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分析

2018-01-20俞月婷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艺术性内涵

俞月婷

摘要:教学语言研究是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教学语言研究为对象,着眼于中学语文教学,并根据自身研究情况,对我国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本文在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从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内涵、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研究等方面对已有成果进行分类研究,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教学语言;内涵;艺术性

孟子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孟子·尽心下》)《学记》里也对此有过论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由此可见,教学语言早为我国古代教育家所重视。

一、 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内涵

对教学语言的理解,“教师讲课的语言以及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的语言,通常称为教学语言”。

唐婉秋在《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中谈到“语文教学语言,是指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中所使用的语言。它是语文教师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的语言,是语文教师围绕教学目的的要求,适应特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用来交流语文思想并能以书面形式出现的符号系统。它有自己的特点、使用原则、表达方式和风格,是语言的一个应用领域。”

由此,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学语言诠释为教师用以教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中所使用的语言。语文教学语言,是特指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专业语言。

二、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研究

俗话说:语言是一门艺术,然而要掌握这门艺术,并充分得当地运用它确实是很困难的。一堂语文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想把课讲得生动传神,想要吸引学生认真听讲,就必须掌握这门语言的艺术,讲究其艺术技巧。有人说,语言美是语文课的灵魂。那么一堂优质的语文教学课,则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有文采,语句要精炼。因此,一位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高水平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还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的陶冶。语文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日益迫切地呼唤语言艺术大师。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

既然中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如何将教学语言艺术应用于教学实践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中学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语言艺术的肤浅认识。

1.讲究准确精炼、表情达意的语言

著名教师于漪说:“要面向实际,目中有人。对学生具有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兴趣爱好须作认真的、经常的调查研究。上课时的察言观色,课后的作业批改,个别交谈,都是了解学生语文实际的途径。对学生情况若明若暗,教学就有了很大的盲目性。或失之肤浅,学生味同嚼蜡;或失之繁琐,学生昏昏欲睡;或失之粗略,学生囫囵吞枣。”在她的《语文教苑耕耘录》中提到,在讲解《藤野先生》一文中的“油光可鉴”一词时,由于整個班级的程度水平差异大,先是针对程度较差的学生,解释的较为浅显易懂,认为“油光可鉴”即为“涂油的头发梳得很光,可以当镜子来照”,并特别指出“鉴”就是镜子,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是“照”的意思。然后,她又针对程度较高的同学,将“鉴”字进行拓展,通过引出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举例说明这里的“鉴”也当“镜子”讲。最后又指出“鉴”的引申义,可以引申为“警戒”的意思,如“引以为鉴”、“前车之鉴”等等。这样,讲得深浅度不一,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学有所得。

2.讲究自然、亲切,具有和谐性的态势语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通过课堂教学语言来进行交流、传递信息的。教学语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势语,二是板书(书面语)。“所谓‘态势语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面部表情、体态、手势等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语言。它是教师课堂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为人师表,不仅用口语来传道、授业和解惑,而且还包括用丰富的态势语进行。”

美国心理学家梅拉别斯通过实验表明: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新的研究也指出:在人际交往中,态势语音素传达的信息占65%—93%。

上述数据表明态势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而且要注重如何巧妙地运用态势语,从而创造更优质的教学课堂艺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保持春风般的笑容,穿着大方得体,做到目光有神,关心每一个学生,充满自信、智慧和活力。

3.讲究鲜活、生动的独创性语言

“独创性就是教师个体独一无二的语言特色,如高亢洪亮、娓娓动情、抑扬顿挫,慢声拉语,柔刚兼济,具有号召性、感召力、鼓动性等等,用自己的独特语言个性,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转移学习的障碍因素,缓解学习的焦虑或压力,增添学习的愉悦和快感。这既是对教学语言艺术化的高品位要求,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险避之径。在言语过程即教师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而通过口头表达的活动中,用学生所习见惯听的语词不断组合出新的意义,创设新的意境。这就是在创新意识支配下的对语言的改造和再制作,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风格化优秀语文教师的独特才能。”

5.讲究直观、浅显,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语言

“形象性,就是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语言形式,它能够寓庄于谐,增加记忆,增加印象。大多形象是靠教师语言描绘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入一些短小的故事、典故、成语、箴言,学生理解和接受起来会觉得直观有趣些,也能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

此外,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还可借助诗词、故事、谚语或修辞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教学语文艺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除了以上所述,它还具有针对性、激励性和教育性等特点。语文课内容多、知识面广,我们要掌握和巧妙地运用这门艺术,我们应丰富自己的知识,锤炼教学语言,在合理运用教法的同时,不断研究、探索教学语言艺术的实效性,从而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艺术性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