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稻田养鸭
2018-01-22
(望江县畜牧兽医局,安徽望江 246200)
1 养殖模式
望江县的青年蛋鸭一般在稻田放养80~100日龄后出售或进棚养殖,为开产做准备。之所以有这样的销售量和销售范围,是因为它进入产蛋期具有适应性强、产蛋率高、抗病力好等优良性能被各地养鸭人所共认,这种优良性能的获得主要来自我们水稻产区独特的养殖模式——种养结合。
这种模式的构成主要是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粪污资源的有效利用。该模式由四个阶段组成:
(1)春鸭养殖阶段:每年的3~4月份到6月下旬,是春鸭放养时期,利用水稻栽插前冬闲田的空档期,稻田里的杂草、蚯蚓、田螺、虫卵等食物作为鸭的饲料,将育雏好的鸭苗放入冬闲田,让其自由采食。既节省了饲料,鸭粪直接还田,也避免了鸭粪的集中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2)夏鸭养殖阶段:每年的7月~9月下旬,是夏鸭放养时期,就是利用稻鸭共生,水稻与鸭子互惠互赢,也是此项技术的核心。秧苗栽插活稞后将育雏好的鸭苗放进稻田,任其自由采食田间的杂草、田螺、小虫等食物,共生期到稻子抽穗期结束,此期间通过鸭子的活动力和觅食性强的特性帮助田间的秧苗除草、除虫、松动土壤,同时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促进秧苗的根系生长,鸭粪在田间也可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省了化肥、农药,也促进了水稻的生长。
(3)秋鸭养殖阶段:每年8月中旬~12月,是秋鸭放养时期,利用水稻收割后田间撒落的稻谷、杂草、小虫等动、植物作为鸭子的饲料,将育雏好的鸭苗放进田间,任其自由采食,鸭粪直接还田,既可节省饲料,也减少了鸭粪的污染。
(4)冬鸭养殖阶段:每年的1~3月份,是冬鸭放养时期,也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田间撒落的稻谷、杂草、小虫等食物作为鸭子的饲料,将育雏好的鸭苗放进田间,任其自由采食,鸭粪直接还田,既可节省饲料,也减少了鸭粪的污染;由于此时期的气温较低,雨雪天气较多,目前望江县放养的冬鸭数量较少,根据订单需求也有少量养殖,主要是前三个阶段。
2 主要技术
(1)春、秋、冬鸭的放养技术主要继承和发扬了望江县传统的稻田放鸭技术。主要包括育雏、防疫、补饲、防寒、防暑等技术。
(2)夏鸭的放养技术主要是采用稻鸭共生技术,稻鸭共生技术的引进解决了望江县夏鸭的养殖难题,也保证了常年有青年蛋鸭的出售。
稻鸭共生技术望江县于2001年从省农科院畜牧所引进实验示范,2006年示范推广,到2017年全县推广应用面积达到5万余亩;2009年获得安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成果,并与省农科院共同制定了“稻鸭共生生产技术规程”。
稻鸭共生技术的核心包括:田间的整理与准备、稻种与鸭苗的选择、适时播种与宽行稀植、简易鸭棚与防逃网的建设、育雏与调教、防疫与防暑、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饲料的选择与补料、鸭子的出田 时间与鸭子的捕获等技术组成。
3 效益分析
望江县稻田养鸭技术的推广应用面积每年都超过4万hm2次以上,不仅养鸭户大大受益,种植水稻的农户也是大大得到好处,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3.1 经济效益
(1)利用冬闲田放养的春、秋鸭,主要采食田间的脱落的谷粒、杂草、水生小动物等,不仅丰富了饲料的种类,提高了鸭子的质量,也可节省大量的饲料,据统计一只鸭子放养100天,可节省5元钱的饲料成本,出售的鸭子一只可多卖5~10元钱,共计一只鸭子可提高10~15元的经济效益,全县一年出售500万只鸭子可增加5000万到7500万元的收入。
(2)利用稻鸭共生技术放养的夏鸭,效益更为可观,据示范区调查测算,水稻增收245.2元/667m2,其中增产增收101.8元/667m2、节约生产成本70元/667m2(化肥节省15元,农药节约55元)、优质优价增收73.4元/667m2;鸭子在稻田共生期55~70天,每只可节省饲料3元,同时由于少吃配合饲料,相对鸭子品质较好,每只可多卖5~10元,亩均放养15只,均增收75~150元/667m2,合计增收320.2~395.2元/667m2,效益非常明显。
3.2 生态效益
(1)提高了稻田的生产潜力
稻田养鸭使稻田的生态系统得到充分发挥,田间大量的杂草,浮游植物以及部分细菌由于鸭子放进田间,情况得到了大为改观,鸭既能除草灭虫,又能中耕浑水,施肥和刺激水稻生长,同时田间环境为鸭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丰富的动植物饲料,其结果是稻、鸭互惠互利,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提高了稻田的生产力。
(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农药不仅对稻米有污染,也必然污染周围大气,土壤和水域,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们健康,而此项技术的应用可防治水稻害虫和杂草,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清洁新鲜的生存空间,使水稻病虫害防治转向以养鸭防治为主的新局面,长期应用将会给人们一个美好的世界,保护了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
(3)有利于提供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们赖以持续生存的基础,使用稻田养鸭技术,一方面在单一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引入了鸭,初步形成了农畜、绿萍、泥鳅等动植物的进一步结合,丰富了水田生物种类;另一方面,由于不施用或少施农药、除草剂、化学肥料,也利于水田物种的恢复和保护。
(4)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稻田养鸭技术中,稻和鸭互相利用,共同促进生长,保持了生态平衡,使农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种养方式,鸭子在广阔的稻田里自由自在的觅食,活动,生产出的鸭子具有适应性强、产蛋率高、抗病力好等优良性能,水田中的害虫、杂草和水生动物成了鸭子的天然饲料,因此稻田养鸭技术应用能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4 社会效益
(1)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了望江县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了望江县农产品的档次、品质、农田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改变了群众的农业生产发展理念,更快地推动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
(3)让我们认识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认识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朱清妹.稻田养鸭的疾病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4):60.
[2] 邱基洪.稻田养鸭的关键技术[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5,(9):16-17.
[3] 薛德志.利用稻田养鸭生产有机稻米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209.
[4] 顾绍锋,吕思思,桂超英,等.稻田生态养鸭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