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2018-01-20周燕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思考建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周燕

摘要:在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有比较大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实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探索,如何科学地运用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思考建议

在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具体化,同时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对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质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科学运用实验教学法进行教学。

一、教师设计实验

教师设计的实验主要是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而设计的实验或实验难度大、探索性强的实验或一些容易失败的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观察和实验操作,经过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

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进行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实验中增设如下几组物质反应:①碳酸钠与稀盐酸;②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③石灰石与稀盐酸;④石灰石与浓盐酸;⑤石灰石与稀硫酸。让学生小组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经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室用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要增加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对于那些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来说,实验不仅充满了各种意外,而且还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在任何一种知识的入门阶段,都是兴趣在引导着初学者积极地进行探索。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开始,为学生更艰难的科研之路储备必要的科研热情,就必须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培养兴趣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首先,不要忽视那些小实验。教材上提供了许多实验,对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来说,许多学校的化学教师不能做完所有实验。当然,教学的规律也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做完所有的实验,所以,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验。但是,许多教师往往只把眼光放在那些对于考试有帮助的实验上。这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我认为,那些虽然小,但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兴趣的实验是非常有必要做的,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的小实验,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有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小实验。这个实验比较有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来做。学生看着火中的手帕竟然没有烧掉,感到非常惊奇,进而认为化学学习是非常有趣的。兴趣和好奇心往往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情感因素,也是最难得的情感因素。其次,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一般的课堂,教师总是领头羊,掌控着课堂的走向,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我认为,教师也可以尝试着让学生体会当老师的滋味。有一次演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我故意卖了一个破绽,使用向下排空法,“笨手笨脚”地把实验搞砸了。这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他们很快发现,二氧化碳比空气还要重,应该使用向上排空法或者用排水法,这样才能收集到二氧化碳。学生的成功让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三、改进教学方法,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很多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习惯通过演示性实验来将一些实验过程展示给学生看,但是这样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实验的步骤,对其中的相关原理没有深刻的掌握。因此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装置和方法。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在连续收集两瓶氧气的过程中会出现氧气逃逸,而导致浪费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针对这一环节进行相关的改进设计。很多学生就会巧妙地运用排水法和排空法这两种手段同时进行收集工作,能够减少氧气的浪费。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比实验教学,通过对比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比如说,在燃烧镁条的实验中,教师可以让镁条在空气和纯氧中进行燃烧,就能够发现,氧气中燃烧的镁条发出的白光比空气中的更加耀眼,同时在空气中燃烧的镁条还产生了一些黄色的物质。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够得知镁条还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进行了反应,这样就起到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效果。

四、树立学生的实验意识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

实验意识是自觉通过实验解决化学问题,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具有基本的实验素质和能力,正确使用一些化学实验物品与材料和器材,保证正确开展化学基础实验,增强实验能力,建构实验基础意识。但是我们发现初中学生的实验意识很弱,导致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在大范围接受实验的时候难以调整,所以初中阶段教师就要着手树立学生的实验意识,在遇到实验的时候并不怯场,而是能够条理地进行设计和组织。

首先,实验意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识的培养。例如,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实验的衔接,把实验的一些基础注意事项和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细节和要点进行回顾,从而增强其意识。其次,学校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每学期的检测,作为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在意识上自觉进行调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就会主动留意。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能力,在课余时间或者周末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实验意识形成,教师的实验示范能够很好带动学生实验意识的增强。总之,实验意识对学生来说不可缺少,只有具备这种意识之后他们才会更加主动参与实验学习。

总之,化学实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学生分组实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

參考文献:

[1]陈良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J]课程教育研究,2014(09)

[2]李炳文.探究性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4(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建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对山东高考改革的几点见解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