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

2018-01-22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20期
关键词:犯罪心理闲暇犯罪

唐 昊

(410205 湖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 湖南 长沙)

“青少年”不但是一个生理概念,还是一个犯罪心理学概念,“大学生”、“准大学生”这些心智还没有成熟、未经历过社会历练的特殊群体就属于“青少年”的范畴,他们有着类似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易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青少年犯罪是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特点,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从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其心理特点呈现出两面性的特点,处于一种似懂非懂、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第二性征的发育使得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导致他们容易表现出幼稚的行为,严重的还会走上迷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青少年在思维上具有一定批判性和独立性,但又仅仅停留在直观感觉上,他们缺少社会经验,阅历有限,但却盲目自信,有时候表现为对事物的偏颇固执,很容易对事物进行片面和主观的分析。

二是,青少年心思敏感,感情强烈,很容易冲动,主要表现为情感时而消沉、呕气、动怒;时而激动、振奋、热情。

三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能力,但有时会固执己见,甚至会顶撞长辈,对师长缺乏尊重,具有“反抗”情绪。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法制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四是,青少年易冲动、做事果断,但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常常又会缺乏毅力和耐心。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

(一)个体道德缺陷

青少年个体道德缺陷表现为自我意识太强,主要原因有:一是溺爱,二是青少年长期压制欲望的结果。存在个体道德缺陷的青少年所有的行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常常会因一点小事就出现情绪过激行为,感情特别敏感,容易对社会产生抵抗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凶杀、仇恨之类有攻击性的想法,容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个体性格缺陷

一是过度自卑。许多犯罪青少年都有“扭曲自尊”的心理和人格,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自卑,产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青少年成长环境不好。例如,父母粗暴无知、家庭贫困、经常打骂体罚等;另一个是青少年自身条件不足,例如,多病、残疾、生活自理存在障碍等。过度自卑会使青少年产生羞耻感,不管他们学习成绩如何,他们都很少与人交流沟通,对心灵沟通、社会援助常怀排斥心理,不愿意自揭伤疤。要想调整他们的心理,就必须改变其个人状况和生活环境,否则难以治本。

(三)成长环境因素

一是家庭环境。在生活中,大多是母亲给予子女无私的爱,而父爱则比较欠缺,父子(女)关系也常常会被忽视。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父亲与子女接触较少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率最高。因此可以认为,如果父母与子女存在沟通障碍,就会导致家庭缺少温暖,导致青年少人格扭曲,诱发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

二是学校缺乏德育教育。很多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不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出现“教书不教人”的情况。其次,个别老师自身行为、心理“不健康”,在教书育人中的方式不合理、不公平,容易传播和滋长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三是社会上的不利影响。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生活不断富裕,导致一些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当物质生活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犯罪心理。另外,一些宣传“攻击、暴力”的网络游戏盛行,使得青少年容易受游戏影响,出现模拟游戏情境的杀人暴力倾向,产生犯罪心理。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策略

(一)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

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犯罪大多是在他们闲暇时间发生的。在闲暇时间,有的青少年觉得没人问、没人管,就看黄色、黑道打斗、吸毒等不健康书籍,看入迷了就会模仿着做。针对这种情况,应当用健康有益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填补青少年闲暇的时间,避免和减少青少年利用闲暇时间形成坏毛病,从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概率。

(二)构筑多层次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

1.家庭层面

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一方面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小让他们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树立高远的志向,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父母要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少和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例如,父母关系要和谐,避免出现家庭暴力,避免溺爱,为青少年成长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2.社会层面

社会各部门要开展针对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教育,多开展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他们的闲暇时间,丰富和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以预防为主。对已失足的青少年,要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积极开展转化工作。

3.学校层面

学校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不但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要帮助他们树立振兴中华,奋发读书的远大理想,激励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对于个别品行不良的学生,老师要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多给予帮助和关怀,利用一些积极向上的事例,加强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享受观,用满腔热情去感化他们。

四、结语

总而言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预防和降低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为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人才。

猜你喜欢

犯罪心理闲暇犯罪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研究
公园里的犯罪
人在何时最清醒
Televisions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环境犯罪的崛起
犯罪心理画像初探
闲暇时间干点啥?
莫让闲暇“抹杀”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