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8-01-20董语兰

魅力中国 2017年5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创新

董语兰

摘要:初中数学,通过大胆想象,通过灵感和直觉,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引言: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势在必行。同时,新课标不仅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且也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一、通过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加强数学猜想的训练,培养学生提出数学猜想的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知识经验越多、想象力越丰富、提出数学猜想的方法掌握得越熟练,猜想的正确率就越高。就如何通过数学猜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一)通过类比思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类比是将一类事物的某些相同方面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两个相类似的数学研究对象的异同,从一个已经学过的、熟知的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性质去猜想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类似的性质。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题目结构相同或类似,那么解题方法就很可能相同或类似。

(二)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训练数学猜想能力。

当一个问题涉及到很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时,可从有限的问题情形或特殊情形的归纳推理,发现一般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通过直觉和灵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总结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强调,在科学创新思维过程中,从已有认知经验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依靠灵感和直觉。当代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说:“推动科学前进的是个人的灵感”。可见直觉和灵感在科学创新中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直觉和灵感的培养必不可少。灵感是人脑理性思维活动和直觉思维活动共同的结果,只有通过深思熟虑,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自我才能对有价值的灵感的到来有所感悟,并且借助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灵感来临时牢牢地抓住它,将它变为现实。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诱发和捕捉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不同寻常的思路,别出心裁的想法,标新立异的解答,只要有新意,就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应当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诱发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比如数形结合、换位思考、作类比等方式,促使学生不经过逻辑推理,直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三、通过一题多解,多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不但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解题思路,而且使不同的知识之间发生联系,增强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对比多种解法,选出最佳解法,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增强。

通过一题多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应变性,实现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和创新性。把例题通过变换条件,变换结论,或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使之变为更有新意,更有价值的问题,从而需要应用更多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效果。一题多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不断改变,不断解决而得到不断的提高,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应变性,使创新思維得到训练和发展。一题多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百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思维的动力和方向,数学思维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数学问题情境。精心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类比或对比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上,很多新知识与已学知识有着相似之处,或与已学知识在研究方法上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下,类比或对比已学知识的研究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展开思路。

(二)利用联想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中,很多题目的解法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将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主要以数学问题为中心,而数学问题的呈现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原则,即新课标所说的螺旋递进式的发展态势。螺旋递进式的问题情境就是根据解决问题活动的发展情况,由问题引入知识,再由知识产生新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解决新问题又产生新的发现,或者引起对前面问题的质疑,倒回来重新思考,所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螺旋式的逐渐递进的过程。这种问题模式主要用问题驱动教学,不但要在新课导入时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要把数学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不断产生新的数学问题,使解决问题与提出问题循环而共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层层深入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某一阶段的任务,而是贯穿初中教学学习的始终。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没有现成的教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又要求教师敢于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创新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