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肥猪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2018-01-21熊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猪种猪场仔猪

文│熊跃(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畜牧工作站)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正处于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蓬勃发展的同时,农村小规模分散养殖仍占很大比重。由于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等因素,在农村养猪,特别是农户小规模养猪大多效益不佳。因此,努力提升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增加养殖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针对大理白族自治州中小散户养殖生长育肥猪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重视优良品种的选择

品种是决定养猪效益的关键。《大理白族自治州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以原种猪场为核心、扩繁场为基础、猪人工授精站点为网络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在山区选育推广大理高原黑猪,坝区、半山区主推大体型杜长大优质廋肉型品种。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主要引入的猪种有:杜洛克、长白、大白,也有少量PIC、托佩克、斯格等优良配套系。大理白族自治州以“诺邓黑猪”为代表的优良地方猪种,大多数集中在山区、半山区的农户家中分散饲养,需采取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的措施,有计划地进行选育,提高生产性能,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实践中,少部分农户的良种意识薄弱,习惯于饲养土杂猪,甚至把一些生产性能低下的猪,作为种猪利用,严重影响了猪群生产性能的提高,致使养猪效益低下。因此,选择优良猪种进行养殖非常重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技术水平选择。从国外引进的品种,生长速度快、瘦肉率较高,但是对饲养条件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较高。我国的地方猪种,普遍适应性强、耐粗饲、母性好、肉质好,但是饲养周期长、瘦肉率不高。养殖户应结合当地实际,结合自身技术水平,统筹考虑、理性选择。

2.根据饲料资源选择。如果能全程使用全价饲料养猪,最好选择引进品种,如果有大量廉价优质的青粗饲料,可考虑选择地方猪种或杂交品种。因为不同品种的猪,对饲料的消化率和转化率不同。

3.根据销售市场选择。如果以本地或农村销售为主,可选择地方品种或体型大一点的杂交品种,因为要适应当地的消费习惯。如果主要销往大城市,就要考虑瘦肉率相对较高的引进品种,否则难以卖上好价钱。

目前,大理白族自治州坝区养殖商品肉猪,主要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生产模式为主。一般来讲,“杜×长大(杜×大长)”目前在各地普及最为广泛,更符合现阶段的市场需要,适合广大农村和规模猪场养殖。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气候、交通、观念、技术、民俗等诸多因素,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助力脱贫攻坚,值得积极探索。

二、科学合理地引种

1.树立科学的引种理念。不论从哪里引种,都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健康意识、良种意识。

2.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如果自繁自养,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引种计划。要考虑品种(大白、长白、巴克夏、杜洛克等)、种猪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条件(关系到核心群的组建),选择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正规企业进行引种。

3.彻底消毒。引种前应将隔离舍及周围环境彻底清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猪群。最好设置一个装猪台,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这样既方便操作,又可防止带入疾病。

三、正确选择和挑选猪苗

购买商品仔猪育肥前,应深入了解当地疫情情况,向当地兽医防疫部门咨询,到非疫区购买猪苗。仔猪交易市场应具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运输检疫证明、动物运输工具消毒证明。

杂交组合要符合生产需要,最好是自繁自养,若是专门的育肥猪场,应选择洋三元或地方优良猪种,最常见的杜×长×大,效果较为理想。

商品仔猪的挑选。无论是自繁自养或是向其他农户购买仔猪,都要重视体型外貌,特别要注重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应挑选个体在该窝仔猪中较大的猪进行育肥,最好挑选断奶体重在10千克以上的仔猪。如果从市场或其他农户购买仔猪进行育肥,应根据市场行情选定合适日龄的仔猪。应选背宽平,直体躯长,被毛稀疏,皮肤红,臀肌丰满,四肢粗壮,蹄结实,行动敏捷,发育良好无缺陷的健康仔猪。

四、切实做好消毒、防疫、驱虫

1.做好消毒工作。猪舍应定期消毒,发生传染病时,猪舍和用具应加强消毒。

2.切实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工作。依据猪群的免疫状况和疫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和本场的具体疫情制定相应的免疫预防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3.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方针。对发病猪群,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对症治疗,选用敏感、高效的抗菌药物,禁止滥用抗生素,要严格执行各类药物停药期规定。不能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在用药物进行防治时,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对症下药,不得滥用药物。

4.做好驱虫工作。制定猪场的寄生虫控制计划,选择高效、安全、广谱的抗寄生虫药。妊娠母猪于产前1~4周内用一次抗寄生虫药;公猪每年至少用药2次,外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每年应用药4~6次。所有仔猪在转群时用药1次;新进的猪驱虫2次(每次间隔10~14天)后,并隔离饲养至少30天才能和其他猪并群。

