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森运用理中汤治疗脾胃病经验
2018-01-21郭长江
郭长江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陈树森主任是焦作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专注于脾胃病和急诊疾病的诊治。理中汤是陈树森主任治疗急重症及疑难杂病经常使用的方剂,其应用时没有局限于脾胃虚寒的病机特征,在辨证时把胃气的有无、盛衰作为辨证要点[1]。陈树森主任认为疾病的发展、变化、转归与胃气息息相关,胃气盛则病轻,胃气衰则病重难治,特别是治疗急危重症时,当以固护胃气为重,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选择典型病案3例,并加以浅析,与同道分享。
1 胃炎
患者,男,52岁。因“长期胃中嘈杂反酸发热,大便干结”就诊。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曾经不同中医调治,或泻下,或疏肝理气,效果均不理想。于2008年5月来诊,经仔细问诊,患者胃中嘈杂、反酸,进食生冷时胃中痛,大便不利,但干结不甚,服用滋补类药腹胀明显,服用泻下类药虽一时大便得利,但胃中疼痛、反酸加重,伴乏力,纳差,脉象细滑,舌瘦小,色淡红,苔白厚。给予理中汤(红参9 g,白术15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加槟榔15 g,木香9 g,青皮9 g。服用3剂即自觉胃中舒适,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当归15 g,麦冬15 g。继续服用10余剂后,大便正常,因工作原因未继续治疗。
按语:该病例为中虚气机不运所致,脾胃为中焦,为人体气机之枢纽,只有中气足,气机才能升降流利,气机运行流畅,升清降浊功能才能加强,患者胃中嘈杂、反酸、发热症状消失,大便干结才能缓解。
2 不欲食
患者,男,62岁。因“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在某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10余天,心功能不全纠正可,但不欲食,乏力,无胸闷,转入我院继续治疗。1周后,小便正常,心功能2级,但乏力、不欲食症状无改善。邀我科会诊。症见:患者消瘦,精神差,面色白,颧红如妆,言语声低,舌质淡红,苔光剥,中有裂痕。双下肢无水肿,脉象虚大无力而数,夜晚睡眠易惊醒。患者饥而不欲食,大便两三日一行且质稀。观其脉证,诊为气阴两虚。给予生脉饮加味:红参9 g,麦冬15 g,五味子6 g,黑附片9 g(先煎),熟地黄15 g。服用1剂后,乏力稍好转,但仍不欲食,遂以理中汤加味:红参9 g,白术15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麦冬15 g。服用1剂后,患者有食欲,效不更方,继以上方连服6剂,患者饮食好转,乏力明显好转。出院后以理中汤加味(红参9 g,白术15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麦冬15 g,生山药15 g)服用1个月。随后复诊,面色红润,言语有力,行动自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滑有力,嘱咐其继续以中成药理中丸调理。该患者长期久病水肿,脾肾阳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故予理中丸以健脾温中,补气助运治疗。
3 胸痹
患者,男,58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入院,经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经西医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患者拒绝介入治疗,遂来诊。患者当时精神差,平素脾气急躁,舌质淡红,苔厚腻,脉象弦滑,辨为痰浊痹阻证。方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5 g,薤白15 g,法半夏10 g,茯苓10 g,陈皮10 g,生姜10 g),1剂后胸痛缓解,继以上方合理中汤(瓜蒌15 g,薤白15 g,半夏10 g,茯苓10 g,陈皮10 g,生姜10 g,红参9 g,白术15 g,干姜10 g,炙甘草10 g)调理3个月。患者停药后未再出现胸痛发作。半年后患者因过度劳累诱发心前区疼痛,给予中成药理中丸服用,症状缓解,并交代患者避免劳累受凉。考虑患者长期脾胃运化不利,聚而生痰,故在化痰同时给予健脾益气,温运中焦,以运湿化痰。
4 小结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提到:“大病差后,喜唾……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曰:“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胸痹,心
中痞气……人参汤亦主之。”理中丸在《伤寒论》中药物组成为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各三两。该方以温中为主,补脾益气,温中散寒,所以名为“理中”。一般认为理中汤中的人参为君药,性味甘温,健脾益气;干姜为臣药,性味辛热,散寒邪,温脾阳,抑阴扶阳;白术为佐药,甘温苦燥,燥湿健脾。原方中甘草用量与诸药等量,一是加强君药益气健脾之力,二是缓解止痛,还有调和诸药之意[2]。
历代医家对理中汤君药的确定有不同见解,以成无己为代表的医家认为大补元气的人参为君药;以李东垣为代表的医家认为理中丸为治疗中焦虚寒的名方,当以温阳祛寒的干姜为君药。陈树森主任认为,张仲景在论述理中方时,前面将其称为理中丸,后面又称其为人参汤,前者阐述其作用,后者为药名。以人参为药名,意在表明该方以人参为主,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不可拘泥于此,应当随症加减,寒多者以干姜为主,虚多者以人参为主。
有学者认为,理中汤由于干姜辛热,人参大补,恐大虚之人不受其补而不用。总结以上病例及临床其他病例,笔者认为可以不用顾忌。正如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言道“上逆下陷,由于土气湿寒,中气太虚,本方理中,便有着落”[3]。临床应用时可适当加减,临床中多数久病患者都有中气虚弱的表现,有的表现明显,有的不明显[4],有的以其他表现为主。但是在调理时,许多同仁只是见痛止痛,而忽略本质,或以西医诊断取代中医诊断,用药不辨证。久病均可损及脾胃,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作为气机中枢,负责上下通调,肝气为辅[5]。如果中气过虚,则运化无权,水谷聚而生湿、生痰,所以久病体虚之人调理时必以中气为先,理中汤药少力强,便于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