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见习手册内容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2018-01-20周寒
周寒
【摘要】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实践方向的载体,在学前师资培养中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对高职学前专业见习手册中的见习内容进行分析,就见习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 见习手册 见习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253-02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见习手册是专业学生见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生完成见习任务,作为专业学生评价实践活动的主要的参考依据。故,见习手册内容是见习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载体,作者通过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法。指出见习手册内容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就问题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一、见习手册内容中的主要问题
1.编写科学性问题
见习手册内容一般有如下几个部分(参考我校修改后的见习手册):见习手册封面、教育见习学生行为守则、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任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指导细则(第一阶段:适用于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指导细则(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指导细则(第三阶段)。每个年龄段学生根据其所在的年龄班级下载见习手册内容作为重要的任务,这本合情合理。但据调研发现,见习手册内容编写基本是一个老师完成,专任教师的参与度非常有限,幼儿园内容本身的科学合理性就有待审视。如我校见习手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这样描写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以保育工作为重点的幼儿园一日生活。而实际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指导细则(第一阶段:适用于一年级)中的任务确有18个表格。其中包括附表1:幼儿一日生活作息表(年龄段: );表2:来园活动组织教师行为观察记录;表3:运动组织教师行为观察记录;表4:游戏活动组织教师行为观察记录;表5盥洗、点心组织教师行为观察;表6:午餐组织教师行为观察记录……表16幼儿园 班一周计划表,表17:幼儿园简介,表18:见习周记。这么多的表格任务是要针对所有活动的还是保教活动的呢?据问卷调查中有一题是关于“对于见习内容有什么建议”时,46份问卷收回45张,其中有21个同学反应内容太多;8个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自由,被限的太死。见习内容本身几个角度看科学性是不够严谨。
2.可操作性的问题
见习内容的具体可操作性,对于见习学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见习手册中存在不少这样的问题,如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指导细则(二年级)中有这样的表格:
通过研究上面这个表格的填写发现,很少见习学生能够清楚明了的表述,大多写的像流水账一般,还带有非常大的主观性,有的见习生甚至这样写个案:遇到一个小女孩,打扮非常漂亮,圆圆大大的眼睛,她经常跟我玩,喜欢来到我身边,还告诉我密码等。而个案观察概括来说,就是对单一的人进行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同时个案观察不能仅停留在对个案的观察,研究与分析、认识的水平上,还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更好的解决问题[1]。由此可知,表格的具体可操作性需要是很强的,然而实际手册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
3.层次性问题
据调查所知,目前高职院校学前专业见习的时间安排是多样的,见习去的次数和时间不一样,见习重点应该不同,这样学生不至于重复工作,能够有力把握重点见习内容。但如果层次性不够,或者安排重复性的任务,那么也容易出现见习效果不明显,见习流于形式等问题。从我校见习手册的内容看,其本是有层次的,但不是真的层次。
上述文字图片中,显而易见,见习内容分为三个阶段性的。第一阶段重保育,第二三阶段重教育。尽管如此,实际的见习内容可不是像上述文字明显。如第一阶段和第二階段,第三阶段同时会出现这样的表格。如下图。
以上表格,在三个见习阶段都存在,而且内容一模一样,学生每次去见习填写以上的表格意义何在呢?见习几次后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这样的了解之上,确实流于表面化了。见习手册的层次性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二、学前教育专业见习手册的几点建议
1.关于见习手册内容科学性的建议
见习手册内容的科学性表现在其是否符合见习生的客观规律,能够满足见习生的见习需求上。从上述我们谈的问题来看,见习手册内容严峻。一方面,见习手册的编织者应该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个别人或者少数人的意志。这可以在实际专业建设中做到,如专业教研会议上可以各科任教师共同商议,提出一些关于专业或者课程见习的可行性建议。另一方面,这样的见习内容的践行者其实是学生,是否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一些往年遇到的问题,实际可行的东西留下来,避免重复。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建议跟园所配合,共同提出意见为学生的见习保驾护航。
2.见习手册内容可操作性建议
见习内容具体化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见习生的方法和见习任务的实际可操作。见习内容的具体实施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还要注重见习内容操作的方法 ,比如个案观察,具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怎么写才叫观察等问题上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普通高职院校其实可以教师先行,不如教师自己先去幼儿园做一段时间的观察,然后将自己的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方法系统性的分享给学生。
3.见习手册内容层次性的建议
见习手册内容层次性的问题大部分高职院校其实有关注,但
关注的程度只限文字上,或者流于形式。见习的侧重点虽然有所改善,但是实际还不是所谓的层次性,层次性是在每个阶段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更加深入的理解。比如就一日生活常规,很多老师会让学生写一日生活流程,也会写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可是如果学生去多次这样的见习,是不是可以有更深的挖掘呢?是否除了解基本的流程外,还可以注意到每个环节教师做什么?这些环节做的事情是怎么完成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最好的方法吗?是不是还可以做的更好?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得到解决呢?
参考文献:
[1]孙诚.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