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打造民族特色校园
——湖北利川民族实验中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2018-01-22张朝军毛昌国

民族大家庭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川民族特色土家族

文/张朝军 毛昌国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第六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2017年11月14日,湖北省民宗委、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了武汉西藏中学等10所学校为湖北省首届“民族文化进校园”十佳示范学校。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典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本刊从2018年第一期开始对10所“十佳示范学校”的典型经验予以宣传,以飨读者。

利川民族实验中学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是湖北省民族聚居地区的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师生以土家族、苗族居多。近年来,该校紧紧立足学校实际,利用好地方特色,坚持“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17年11月,学校被湖北省民宗委、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为全省首届“民族文化进校园”十佳示范学校。

民族文化浸课堂

为突显 “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利川民族实验中学以 “开足课程,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打造民族特色学校的重要举措,将土家、苗等民族的文化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环节中,引导帮助学生牢记生养之地,牢记先辈创业艰辛,牢记民族文化身份和历史文化。

在语文课堂上,筑牢文化意识。学校开设了“恩施民族文化”课程,引导帮助学生通过《恩施民族文化》地方特色教材,认真学习了解所在地方的文化知识,尤其是土家、苗等民族史,由担任语文教学的教师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和激发自觉、主动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还通过适时穿插教学相关内容,来不断巩固教学效果,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在健身锻炼间,传承体育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具有显著民族特点的健身、娱乐活动,也是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完成体育课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校将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办学特色有效融入课堂,在教学环节设置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跳绳、陀螺、拔河、毽球、翘旱船、滚铁环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此为载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民歌学唱时,传唱民族文化。利川被称为 “《龙船调》的故乡”。学校利用地处利川大山深处、人杰地灵的区位特点,将当地特色山歌民歌薪火传唱。学校音乐老师专业教唱《龙船调》,鼓励师生人人学唱《龙船调》。此外,学校音乐课还以《忠孝雅诚歌曲大家唱》为基本教材,鼓励引导学生学唱《黄四姐》《六口茶》《哈格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现在,学生们除了能脱口传唱《龙船调》,还会唱不少当地流行的其他民歌。

在参观实践中,感受文化载体。在精心备课上课的基础上,利川民族实验中学还组织学生参观实践,其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赴“大水井”(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的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恩施州、利川市组织的公开课上进行了展示,并获得教育界同行和专家的普遍赞誉。

营造氛围润校园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之根,是民族儿女成长的肥沃土壤。利川民族实验中学为利用好民族文化这一独特之本,主动作为、思考创新,多措并举、积极宣传,不断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文化校园氛围。

“文化墙”宣传凸显民族特色。利用“文化墙”图文并茂的知识宣传,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特色文化的熏陶涵养。学校将有关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的民风民俗、文学艺术等知识,尤其是包括: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跳绳、陀螺、拔河、毽球、翘旱船、滚铁环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介绍,生动地绘制于文化墙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活跃丰富了校园学习气氛,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

“大家唱、大家跳”体现民族特色。在课间操时间,开展以“大家唱、大家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全校师生一同吟唱爱国歌、民歌,共同欢跳民族舞蹈,特别是跳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 “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传统舞蹈之精华,融合了土家族多种舞蹈精髓。师生同学同跳摆手舞,在运动强身健体的同时,身体力行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及其精神内涵。在学校的号召和鼓励下,全校师生都能唱几首特色歌曲、跳几段民族舞蹈。不仅在课间操上唱跳,这些在学校养成的文艺修养也渐渐融进了大家的日常生活,慢慢成为可供娱乐和展示的爱好和特长。

举办“文化艺术周”展现民族文化特色。学校长年坚持一年一度举办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师生们通过书法、绘画、诗歌、小品、相声、音乐、舞蹈、歌曲等各式各样的文艺展示,发挥本领、尽显才华,在这个校园展示平台上展示民族风采与文化魅力。活动期间,师生们发挥才智、充分想象,精心构思排练出了一出出精彩的展演和一幅幅浓情的作品。其中,粘贴画《土苗姐妹》用“五谷”——在中华大地生长出的五种传统作物,创意黏合出了土家族和苗族两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深厚情谊;班级集体表演《摆手舞》通过整齐划一的舞姿,舞划再现了土家先民生产生活的壮观场面,生动表现出了土家儿女刻苦勤奋、聪敏能干和善良勤劳等优秀的民族精神风貌,令在场师生观众叹为观止。

成果丰硕惠师生

多年来,在生养地孕育的民族文化滋养下,在利川民族实验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

为了全面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学校主动承担起关于深入探讨土苗文化课题的研究工作,并着手开展省级课题“土家族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研究。结合当地实际由学校编写的校本教研教材《民族饮食文化校园读本》作为 “土家族苗族饮食文化传承与弘扬教育研究”课题,从民族饮食之史、饮食之真、饮食之善、饮食之美、饮食之道、饮食文化之传承等不同侧面,对土家族和苗族文化进行了研讨,并在全市学校推广使用。学校还在恩施州、恩施市民族文化专家的指导下,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利川民族常识读本》,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过程中,获得了检查团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利川民族实验中学被国务院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国家教委、民委联合表彰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北省教改实验学校”“恩施州‘542’工程示范学校”“恩施州民族学校‘五个一’工程建设示范学校”等,被授予“中国楹联基地学校”,并获得“中国楹联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利川民族特色土家族
从利川马的发展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
土家族情歌
土家族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不让路上有空跑的车
让新《食品安全法》惠及利川百姓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