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因素

2018-01-22王金利郑业鲁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规模化猪肉生猪

王金利 吴 涛 王 众 郑 宁 郑业鲁

(广东广垦畜牧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10)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类食品,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该年我国肉类总产量为8625.04万t,其中猪肉为5486.55万t,所占比例为63.6%。据经合组织和世界粮食组织发布的农业展望报告指出,到2022年我国的猪肉生产增长将达到年均1.6%以上,猪肉的产量将占所有肉类产量的65%,居民对猪肉的消费的增长占对肉类消费总增长的66%。因此,国内生猪养殖发展是否能稳定、健康的发展是关系到我们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的重要课题。

1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义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主要是规模化养殖为主,散户养殖为辅的情况(赵国庆,2016),冯永辉(2006)通过对我国1999年到2004年生猪养殖规模情况的分析,认为2003年开始我国快速进入生猪养殖规模化轨道。规模化养殖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猪肉产量,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5年我国猪肉从年产量3966.00万t增加到了5486.55万t,提高了38%,为人们的肉类供应提供了保障。但同时,规模化养殖也面临着较多问题,如:大量养殖粪污排放污染环境、疫病规模性暴发等。并且,由于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使得目前的规模化是主要依靠不断增加物质投入而提高产出的消耗性生产,生产效率并未显著提高。而近年发生的猪肉的药物残留事件、猪肉的链球菌事件、瘦肉精事件等更是为我国养猪业敲响了警钟。

要解决生猪养殖业中的各种问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必由之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在养殖规模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品种良种化,饲料配方优质化,饲养管理科学化,疫病防治规范化和生产流程标准化,促进养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Close W H)。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标志(谭美英,2009)。

2 影响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因素

为了更好地促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影响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因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积极促成有利因素的落实,改善和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在此,本文对目前影响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期为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1 积极因素

2.1.1 政策引导

(1)经济政策的扶持促进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

有调查研究表明,政策扶持是目前影响养猪户推行标准化养殖意愿的首要因素(程亦清,2010)。而我国也从2007年开始,从政策上对标准化规模养殖业进行专项扶持,2007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每年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的扶持经费为25亿元,2011年开始有所降低,每年对其投入10亿元,在此基础上,各省、市、地区也推出了各自的经济补贴政策。如2014年广东省年出栏生猪5000头至50000头的养殖企业可申请50万元的补贴优先用于养殖场废弃物处理设施的扩建。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推动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此外,还有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防疫补贴、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强制扑杀补贴、沼气池建设补贴等种类的其他补贴,这些补贴政策从不同层面对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法律、法规及政府监管促使了生猪养殖规范化,推动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生猪养殖过程中涉及的生产环节众多,而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生产环节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和约束,并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可以看出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监管也日益严格。法律、法规及政策监管在保障猪肉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同时,也促进了生猪养殖的产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养殖户对病死猪的处理方式为例,吴林海(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养殖户对病、死猪处理方式的选择,政府的监管力度和惩罚力度越大,养殖户越趋向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再以养殖业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例:2001年我国环保部门颁发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1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法律法规日益完善,责任企业和责任人处理措施日益严厉,养殖企业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但法律法规及监督给养殖企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养殖业的转型和升级,推动了标准化生猪养殖的发展。

2.1.2 企业利益的推动

(1)企业利润是养殖企业积极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根本原因。

①直接推动养殖企业积极实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利润。标准化规模养殖是一种被看作是投入大、回报大的养殖模式,标准化养殖的前提是规模化,一般认为规模化养殖会降低商品的平均成本,从2009年统计的数据显示,规模化养猪户每头生猪的利润为129元,而散户每头生猪的平均利润仅为87元。据统计2008年和2009年因规模化生猪养殖比重提高给养殖户分别带来了32.04亿元和13.44亿元的增收。巨大的收益极大地鼓舞了养殖企业的积极性,是个养殖企业积极采用规模养殖的根本原因。而近年生猪养殖出现新的形势,陈瑶生(2015)指出生猪养殖在2011年是 “暴利”行业,但到2014年已成为“微利”行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的变化决定了粗放、传统的养殖方式必然导致养殖企业利润的减少,只有通过生猪养殖模式的升级,利用“最佳秩序”生产,也就是标准化生产才能为企业赢得利润,因此,各大中型企业积极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保障利润的稳定。

②树立企业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首先,标准化养殖是对整个养殖过程进行简化、统一、协调和优选的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品质,品质是品牌的基础。其次,标准化养殖中分批次的管理和完整的记录管理可以实现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产品信息的了解,加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除此之外,实现标准化生产是众多企业品牌宣传的要内容,是企业软实力的一部分,承载了企业的品牌价值。

(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可以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①延长猪肉价格周期,稳定市场,减低风险

猪肉价格的决定因中包括了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等众多因素。研究发现在众多因素中猪肉价格和养殖规模之间存在相关性。张爱军(2015)通过对1993年到2014年农业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01-2011年10年间我国不同生猪养殖规模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规模化养殖和猪价周期具有相关性。随着大规模生猪养殖比例的提高,猪肉价格的周期也随之有以往的3年左右增长至4年左右。张春丽(2013)通过HP滤波法对我国2001到2010年数据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也表明规模化生猪养殖有利于稳定生猪价格。刘少伯(2007)进一步指出集约化、标准化猪场可以保持稳定的生产效益。因此,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会促使我国猪肉价格趋于平稳,降低企业风险。

