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科学使用

2018-01-20夏侯莉麟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思考建议应用方法高中地理

夏侯莉麟

摘要:在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营造比较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比较抽象的内容以更加形象和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将内容以更加简单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思考,如何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升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方法;思考建议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习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难度的问题而丧失学习动力,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产生消极的影响,我认为,现代高中地理教学应该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通过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真正的提升现代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一、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地理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视听的有效结合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教师在传统的地理课堂讲授过程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师的授课时间,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知识点的梳理上,具有传统讲解所没有的优越性,有利于构建地理知识框架,信息截取便捷。地理教师在课程讲授的时候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控地理课程各章节的衔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获得连贯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知识框架。

二、重视讲与练的结合,加强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

讲解与练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无论是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还是地理理论知识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教师利用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有了了解,再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体会地理信息技术操作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将讲解与练习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得到培养与发展。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对这种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给予重视,使得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正面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在高中地理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讲解与练习的灵活化,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关注度更高,有利于教学成果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自然界的水循环》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在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技术操作水平。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遥感技术进行了解,引导学生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界的水循环问题进行观察与了解。在相对真实的高中地理学习情境中,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会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三、模拟情境,具体应用

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我们受各种因素制约有时不能实际到达或親临其境,去观察、体验和感知。如海陆变迁、火山、地震、泥石流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学生的同化与顺应过程较难发生,使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存在困难。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就可跨越地域、时空,将异域风土人情、火山喷发和地震发生情境等实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感性的直觉知识,学生仿佛置身其中,领略了异域风情,感受了火山、地震的威力。多媒体能创设比传统教学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根据需要让屏幕顷刻出现所要的图形、画面,且可放大、缩小,图形、文字可以闪烁、变色,还可以平移、旋转、翻折,甚至可“走进沙漠”、“进入太空”、“潜入海底”,让学生主动探索。由于素材形象生动逼真,感染力强,又是多渠道、多形式、多侧面传输,这比口头描述或阅读文字材料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拓宽了学生的地理形象感知领域和地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经验系统,发展了地理思维。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所无法代替的。

四、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准

随着地理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也应使自己逐步适应新课标的地理教学要求,慢慢转变自己的知识传递者角色,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探究。随着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教师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的地理知识,并将新知识融入日常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保证学生们学习到最先进的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堂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不少教师习惯将所有的课堂知识完整全面地展现在屏幕上,限制了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一个高质量的课件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运用信息技术搜查资料,对未知的地理科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方能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讲授“酸雨的形成”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形成的过程及其危害,探究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获取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高中生地理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快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的融合,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地理课程教学中,学校应该积极创设高中地理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地理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提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与整合。

参考文献:

[1]隋燕.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整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23

[2]洪家兴.信息技术对高中地理探究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教学为例,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0):37-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建议应用方法高中地理
对山东高考改革的几点见解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