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走出去”取得历史性成就
2018-01-21
【本刊讯】 “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大方向,中國经济要发展,就要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既促进了企业自身发展壮大,也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企业“走出去”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是“走出去”规模稳步攀升。2017年,对外投资规模1583亿美元,约为2002年的58倍,位居全球第三。截至2017年末,对外投资存量约1.8万亿美元,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二;设立境外企业约4万家,遍布189个国家和地区,资产总额约6万亿美元。1992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额6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8亿美元。2017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686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653亿美元。25年间,对外承包工程规模实现百亿、千亿两个数量级的跨越。
二是“走出去”结构持续优化。从行业分布看,2003年,对外投资主要流向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商务服务业等八个行业;2017年,对外投资已涵盖国民经济全部18个行业大类。从地域分布看,我国对外投资分布在约189个国家(地区),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地区)。对外承包工程也覆盖全球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占比达到50.7%。从投资主体看,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势头良好,在2017年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当中,约一半来自非公有经济控股的境内投资者。从合作形式上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实现多元化发展,涉及新建、并购等多种形式;对外承包工程也已从最初的土建施工向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拓展。
三是“走出去”效益逐步显现。一方面,企业境外投资经营水平稳步提高,实现盈利或盈亏平衡的企业增多。企业“走出去”带动了货物和服务出口,促进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走出去”给东道国带去了资金和技术,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2017年,境外企业向东道国缴纳的各种税金总额达376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71万人。
四是“走出去”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对外投资管理从审批制、核准制改为备案为主、核准为辅,人员、货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化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已与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40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文件,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投资协定,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税收协定,为企业务实合作搭建平台,推动东道国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建设。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我国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企业“走出去”势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