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01-22蔡立中

法制博览 2018年32期
关键词:私营经济工商登记工商部门

蔡立中

济宁市兖州区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局,山东 济宁 272000

相较于改革开放初期,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断转变,以往重视国家宏观调控,轻视市场供需关系的发展理念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重视市场供需关系,酌情施行宏观调控的发展理念,继而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将非公有制经济视为当今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经济注入无限活力,激发人们创业创新积极性,为响应“万众创新、万人创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念奠定基础。

一、分析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认缴成效

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工商部门仅需登记个体私营注册资本在总额,实收资本无需登记,取缔验资证明制度,注册资本真实性有待考证,在放宽个体私营权限同时,容易出现损害股东权益、危害交易安全、增加投资风险等消极后果,并发生“假实缴”现象,影响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认缴成效。

(二)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成效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企业登记场所不做过多限制,“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现象日趋频繁,徒增市场监管难度,尤其针对有些非法盈利企业来讲,可以通过多地经营隐藏自己,有些私营企业入驻居民区,对居民区内私营企业监管存在缺乏法律支持消极现象,监管执法风险骤增,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性。

(三)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主要目的是调动市场经济发展活力,用市场供需关系引导企业发展,使市场经济健康、稳定,为此工商部门需做到“宽进管严”,在相关制度革新后,“宽进”做的较为到位,民众创业积极性日益高涨,“管严”成为工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工商部门需立足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监管能力[1]。

二、探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监督工作意见

通过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可知,虽然该制度改革能助力民众实现“创业梦”,立足市场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各个行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但该制度改革仍存在影响认缴及个体私营经济监管成效,行政审批制度相对滞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歪曲该制度改革初衷,为此相关部门需立足该制度改革实况,探究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监督工作意见,旨在确保该制度改革能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一)加大信用监督与管理力度

建立工商登记信息监管机制,确保个体私营经济注册信息真实有效,为此该监管机制需能实现信息共享、跨部门、跨地区、跨市场监管目标,以市场为主体,以注册企业为基础,建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在该平台内公示个体私营企业注册信息,秉持“谁登记、谁审批、谁监管,谁公示”原则,将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并与市场信用体系相关联,构建社会及政府联合监督机制,实现企业与市场信息共享目标,让“假实缴”现象无所遁形,营建公正、公平监管氛围,助力个体私营经济稳健发展。

(二)落实网络监管目标

应用互联网体系针对个体私营经济建立实时监管机制,提高工商执法部门非现场监管能力,尤其针对“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注册企业加强管理力度,在企业信用监督体制加持下,对企业信用度、经济户口管理、日常检查记录、年度报告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方式,对违法经营怀疑对象进行实地调查,提高工商执法部门监管灵活性、科学性、实效性,用“互联网监管”代替“人力监管”,使其监管能力得以提高[2]。

(三)完善协同监管体系

在工商等级制度深入改革基础上,总结以往监督管理经验,结合制度改革实况,摒弃滞后性监管方式,如专项整治、突击检查等监管手段,秉持全面管理、高效监督原则,争取多方配合,建立协同监管体系,为实现动态监管奠定基础,凸显工商部门社会服务属性,为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性夯实监管基石。基于此,工商部门需依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积极建立协同监管机制,保障各方沟通顺利、配合得当,制定配套监管制度,确保各方监管目标明确、权责分明,通过联合执法,落实监管目标,助力工商登记制度深化改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个体私营经济需积极投入其中,当前我国在改革工商登记制度进程中,仍存在认缴成效不佳、个体私营经济监管不到位、行政审批制度相对滞后、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影响个体私营经济稳健发展,为此我国需在加强法制建设同时,加大信用监督与管理力度,落实网络监管目标,加强行为监管,完善协同监管体系,同时做好工商执法部门内部监督工作,避免其出现执法犯法不当行为,使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更加科学高效,为个体私营经济营建稳定、健康发展环境,推动个体私营经济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私营经济工商登记工商部门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人才问题探究
古巴将颁布新规推动私营经济合法发展
个人开网店要工商登记不是退步
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基层工商部门数据建设
工商部门在推进民企关工委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