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20郭金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
关键词:萎缩性健脾胃炎

郭金胜

(迁安燕山医院,河北 唐山 0644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27~53岁,平均(39.1±5.3)岁,平均病程(6.6±1.8)月;观察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38.5±5.8)岁,平均病程(6.9±1.7)月。结合上述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即:口服胶体铋240 mg bid,口服维酶素100 mgbid。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口服胶体铋240 mg bid,口服维酶素100 mgbid;按中医辨证治疗理念开方佛手15 g、青黛3 g、炙甘草9 g、郁金15 g、石斛15 g、麦冬15 g、生地30 g、白芍15 g、白术10 g、茯苓10 g、黄芪30 g、党参20 g,上述药方每日一剂加水500 mL煎煮得药液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14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

以《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及疗效标准》为参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经影像学检查后胃黏膜颜色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经影像学检查后胃黏膜颜色趋向正常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治疗有效率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69.77%及95.3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 [n(%)]

3 讨 论

作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且缺少特异性症状,其临床症状与胃黏膜病变程度存在着密切联系,轻者餐后反酸、餐后饱胀及食欲减退,重者上腹隐痛,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胃脘痛”范畴,患者普遍饮食不节、情态失调,极易损脾伤胃导致脾虚血瘀。按中医辨证治疗理念,以益气健脾、养阴祛邪为切入点,选择佛手疏肝健脾,选择青黛清热解毒,选择炙甘草润肺解毒,选择郁金活血止痛,选择石斛益胃生津,选择麦冬润肺止咳,选择生地清热凉血,选择白芍平肝止痛,选择白术健脾益气,选择茯苓健脾利水,选择黄芪保肝利尿,选择党参健脾益肺,诸药合用予以早晚温服符合中医治病治本理念。经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率,对于节约治疗成本及缩短治疗周期具有无法比拟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中西医结合医治具备显著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具备纳入应用的价值。

[1] 李艳生,卢龙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6(26)∶01.

[2] 李艳生,卢龙珠.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3)∶2471-2472.

[3] 于雪莲,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01)∶90-91.

猜你喜欢

萎缩性健脾胃炎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