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烟艾灸在改善心力衰竭病气虚血瘀患者BNP中的应用

2018-01-22竺春子周颖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艾灸功效疗法

张 媛 韩 莉* 郭 宁 竺春子 周颖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00)

心力衰竭中医心力衰竭病,是内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诱因较多,属于多疾病因素,相关数据显示[1],目前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达400万,发病率为0.9%,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心力衰竭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能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效果不理想且并发症较多。近年来艾灸在心力衰竭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2]。西医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有: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累及β受体阻滞剂等。其主要治疗机制是通过干预疾病的生理和病理机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虽然临床效果切实有效,但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剂量限制、耐药性等弊端,限制了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且部分患者单纯西药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BNP测定已广泛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检测和预后判断[3]。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在治疗心力衰竭疾病方面具有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并总结出多种多样独到的治疗干预手段,如:穴位埋针疗法、耳穴埋豆疗法、中医穴位推拿按摩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艾灸疗法、中药药枕疗法及中药内服等。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以上治疗手段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使病情趋于稳定,并且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提升满意度。本文研究者在使用西药标准治疗基础上,针对60例心力衰竭病患的气虚血瘀症,加用无烟艾灸治疗,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心内科病房选择选择心功能分级为Ⅱ或Ⅲ级(NYHA分级)的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无烟艾灸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70.2±9.3)岁。艾灸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71.2±7.4)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所患原发病等一般信息的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进行对照试验。

1.2 方法:在治疗手段上,治疗组及对照组除同时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外,并且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上无烟艾灸的治疗方法,并且使用艾灸仪(上官氏竹子单孔艾灸盒),取穴双侧足三里穴、关元穴进行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每穴20 min,以穴位皮肤出现红晕,无灼痛而有温热感而为最佳。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BNP改善情况及6 min步行试验的米数变化。

1.4 治疗效果判定: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5月第1版)中,有关“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部分内容编制。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30例中,冠心病心力衰竭18例,高血压心力衰竭7例,肺源性心力衰竭2例,扩心病心力衰竭2例,瓣膜性心脏心力衰竭1例。艾灸对照组30例中,冠心病心力衰竭18例,高血压心力衰竭8例,肺源性心力衰竭1例,扩心病心力衰竭2例,瓣膜性心脏心力衰竭1例。P>0.05,具有可比性。

3 讨 论

中医认为心力衰竭属“喘症”、“水肿”等范畴,大多数临床研究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证,以心气虚或心阳虚为本,血瘀水停等邪实为标,临床上以气虚血瘀水停、阳虚水泛证为多见[4],治疗以温阳、行水、活血为主。艾灸具有温煦阳气、温通气血、温经散寒的功效。艾灸疗法是一种以治病、防病为目的的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燃烧艾条的灸火产生热量,给予人体温热性刺激,并经由经络腧穴进行传导。《素问•异法方宜论》言:“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阐述了内脏阳气亏虚而阴寒内生时,可选择艾灸之法治疗。关元关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使用艾灸可起到温补元阳的功效;足三里经气血交会之处,灸之可行气活血之功效。本研究中所选取的3穴:关元、足三里(双侧)均为强壮要穴,取用以上各穴进行无烟艾灸治疗心力衰竭以达到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效[5]。艾灸疗法护理心力衰竭建立在此病机理论之上。

基础研究显示,艾灸治疗能够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稳定内环境,降低血浆ET水平、抗氧化应激及抗炎性反应继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研究表明艾灸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之功效,其作用科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稳定内环境等多方面的作用密切有关。赵宇辉[6]等也发现艾灸预处理组心力衰竭模型大鼠能够减低心肌细胞凋亡降低,增加HSP70 mRNA增加,提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且其效应与每日艾灸次数有关。王茎[7]等研究发现艾灸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浆ET水平,从而改善大鼠模型心力衰竭状况。最近王玲玲团队发现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NO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温和灸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清NO发挥其抗血管损伤、抗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温和灸在调节血脂的同时,还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无烟艾灸相对心力衰竭患者可减少烟味刺激同时还能达到艾灸的作用,笔者认为无烟艾灸疗法正是通过上述各种机制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

本研究表明,抗心力衰竭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无烟艾灸取穴关元及足三里能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能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及中医症候评分,减轻心脏负荷,增加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延长6 min步行距离及BNP的改变,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用无烟艾灸护理心力衰竭病患者,疗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起效迅速,易于掌握,功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当指出心力衰竭病病情较重,对原发病、致病因素、强心治疗、减轻心脏负荷等综合治疗也不容忽视,这样才能在无烟艾灸疗法配合的治疗下,发挥更好的功效。降低患者的住院率,提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张平,张少华.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51-1952.

[2] 周文赋,王继娟,陈力,等.黄春林教授经验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5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9,41(7):39-41.

[3] 羊镇宇,李库林,王强,等.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血B型利钠肽浓度正常的临床意义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1):979-982.

[4] 熊丽辉.心衰常见证型的诊断性症状构成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456-1457.

[5] 周恩华,吴焕淦.艾灸疗法的思考及运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695-1696.

[6] 赵宇辉,孙忠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凋亡及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8(1):36-38.

[7] 王茎,曾永蕾.艾灸对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功能及ET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4):326-328.

猜你喜欢

艾灸功效疗法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婆婆迷上了艾灸
夏天怎么做艾灸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同角三角函数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