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1-20余继德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创新

余继德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创新实践,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不断得到培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任务。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培养

初中物理作为学生接触专业物理知识的开端,良好的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更有利于他们今后对更高层次物理知识的学习。然而受应试教育、中考升学压力等多方面因素所影响,目前初中物理普遍存在“填鸭式”教学方式,如此一来不仅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学生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对他们今后高层次物理学习造成严重阻碍。鉴于此,下文将基于笔者实践经验,探究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物理教学方法。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師主导地位过强,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少实验题目是由教材而定的,结论也是已知的,方案制定则是固定套路,实验课成了学生机械按照老师的步骤、要求模仿的过程。实验准备得非常仔细,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和具体问题,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到过程设计等都做到步骤详细、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按照规矩来做。如此轻松的实验课,学生轻松,老师也不必被学生提问,大家落得清闲,表面上课堂纪律很好,学生实验成功率高,却制约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长此以往更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以老师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提问,勇敢质疑。教师更应通过新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教师在讲授初中物理课的过程中多针对该堂课内容重点进行提问,问题不在于难度,在于数量,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动大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疑问能诱发探索精神,通过探索发现真理、获得知识。质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各抒己见,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都应该及时表扬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民主宽松的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可以让学生愉快地思考、大胆地设想,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创新潜能

“授之以鱼,不好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帮他学,不如教他学”。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主要是“教人发现真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枳极参与学习,学得有信心,觉得有奔头,并掌握学习方法。这就要我们教师把学法教职工给学生,教导学生要善于学习。

在实践中,我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循规蹈矩,纯粹*死记硬背,习惯于通过记忆、模仿获取知识,而不去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的学生,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创新意识明显不强。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做起,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问题太具体了,不利学生的创新,问题太空洞了学生不知从何想起,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能问题一出现就急于寻找答案,这样可能导致让少数学生代替全班同学思考。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能只关注问题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交流,汇报各自判断、推理、分析或者顿悟、潜能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际操作可以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为学生猎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柱。新课程初中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实践,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而且做到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不能无目的地放手。在动手操作前,要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再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例如我在教学“探究液体浮力”一节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探究实验。每一个实验小组,备有弹簧秤、细线、小石块、小木块、橡皮坭、清水、盐水和小木块等。在实验前提出要求:(1)哪些物体会受到液体浮力的作用?(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你能找到计算浮力的方法吗?

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相互的交流、矛盾的统一等多种情感的碰撞和多种形式的操作,创造新知,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操作时让学生把操作与思维紧紧地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操作实验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

四、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阵地。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课外小实验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拓宽实验功能,培养实验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如学习光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自制冰透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利用光学知识测定校园内旗杆高度,测定凸透镜焦距等。学习力学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刻度尺、橡皮筋测力计、密度计、小天平等,并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如测定一根头发最大承受的拉力、测定一些学习用品的重量等。学习电学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指南针、小电铃、电动机模型等。新教材为学生设计了较多易学易做又有趣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认真组织,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这些课外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活动中,既可以巩固学生学习的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知识范围等。独立思考、创造精神和好的学习方法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能力是我们每个教师艰巨而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是教育教学的归宿,这个目标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加强操作实验,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一代新人就会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旬刊,2009(5):179.

[2]陶承彬.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J].美与时代(下),2012(8):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培养创新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