5.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猪舍最好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位置,远离道路、厕所、污水坑。猪场实行粪尿分离、雨污分离。污水采用管道暗排、雨水明排。

猪舍面积要适当,饲养密度要适宜,创造一个冬暖夏凉、气流畅通、干净整洁的养殖环境。生长育肥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18~20℃,圈舍要勤打扫、常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夏季注意驱蚊蝇,防中暑。冬季注意防寒保温、通风换气,尤其是仔猪,最好设有保温小圈,增强防寒保温效果。

增强环保意识,实现粪便资源化利用。尽量采用干清粪工艺,若用水冲洗,也应采用节水的冲洗设备,减少污水量。有条件的猪场,可采用固液分离设备进行处理。采用水泡粪工艺的猪场,建议配套建设大中型沼气设施,可对猪粪便、污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沼气可用作燃料、发电,沼渣、沼液可用作肥料。提倡“猪—沼—果(粮、蔬、林)”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五、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1.日粮搭配要合理。要努力开发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多样搭配,提倡使用配合饲料。养猪户可请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专业大户提供饲料配方,合理配制日粮。最好饲喂专用的育肥猪饲料,分阶段、按配方要求配制日粮。育肥前期(20~60千克)的生长猪,日粮含粗蛋白质16%和赖氨酸0.8%,催肥期(60~100千克)的育肥猪,日粮含粗蛋白质14%和赖氨酸0.65%。

如饲养诺邓黑猪,建议育肥前期(体重20~60千克前),采取舍饲与放牧相结合,饲料配方为:玉米60%、豆类14%、糠麸22%、预混料4%。育肥前期约4个月,各组织、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消化功能较弱,饲料搭配要全面多样,饲喂量充足。每天每头饲喂量为1~2千克,每天分3次饲喂。

放牧管理以自由采食牧草、青绿饲料、农副产物为主,但是为了适度加快生长速度,每天补充1~2千克的精饲料,有利于促进生长,弥补放牧采食不足。放牧的时间大约在3个月左右,从出生到出栏,要饲养10~12个月。

2.生长育肥猪的饲养方式。应根据猪的品种和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而不是一贯地认为饲养规模小,担心开支大、盈利小,就不论对什么品种的仔猪都是采取前期吊架子、后期催肥的育肥方式。

正确的做法是:早熟品种的猪,育肥可采取前期吊架子,精、青、粗饲料互相搭配,后期催肥,并加喂饲料添加剂。

晚熟品种或大型瘦肉型杂交猪,应采取一条龙育肥方式,即从断奶后开始直到出栏,在整个育肥期间充分满足猪的各种营养需要。前期自由采食,到生长后期(60千克体重后),为减缓脂肪沉积,应定时定量限量饲喂。

3.生长育肥猪的饲喂方法。应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次数。尽量喂干粉料、颗粒料或生湿料,杜绝“稀汤灌大肚”的喂法。如果出现精料不足的情况,建议多喂些优质青饲料和优质粗饲料。

另外,还要弄清楚哪些饲料宜生喂,哪些饲料宜熟喂。如碎米和糠可经浸泡后生喂,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可直接饲喂,饼类、薯类则要煮熟后再喂。

4.改放养为圈养。放养的猪不仅生长缓慢,不易长膘,而且易患传染疾病、寄生虫病和中毒性疾病。采用合理的圈养方式,既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增重速度,又可以增强群体的抗病力。

5.改变养大猪的习惯,适时出栏。猪的发育规律是前期长得快,高峰期后增重下降,继而生长缓慢,甚至停滞。所以,要根据不同猪种和当地具体情况,适时出栏。一般达到90~110千克(大型晚熟品种)时出售为佳,最大不宜超过125~135千克,否则降低了养殖效益。

但是,也要顺应市场形势,对已经达到出栏体重的育肥猪,在保证盈利的情况下,在生猪价格上行期出栏。

6.重视应激因素对猪的不良影响。能引起猪应激的因素很多,如温度过高或过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预防接种、断奶、称重、阉割、换料、运输等。这些因素会对猪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当多种应激源集中或相继出现时,就会对猪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养猪生产中,不能将断奶、称重、阉割、预防接种、换料、运输等生产环节安排在一天或连续几天内进行,最好间隔几天或一周,以免造成严重的应激。

猜你喜欢

猪种猪场仔猪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场种质资源图谱》手册2022 征集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