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与畏寒之不同视角辨析*
2018-01-22黄天明莫发荣马步国罗国容
黄天明,莫发荣,马步国,罗国容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宁 530021)
“恶寒”与“畏寒”的名称很早即出现于中医古籍中,但却长期指代不清,相互混用。直至近代,才将其分别定义并严格区分开来。目前对恶寒与畏寒的概念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能缓解者”为恶寒;“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够缓解者”为畏寒。其区别在于“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能否缓解怕冷的症状[1]。
然而,对其常见病证的认识方面则仍有较大争议。目前问题主要集中于恶寒与畏寒的“怕冷”病机有何不同?里实寒证之怕冷到底属于畏寒还是恶寒[2]?“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否为表证的必见证[3]? 恶寒时伴随的发热为患者客观的体温升高抑或是主观的发热感觉[4-5]?有无伴随发热是否可以作为恶寒与畏寒的一个鉴别点[2]等。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力图拓宽视角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
1 从定义及词义看
自《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出现恶寒一词以来,恶寒与畏寒常混用于指代怕冷的症状。从广义上看,其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怕冷程度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恶寒怕冷较轻而畏寒较重[6];另从字面意思理解,恶有“不喜欢”“厌恶”“讨厌”“嫌弃”之意,而畏则有“害怕”的意思,故而就程度而言,畏寒要重于恶寒。“怕冷程度”作为恶寒与畏寒的一个重要区分点,不应被忽略。
笔者以为“怕冷程度”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主观感觉的程度。因其主观性较强,不稳定,且易受精神心理因素及感知差异等影响,难以量化衡量,故并不宜作为区分标准。二是相应病症的轻重及预后程度,即认为病症重、预后差者之“怕冷”程度较重,而病症轻、预后好者之“怕冷”程度较轻。相比于感觉的主观性,该指标更为客观、稳定,且更符合人们对疾病转归的判断和预期,故作为“怕冷程度”的衡量标准似乎更为合理。另外,由畏寒与恶寒的概念区别亦可看出,“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时能缓解畏寒却不能缓解恶寒的怕冷感觉,说明从主观感觉而言,畏寒并不一定重于恶寒。故一般认为的“恶寒较轻、畏寒较重”,更多应该是以其相应病症的轻重及预后作为判断标准。
中医实证的基本病理为“邪气盛、正气不虚”,虚证则为“正气亏虚、邪气不著”。一般认为实证的预后要好于虚证。因此,用恶寒表示实证(包括表证和里实寒证)的怕冷,即包含有“对寒冷的主观上的厌恶”之意,暗示其“正气不虚,且有实力与寒冷进行对抗”,故程度较轻,预后较好;而用畏寒表示虚寒证的怕冷则包含有对寒冷的一种害怕之情,暗示其“正气已虚,且无力对抗寒冷”,其程度较重,预后较差。
2 从怕冷病机看
中医对表证怕冷的解释为:“外感病初起,外邪侵袭,正邪交争,郁遏阳分,使卫阳之气不能外达,肌表失于温煦”;而里实寒证时则因“寒邪直犯脏腑,困遏阳气于内,使之不能达于肌表”。由此可见,这两种情况下,怕冷皆因卫阳被邪气困遏,不能温煦肌表所致,其正气并不亏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邪气对阳气的困遏”“此时虽加衣近火,仍不能使外邪祛除,邪气郁遏不解,故不能使机体之阳气宣达于表,因而得温怕冷感却无明显缓解”。
虚寒证中的怕冷主要因“阳气亏虚,不能温煦形体”所致,此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气亏虚,产热不足”,如“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则可缓解此矛盾,从而消除肌表的寒冷感觉。
因此从“怕冷”的病机看,里实寒证与表证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与虚寒证有明显不同,亦更符合临床对于“恶寒”的定义,故里实寒证的怕冷应与表证一样为恶寒。
3 从发热病机看
中医认为发热常见有两种原因,一是阳气的相对或绝对亢进,二是正邪的交争,阳气被抑,郁而发热。
表证时,阳气被外邪困遏肌表,并在此处与外邪交争,故郁而发热,寒热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感受外邪的性质、轻重及正气与病邪的盛衰关系[7];里寒实证时,阳气被郁于内,肌表既无阳气亢进亦无正邪交争,故常不伴发热;而虚寒证时,因阳气“亏虚”,不仅无发热甚至伴“四肢凉”。
至于发热的性质,有人认为其应该是一种主观的发热感觉,理由是“怕冷”是一种自觉症状,与之并举的“发热”也应该是一种主观感觉;该说法源自古代,而古人并没有像今天一样客观的体温检测工具[4]。笔者对此不敢苟同。首先,虽然古人没有体温计,但通过用手触碰亦可感知体温正常与否;其次,并没有人规定并举的两个词必须具有相同的属性,如“腹痛腹泻”中腹痛为一种主观感觉,而腹泻则为一种客观体征,因此用这两条理由就认定发热为一种主观感觉似乎不妥。
恶寒时的发热常与怕冷症状相伴随,怕冷是一种主观的冷感觉,其与主观发热的感觉是相对立的,人不太可能同时出现发冷与发热感;另外,恶寒时怕冷的感觉虽“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亦不可缓解,说明患者“对热感觉迟钝”,在提高体表温度后仍无暖感,因此更不可能在发冷的同时还能感觉发热。鉴于此,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该发热应为客观的体温升高。
4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
恶寒和畏寒皆属于温度感觉与体温调节的异常。有人认为,恶寒的产生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人体温度调定点改变,从而引起调温反应的表现[2],笔者对此较为认同。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存在一个体温调定点,通过中心温度与调定点温度的比较来确定温度的调节方向,若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则唤起升温反应,病人会感觉寒冷,并通过肌肉的收缩和痉挛性发抖来产热,同时关闭皮肤的末梢循环来减少散热,使体温上升,故会出现‘鸡皮’和寒战、皮肤苍白等现象,当体温达到调定点温度时,则冷感消失,发热明显”。该过程表现较符合临床恶寒症状的体征。
体温的调节存在正调节和负调节两种不同机制,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最终的体温水平,而最终的体温与体温调定点的设定值之间也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8],其不一致可能造成寒热轻重及程度不一致的问题。如果体温调定值设定较高而升温反应较弱,则恶寒重而发热轻;反之亦然,甚至可能出现只恶寒不发热或只发热不恶寒的情况。
此外,由该学说还可以看出,恶寒时伴随的发热确实是客观的体温升高而非主观的发热感觉;恶寒时怕冷的感觉由中心温度与调定点比较产生,是中枢性的,并非提高周围皮肤的温度就能改善,故“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亦不能缓解。
畏寒主要见于“虚寒证内伤久病,体质虚弱者”,由于长期的消耗,其能量储备减少,代谢减慢,产热少于散热,即使在常温环境下亦不足以维持正常的体温,故有怕冷感;由于该感觉是由皮肤的温度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的,故当“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时,症状可明显缓解。
5 结语
本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恶寒与畏寒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笔者比较认同“恶寒常见于表证和里实寒证,畏寒主要见于虚寒证”的说法。恶寒的“怕冷”可能是由于温度调定点的改变而导致,是中枢性的;而畏寒的“怕冷”则可能是机体消耗过度,能量代谢不足以维持体温所致,是外周性的,因而造成这两者在 “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时反映的差别。表证时恶寒常伴发热,但并不是必须同时出现,且发热应为体温的升高;而里实寒证时可不伴发热,虚寒证畏寒时还可伴体温偏低,因而“有无伴随发热”尚不足以成为恶寒与畏寒的一个鉴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