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步推拿疗法联合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1-21尹宏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7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间盘腰椎

张 维 尹宏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科常见病,患者多伴有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档症状,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极大。本研究中以五步推拿疗法与功能训练联合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并与单纯行五步推拿疗法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具体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就诊时间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男女比例为30∶5例;患者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8.9±4.3)岁;观察组55例,男女比例为29∶26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7.4±4.1)岁;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

1.2.1 五步推拿疗法:第一步:放松手方法。取患者俯卧位,放松患者身体。医师以膊运法、滚法、掌揉法等方式对患者腰部及患侧下肢部位进行推拿,每次3~5 min。第二步:通络止痛法。取患者俯卧位,医师以肘部尺骨鹰嘴对腰部阿是穴、环跳穴、承扶穴、殷门穴、委中穴及阳陵泉等穴位进行点、按、弹拨,每个穴位操作时间为30~60 s。第三步:腰椎斜扳法:取患者侧卧位,指导患者取患侧下肢屈曲位,并伸直健侧下肢。医师需一手扶住患者肩膀,一肘按患者臀部,尽量旋转患者腰椎,并用力向相反方向扳动,待听到咔嚓声后,以同样方式向相反方向扳。第四步:腰椎拔伸法:取患者卧位,指导患者双手紧握床头,助手握紧患者双踝,用力牵引3~5 min;同时医师需重叠双手对患者腰骶部进行按压;连续按压5~10次。第五步:热透活血法:取患者俯卧位,将患者腰部露出,并涂抹冬青膏,并进行来回摩擦;并利用掌推法在腰及下肢后面自上而下缓慢推动。上述各操作均隔天一次,以30 d为1个疗程。

1.2.2 功能训练: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力拔腰背(指导患者左脚横跨,保持和肩膀相同的宽度,并进行耸肩、缩腹、提臀、提肛操作)、平衡拱桥(取患者仰卧位,放松身体,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并指导患者屈曲双膝,以背部及足部为支撑,将骨盆抬起,持续 ,放下,重复进行训练)、仙人推碑(指导患者迈出左脚,双手抱胸,以腰为轴心向左右两次转体)等。对照组进行五步推拿疗法,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脊柱功能测试评价训练系统检测仪(Tergumed)对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

1.4 判定标准。临床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下肢直退抬高试验达70°以上,可正常工作;好转:治疗后患者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可进行轻度体力劳动;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无显著改善[1]。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量表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2]。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形式表示,进行t与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5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8例,好转16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5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7例,好转20例,无效8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5.2±0.9)分,治疗后为(1.8±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为(5.3±1.0)分,治疗后为(2.8±0.8)分;两组治疗前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rgumed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前驱肌力、后伸肌力、左侧屈肌力、右侧屈肌力分别为(275.9±30.9)、(432.0±28.38)、(319.1±21.2)、(341.4±23.2);对照组分别为(246.9±19.0)、(405.3±17.2)、(196.2±18.8)、(309.5±19.1);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医上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痹证”、“腰腿痛”范畴[3]。本研究中采用五步推拿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所采用的滚法、掌揉法、膊运法等可达到舒筋活血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肌肉放松,并可改善患者腰及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可促使因椎间盘机械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吸收或消散;而通过点、按、弹拨等方式进行治疗在可发挥较好的通络解痉、止痛功效[4-5]。而给予患者腰椎拔伸法则可促使腰椎间隙拉宽,并可缓解椎间盘内压力;而通过腰椎斜扳法则可对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进行纠正,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热透活血法则可有效的疏通患者腰部气血[6]。此外,在给予患者五步推拿疗法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功能训练还可协助患者进行腰部乃至全身的针对性训练,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受损的腰神经根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且上述治疗方式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故而更易被患者接受。将其与五步推拿疗法联合使用还可发挥协同作用,能更好的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脊柱功能测试(Tergumed)各等指标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五步推拿与功能训练联合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间盘腰椎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椎病变专题主持人介绍及论文评述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