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
2018-01-22潘一鸣
潘一鸣
(225300 泰州市海陵区法院 江苏 泰州)
一、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困境分析
1.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
网络消费者法律意识不强,自我防范意识薄弱是其知情权受到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购物与现实购物有着明显的区别,消费者不能实实在在的触摸到商品,加之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淡薄,根本不去注意经营者的相关信息,这是消费者知情权受到侵害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多数消费者选择商品时注重的是价格,只要价格比现实中的商品价格低就去购买,很少去考察经营者的信用和网站的信誉度。有时为使价格更便宜或减免一些费用,有些网络消费者会与商家私下协商一些不正规的付款方式,网络交易的经营者也会极力地宣扬商品的质量。而付款方式的便捷和优越性,消费者经不住诱惑而上当受骗。网络消费者没有保留证据,不经意间把与经营者磋商的记录、汇款单等删除,交货时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等,这些都使得消费者维权变得十分困难。归根结底还是网络消费者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
2.我国法律立法过于形式化
2010年施行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是我国首部规范网络交易的法律,该法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给予了保护。但这一立法规定得过于形式化,并且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具体来讲:
第一,该《办法》对经营者信息披露的内容规定得不全面。虽然《办法》规定了一些主要应该披露的信息,但笔者认为这些不能统一适用所有商品,对一些特殊商品,如药品、化妆品、精密仪器等,网络经营者应披露更多的信息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第二,该《办法》没有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办法》虽然规定了信息披露的内容,但对于违反这一义务应该怎么处罚却没有规定,这使得网络经营者作出不法行为前无所顾忌,也增加了不法行为发生的概率,消费者维权的道路也更加困难。
第三,该《办法》没有关于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目前很多网络经营者是借助专门的网站开设商店的,网络交易平台也成为了网络购物中一个重要的主体。《办法》中虽然用专章规定了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的义务,如当消费者在网络交易平台购商品发生纠纷时,网络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者真实的登记信息,并应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这只是一种事后的防范,对于维护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的权益,这些规定显然不够。
3.从补救措施上看
首先,成本高。网络经营者和消费者可能远隔千山万水,一次交易的金额可能很少,比起昂贵的车费,诉讼过程漫长而复杂,因此消费者宁愿选择容忍,而不愿意和经营者面对面的解决问题。
其次,缺乏证据。网络购物中,经营者和消者发生纠纷时,网络交易中的交易记录是消费者可以提供的最有利的证据,它能够说明经营者是否已经尽到了告知义务。但很多消费者没有保存这些证据的习惯,造成了证据难以收集,权益难以保护的现象。
二、如何构建我国在网络时代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体系
我认为,构建我国在网络时代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体系应以促进公平交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核心,以传统知情权制度为基础,再结合网络自身特点加以创新,才能有效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维护网络市场正常秩序。因为,“有效率的法律制度是努力使法律供求趋向平衡”。
1.法律应明确规定消费者的知情权
法律应明确规定网络时代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及知情权的行使方式,承认通过网络传递电子数据的方式披露经营者信息、商品及服务信息属于合法信息披露形式之一,符合一定条件的电子数据信息披露可以作为消费者已被告知的证据。
2.法律应明确规定消费者知情权受侵害后的救济途径
在网络时代,诉讼救济得到了广泛应用,消费者一般通过与经营者的协议管辖来确定消费者知情权纠纷的司法管辖权。经营者通过制定“在线服务条款”“版权申明”“法律豁免申明”等电子合同格式条款要求与消费者事先约定民事纠纷的管辖法院,消费者只需点击相关链接就可以针对要约作出承诺,达成协议管辖。
3.法律应规定经营者的经营义务
经营者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相关信息,不得故意进行虚假宣传以误导消费者。这里的相关信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信息,二是经营者自身的信息,三是网络交易的技术信息和网络交易的风险信息。如果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与消费者签订了格式条款,必须遵守《合同法》有关格式条款的规定,尽到充分的提醒义务。
三、结论
今天的网络非常发达,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在慢慢转变,网购在消费者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网购的非现场型导致消费者只能通过销售者拍摄的商品图片、文字说明和以往参与过购物的消费者评价来判断商品的质量、性能等。图片和文字可以美化,好评内容也可能造假。网络知情权在传统知情权基础上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并且更容易受到侵害。国外立法单靠通过强化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措施较为单一。我国构建在网络知情权的法律体系应体现我国网络自身的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完善,用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网络消费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7.
[2]孙维佳.欧盟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M].北京出版社,2006.
[3]杨坚争.网络商品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J].工商行政管理,2009,13.
[4]张少伟.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法律研究[D].上海大学,2006.
[5]应飞虎.论强制说明义务[C]/王全兴.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6]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