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回收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2018-01-21周艳花恒许娟
周艳,花恒,许娟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南京 211500
腰椎手术是临床治疗腰椎病变的常用方法,术中创面较大,组织分离与切除会造成竖脊肌、腰动脉背侧支、硬膜外腔椎内静脉丛、椎板减压后松质骨等不同程度出血[1]。出血过多不仅会影响手术视野,延长手术时间,而且会造成血细胞大量丢失,继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及凝血功能异常,影响手术安全,因此,术中及时、足量输血以有效补充血容量十分必要[2]。既往,临床输血主要采用异体输血,不仅存在血源紧张问题,也存在血源性疾病传播和输血反应可能,而且异体输血要经过严格的化验及交叉配血,紧急情况下难以短时间提供可靠血源,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风险[3]。该院近年基于血液回收技术于腰椎手术术中予以患者自体输血取得理想效果,文章现以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40例腰椎手术患者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40例腰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①腰椎手术适应证,ASA I~II级,麻醉耐受良好;②具备输血指征,诊断符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标准[4];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输血禁忌证;②临床资料不全。实验组(20例):男 12例,女 8例;年龄 20~89岁,平均(57.3±16.1)岁;术中出血量 450~1 300 mL,平均(850.0±273.7)mL。 对照组(20 例):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 22~90 岁,平均(57.6±15.8)岁;术中出血量 500~1 200 mL,平均(845.0±246.3)mL。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术中常规生命体征监测,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对照组术中行异体输血,即明确输血指征以后,及时予以足量预先配型的库存血。实验组术中基于血液回收技术予以患者自体输血,具体方法如下: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储血罐内预充肝素盐水防止凝血,于手术切皮开始启动负压吸引将切口创面的血液吸入到储血罐中,负压吸引维持恒定压力100 mmHg左右,避免吸力过强破坏红细胞,浸血纱布以肝素盐水浸泡、涤荡,忌暴力揉搓,同法吸入到储血罐内。吸血同时,根据血液吸入速度、储血罐内血量及浓度等,通过与吸引管连接的抗凝药注入管,适量滴入预先配置好的肝素盐水,一般滴速15~20 d/min。血液回收达到一定量后(一般为500 mL以上),开始进行回收处理,开启仪器,经过滤、分离、清洗、净化等程序步骤,细胞碎片、骨渣、脂肪分流到废液袋内,浓缩血细胞保留在储血袋中,待患者需要时,及时回输给病人。患者手术全程按照回收-处理-再回输的程序连续进行自体输血,HCT仍不理想者及时予以库血补充。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库血输入情况。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实验组输库血7例,库血输入率35.0%,对照组输库血20例,库血输入率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6,P<0.05)。 实验组平均库血输入量(160±75)mL,对照组平均库血输入量(450±1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5)。
3 讨论
腰椎手术是外科手术中出血量较大的一种,尽管可以通过麻醉技术、体位调整、血压控制及娴熟手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5],减少术中出血,但由于创伤较大,肌肉组织及骨槽渗血较多[6],不易止血,故术中仍需要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严密指征监测,以及时补充失血,维持有效循环及凝血功能,保证手术安全[7]。
血液回收是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患者术中流血回收,经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处理后获得纯净、浓缩血细胞,重新回输给患者的技术,是自体输血重要形式之一[8],与传统术中异体输血相比,其应用优势包括以下几点[9-10]:①自体输血不仅适用于具备异体输血指征的患者,而且适用于严重异体输血反应史、稀有血型或曾发生配血困难的患者,适用范围更广;②自体输血能及时提供完全相容的同型血液,能有效避免异体输血造成的机体免疫抑制、血源性疾病传播 (如HBV、HCV、HIV病毒)等问题,杜绝异体输血转运、配型与疾病检验过程中的操作失误,使用安全度更高;③自体输血节约血源,能有效缓解临床血液供需矛盾。该研究中,实验组自体血液回输,平均库血输入量(160±75)mL少于对照组(450±110)mL,与文献报道输血量(145.5±30.8)mL 相近[11],患者库血输血率(35.0%)与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自体血液回输患者库血输血率(29.7%)相近[12],肯定了自体血液回收对减少异体输血的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血液回收技术予以病人自体血液回输是安全有效补充失血的方法,可有效减少异体血用量,对缓解血源短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