代表官方主流长期持久稳定执行着少数民族区域惠民政策,为维护祖国统一、区域改革、民族团结贡献着民族力量。例如,落实基层精准扶贫工作的扎西岗第一书记洛措、致力拉萨市改革发展的市委书记齐扎拉、维护民族团结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等等。

(四)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是民族问题中的敏感难题,西藏自治区除了全国宗教都存在唯心意识和唯物意识的普遍性矛盾之外,更具有更为复杂性、敏感性的复杂特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持其原有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坚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宗教爱国人士。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在面对宗教问题的新形势下,不仅引领着少数民族信仰群众遵守着社会主义法规政策,而且推动着西藏区域宗教信仰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智慧结合。

猜你喜欢

民族区域西藏少数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范式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法:社会主义的视角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湖北五峰:民族区域自治30年实现『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