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文化馆应发挥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导作用

2018-01-20王学军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传承传统文化

王学军

摘 要:随着经济与科技飞速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的同时,群众的文化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因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社会的重视。而文化馆应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凭借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本文就县级文化馆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为加强文化馆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关键词:传承;传统文化;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52-01

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物质文明迅猛發展,与其相匹配的精神文明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让文化变得繁荣,不仅仅是群众内在的需求,也是提升社会文化品质的关键所在。传统文化是由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所积累下来的特有的文化,是各族人民优秀智慧的结晶。它体现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承载着无限的渴望和善良的美德,是维系着各民族感情的纽带。文化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是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带动群众参与进来的窗口。其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必须要发挥其主导作用。

一、文化馆在文化传承工作中的作用

(一)正确地把握文化传承的趋势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西方文化逐渐地渗透到我国,西方文化糟粕的侵蚀,严重地伤害了大众的思想,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年轻人在一定程度上更愿意去接受西方文化,而对传统文化却总是持轻视的态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低俗文化在社会中泛滥,严重地阻碍了传统文化健康发展。对于该问题,文化馆需要充分地发挥功效,对大众思想进行引领,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地把控,从而帮助大众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促使人们积极学习广泛吸收健康、有益的文化,从而传承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根脉,促进传统文化长远而健康地发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研究的作用

文化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文化的载体进行保存与维护;其次,要对传统文化的技艺或技能进行动态地保护。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必须做好以上两方面工作。文化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自从2004年全国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县级文化馆就建立起了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在10多年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中,拥有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的资料。文化馆对资料的研究,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全面掌握,特别是对其价值、发展历程与传承方式有着系统的把握。从而在理论上对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的体系建设起到支持作用。

此外,传统文化往往底蕴深厚,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将文化内部丰富的信息进行传递,从而为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对如今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三)在文化传承中发挥宣传与辅导培训的作用

为实现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文化馆可以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利用展览、刊物、网络等媒体,使传统文化的知识在群众中间普及。文化馆还可以利用当地艺术节、民俗活动等机会,推出地方特色浓厚的文化项目,从而使得大众在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此外,文化馆可发挥其辅导功能,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纳入到免费开放和文艺普及的课程中,可邀请相关的专家对本地区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真实、完整、详细的解释和评价,从而增强群众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提升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文化视野和工作能力。

二、文化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优势

(一)机遇优势

我国向来重视对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相继颁布了很多保护条例。各级的文化部门都将文化的传承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在本质上是人民的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命脉。我们需要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扎稳根基,要结合新时代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此外还需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文艺,实现洋为中用。习近平同志还强调将文艺工作放入各级党委的议事日程上,充分将党的有关的文艺方针与政策进行贯彻落实。不论是中央领导还是各级政府,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要求。此外,各地的文化馆与非遗保护中心拥有共同的主管部门,因此也为文化馆进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组织保证。

(二)资源优势

传统文化大多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产生,与当地的环境密切相关。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的习俗等方面都决定了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传承的方式。它代表了地域特色,是该地域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离开其产生的地域,便会失去生长与发展的条件,更谈不上对其进行传承。对于县级文化馆而言有着便利的条件,需要紧密地联系大众的文化生活,在广大群众中间获得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风格各异的戏曲、歌舞,特色鲜明的音乐,大量的民间传统技艺以及民俗民风,使得省一级的文化馆无法充分地将其囊括,这便需要深入基层的县级文化馆制定详细地保护、传承措施,发挥其优越的地域条件。

(三)队伍优势

县级文化馆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上具有明显的队伍优势:首先,是对文化理解与认识的优势。很多文化都是在当地进行保护、传承,因此文化馆所面对的都是熟悉的东西,可以快速地对各种文化产生的背景与其内容方面的微妙之处进行准确地把握。由于本地文化多年的影响,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外地人无法明了特殊底蕴。传承队伍以百姓为主体,可以传承诸如技艺、习俗等形式,还可以传承文化内在的意味,从而避免传承徒有其表现象的发生。

其次,对于情感的认同。国人最注重的莫过于“乡情”,挚爱家乡的情感可以感染他人,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延伸。这种挚爱家乡的情结,可以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由单纯地接受转为不自觉地进行研究,改变了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得文化的传承可以充分地落实。endprint

三、文化馆如何发挥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一)将服务作为工作的第一理念

文化馆需要认识到群众在传承文化方面的重要力量,他们是文化传承的主体。因此,文化馆需要将服务作为其工作的第一理念。从文化馆内部人员的角度来看,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根据社会的形势与文化发展趋势来调整相应的服务理念。此外,应不断地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包括理论知识以及各项实践技能。从而为服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加强对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馆需要对阵地优势充分地把握,不断地完善各项服务功能。要将自身肩负的责任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牢记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各地县级文化馆之间差异比较大,其定位也有很多不同。因此,要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进行文化、艺术部门的建设,并设置相匹配的场所,利用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陈列馆、传习所,从而使其功能得到最大化地发挥,满足不同地域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要求,为人们参观与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文化馆在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各项服务职能,文化馆需要完善有关的制度,对内部机构的设置进行强化,优化资源的配置。首先,文化馆要完善人员的聘用制度,提升人员的录用门槛,尽可能地聘用高学历且文化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人员。此外,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制定明确且合理的奖罚措施,对于在服务大众与发扬文化方面表现突出的工作者,要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对于工作态度较差的人员要进行一定形式的警告与惩罚。

四、结语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辉煌文化的重要分支,需要文化馆充分发挥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主导作用。县级文化馆要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和加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和利用,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为大众服务的第一理念,加强对相关设施的建设,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传统文化在大众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术.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7(13).

[2]韦妮霞.发展群众文化活动 繁榮地方文化事业——关于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7(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传承传统文化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浅析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