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全会通过修宪建议
2018-01-20辛斌青木李勇谷棣王伟魏辉柳玉鹏
●本报驻外特约记者 辛斌 青木 李勇 ●本报记者 谷棣 ●王伟 魏辉 柳玉鹏
为期两天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昨天闭幕,由于本次全会负有讨论修宪的重要任务,因此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出把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这将是中国现行宪法1982年制定以来第五次修改。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的同时,会议强调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次会议的成果再次印证中共的领导力和中国前进的确定性。这也正是一些西方人士探究“中国成功秘诀”时越来越多地强调的一点。美国彭博新闻社19日的文章称,中国对经验丰富的政策实践者委以重任,中国是稳定的来源。“如果你到世界走一遭,问问各国决策者、投资者以及官员,你都会有一个确定的感觉:中国在崛起,而西方正在对付着过”。
体现与时俱进原则
“中国将把习近平思想写入宪法”,北京时间19日晚,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刚发表,路透社第一时间以此为题称,中共提出把习近平的政治思想写入宪法。去年10月,中共十九大修改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指导原则。因为这次是修改国家宪法,建议需要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公报说,十九大以来,全党全国兴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香港商业电台报道称,一连两日的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讲话。会议公报指出,建议将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政策方针,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称,由300多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出席的二中全会闭幕后,关于修宪的建议将交由全国人大3月审议通过。届时这将是中国自2004年以来再次修宪,也是自宪法1982年制定以来第五次修改。北京学者认为,宪法和党章实现同步更新,体现宪法与时俱进的原则。法新社称,中共提议将习近平的指导思想纳入国家宪法,这也将进一步巩固习近平作为几十年来最有力领导人的地位。德国财经网称,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更加强大,“习思想”表明中国对自身模式的自信,体现了中国建设世界强国的信心。
十八大以来,中共在党、政、军等各层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而宪法又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所以这次宪法如何修改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德国新闻网19日称,随着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结束,有关中国修宪的猜测也可以告一段落。提出修宪建议的同时,全会强调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把实施宪法摆在突出位置。香港电台称,会议还提出,这次宪法修改必须贯彻多项原则,包括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会议公报并无提及修改宪法其他部分。
英国广播公司等多家外媒还详细列出中国此前的几次宪法修改:1988年,为配合市场经济改革,“八二宪法”进行第一次修改,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1993年,最突出的修改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9年,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并确认了依法治国基本治国方略;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条文写入宪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序言。
反腐监察“全覆盖”
台湾《旺报》19日称,本次二中全会“打破惯例”,时间上较前几届提早一个月。依照惯例,中共二中全会的召开,通常是为3月的全国两会服务。召开时间基本都在2月,晚一点甚至是到3月。该报还援引专家的话称,修宪对十九大后大陆新一轮国家改革有重要意义。“习思想”写入《宪法》,有助于纲领进一步合法化,使之成为大陆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公报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强调‘法字;强调实施,即通过实施体现宪法的权威和生命;强调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尊崇,如提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学者冯钺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公报从头到尾都在讲“法”,过去很多人甚至国家公务员都觉得宪法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其权威和生命力就在于实施。而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既保持了宪法连续性,又从根本上断绝一些错误的思潮。
此前外媒纷纷猜测,此次修宪的另一层意义是确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的合法地位。《联合早报》称,中国要完成对纪检监察系统的改组,并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以提高反腐的合法性和效率。
不过公报对此未明确说明,而是强调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强化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要依法建立党统一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机构,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路透社称,中国没有说明在国家监察委员会方面可能对宪法作什么修改。严打腐败问题一直是习近平首届任期的关键政策。监察委员会试点工作已在一些地方开展,随着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这场斗争将呈现新的面貌,将扩大反腐范围,将国有机构人员纳入监督范围,而非仅仅是党员。中国领导人誓言,在各级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之前,反腐斗争不会松劲。
制度反腐专家李永忠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二中全会提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并强调对公职人员的“全覆盖”是非常具有积极性的,监察体制改革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党中央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变“同体监督”为“异体监督”,这种改革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
李永忠还表示,中国数千年的统一史证明,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领导核心是很难长久进步和强大的,同时也要有一个统一大家意志的思想。“我觉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将进一步起到这样的作用,让大家形成共识,让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强起来”。
“宏大崛起”离不开强大领导力
“二中全会之际中国公布去年经济增长6.9%捷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报道将二中全会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从2012年GDP总量54万亿元,到去年的82万亿元,过去5年,中国经济交出亮丽的“成绩单”,而且这还是在调结构、去产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取得的。
经济持续发展、改革全面深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强军大跨步迈进、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这些“指标”也进一步印证中共领导下的中国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去年10月十九大期间,美国《外交学者》曾在题为“中国崛起:2.0”的文章中说,回看中国几十年来的宏大崛起,强大而有效的领导层所构建的持续性战略和政策,显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彭博新闻社19日再次表达了类似观点。文章称,中国曾经被视为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但到头来却成了全球增长依靠的基石。上到国家主席,下至普通官员,中国对经验丰富的政策实践者委以重任。他们工作努力,不喜欢给外界制造混乱和困惑。结果是,中国成了稳定的来源而非威胁。文章说,中国面临着巨大挑战,从环境恶化到人口老龄化再到劳动力人口下降。但是,如果你到全世界走一遭,问问各国决策者、投资者以及官员,你都会有一个确定的感觉:中国在崛起,而西方正在“对付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