②延伸了产业链,促进行业的产业化,提高抗风险能力

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可以延伸产业链,并逐步和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缔结使其成一个产业体系,在此过程中,可以彼此互补,提高资源利用,减少环节间相互制衡,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产业链的形成减少了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

2.1.3 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1)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提高为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提供了物质基础。

标准化规模养殖离不开专业化的设施和设备。目前,猪舍以栋为单位所布置的自动喂料的料线、广角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舍内环境调控系统、大型养殖场粪污集中处理设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在国内大中型饲养场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化饲养管理系统已较为普遍的应用到了生产中,如:荷兰的Velos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每个的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feed intake recording equipment)FIRE等,硬件设施水平日益提高。设施水平的提高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预见新技术的日益涌现,也必将给标准化规模生产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持。

(2)养殖管理技术的发展

除了以上述的养殖设施和技术外,养殖管理水平及管理理念的发展和提升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支持。1958年首次出现了母猪的人工授精技术,不仅仅降低了疾病传染的风险,同时提高了种公猪的利用率;1970年后猪场的养殖开始专业化分工生产和管理,开始建立专门的扩繁场、核心场、仔猪场、育肥场等,这种专业化得分化为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目前提倡的批次化生猪养殖管理,要求饲养过程中生猪“全进,全出”,这种模式更推进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近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机器人养殖、智慧养殖、精细养殖等养殖技术、养殖理念和管理技术会进一步提高养殖的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此外,随着生猪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出现了专业的生猪养殖服务公司、技术咨询公司等促进了生猪养殖的技术专业化,管理职业化(陈瑶生,2015),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猪养殖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可以看出我们的猪场管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优良的技术不断的推广和实施为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

2.2 消极因素

在各种积极的因素作用下我国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已经快速发展,符合生产者、消费者和社会的共同利益,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养猪业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标准化养殖程度还不高(沈银书,2011),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进的进程中,主要制约因素有哪些?

2.2.1 巨大的投入

由于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求专业的管理人员,设施配套齐全,建设标准高,用地面积大,且在管理运行过程中的成本也较高,而很多非标准化养殖场设施简易,管理运行费用也较低。据技术专家测算,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出栏每头生猪其基本建设投入和运营管理费较非标准化养殖场高9元左右(王祖力,2011)。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基础是有与之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而这些条件都需要资本的投入,以网易为例,2009年网易宣布要涉足生猪养殖,目前其猪场建设基本完成,并开始了试养,据报道现已投入了近亿元。根据作者对广东粤西部分猪场调研的结果表明,饲养基础母猪1500头左右,年生猪出栏量在20000到30000头,拥有较为现代化饲养设备的标准化规模饲养场的,其投资都在5000万左右,而对于较大规模的标准化种猪饲养场,其投资甚至上亿元。因此,投入资本成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道门槛。目前,积极加入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的很多都是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而很多小型养殖户无法跨越这道门槛,也就无法完成转型升级,最后可能选择退出了养猪业。

2.2.2 标准化管理推行

目前,我们国内具有先进养殖设施的养殖企业并不少见,并且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我国生猪养殖的标准化程度仍然较低,颛锡良(2010)指出,很多标准化养殖企业形式上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并没有实行相应的标准化生产,本质上就是散养的规模化。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养殖标准化管理水平欠缺,管理水平较低,对此,吴敬学(2012)研究表明生猪单位增值大规模饲养场的间接费用和管理费明显高于散户、小规模和中性规模的饲养场,他对此的现象的分析是:我国养殖管理水平并没有随着我国养殖规模化而有较大的提升。分析管理水平欠缺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专业化人才匮乏(刘小红,2013年)。(2)生猪养殖的从业人员很多专业背景欠缺,文化程度低,养殖技术较差,标准化生产意识淡漠,不能较好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

3 结语

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进是我国生猪养殖的一次革命,它将优良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管理技术融合到规模化的生猪养殖生产中,会促使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要保障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行,就要积极发挥我们正面的效应,并减少制约因素的影响,促使其快速、高效地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

[1] 赵国庆.文韬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政策的效果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6,30(2):72-81.

[2] 冯永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区域布局变化趋势 [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4):22-26.

[3] 颛锡良.标准化规模养殖,离我们还有多远?[J].北方牧业,2010,(1):14.

[4] 吴敬学,沈银书.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成本效益和发展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12,(18):5-11.

[5] 沈银书,吴敬学.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趋势和动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22):49-70.

[6] 陈瑶生,王健,刘小红,等.中国生猪产业新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15,51(2):8-19.

[7] 王祖力,辛翔飞,王明利,等.产业转型升级亟须政府加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力度[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2):13-17.

[8] 程亦清.生猪标准化养殖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

[9] 张爱军 养殖规模化对平缓生猪价格周期效应的中美比较与现实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5):826-833.

[10] 吴林海,谢旭燕.生猪养殖户认知特征与兽药使用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5,25(2):160-169.

[11] 张春丽,肖洪安.我国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数量波动与价格波动的相关性分析[J].产业透视,2013,49(12):3-7.

[12] 谭美英,武深树.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思考[J].猪业经济,2009,12(4):21-22.

[13] 刘小红,王健,刘长春,等.我国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和技术水平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6):72-77.

猜你喜欢

规模化猪肉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